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Dnmt1与MeCP2基因在不同倍性鲫鲤中的表达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8:42
【摘要】:Dnmt1基因是DNA甲基化转移酶编码基因的一种,该基因编码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该酶对DNA甲基化的发生以及维持有着重要作用。MeCP2基因是DNA甲基CpG结合蛋白编码基因的一种,该基因编码甲基CpG结合蛋白2,该蛋白是神经细胞正常发育所必须的,并能与DNMT1蛋白相互作用共同维持DNA甲基化状态。本实验室课题组在以往的鱼类杂交育种研究中,利用红鲫(RCC)作为母本,湘江野鲤鲤(CC)作为父本,进行属间远缘杂交,成功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例两性可育的异源四倍体鲫鲤杂交品系,目前已经形成遗传稳定的异源四倍体鲫鲤(4nAT)群体并成功繁殖了25代(F3-F25)。同时本实验室课题组还利用雄性异源四倍体鲫鲤与雌性二倍体红鲫杂交,得到了不育的异源三倍体鲫鱼(3n)。该三倍体、四倍体鲫鲤的形成为我们研究不同倍性鱼的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及表观遗传学特征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材料。在杂交与多倍体化过程中,表观遗传效应对生物体的基因表达与表型特征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调控的最主要方式,对4nAT,3n及其亲本雌性RCC和雄性CC编码甲基化转移酶(DNMT1)以及甲基Cp G结合蛋白2(MeCP2)的两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进行序列分析,并对两个基因在不同倍性鱼的不同组织、不同胚胎发育时期以及性腺发育不同时期进行表达研究,对探讨异源四倍体鲫鲤,三倍体鲫鲤与其亲本dna甲基化差异有着重要意义。在实验室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dnmt1与mecp2基因进行了开放阅读框序列克隆及氨基酸序列分析,同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基因在不同倍性鱼中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从表观遗传学角度探讨3n的不育性特征与基因表达量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cc、rcc、3n和4natdnmt1基因与mecp2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进行克隆,发现dnmt1基因在rcc,3n和4nat中都存在两种类型:dnmt1-α与dnmt1-β;而cc中该基因只有一种类型;其中,rcc的dnmt1-α与dnmt1-β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4512bp和4521bp,分别编码1503个氨基酸残基和1506个氨基酸残基。ccdnmt1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4512bp,共编码了1503个氨基酸残基。3ndnmt1-α与dnmt1-β开放阅读框长度都为4527bp,编码1508个氨基酸残基。4natdnmt1-α与dnmt1-β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4512bp与4506bp,各编码1503、1501个氨基酸残基。而mecp2基因在cc、3n和4nat中存在两种类型,mecp2-α与mecp2-β,而rcc中该基因只有一种类型;rcc该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635bp,编码544个氨基酸;cc的mecp2-α与mecp2-β开放阅读框全长度分别为1638bp和1623bp,分别编码545和540个氨基酸残基。3n两种类型mecp2-α与mecp2-β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分别为1623bp和1632bp,分别编码540和543个氨基酸残基。4nat的两种类型mecp2-α与mecp2-β开放阅读框序列长度分别为1623bp和1638bp,分别编码540和545个氨基酸残基。通过对比分析4nat、3n及其父母本dnmt1基因和mecp2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发现两种多倍体杂合子两个基因编码区都发生了插入、重组等变异。2.采用rt-pcr的方法比较分析dnmt1基因在四种鱼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发现在四种鱼的肌肉,脑,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卵巢和精巢组织中,都有dnmt1基因的表达信号,但是在脑组织和性腺组织中,其mrna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肌肉组织中mrna表达量最低。同样地,采用rt-pcr与q-pcr的方法比较分析dnmt1基因在四种鱼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情况,发现在胚胎发育多细胞期至囊胚早期dnmt1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高,随着胚胎的继续发育,dnmt1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降低,原肠胚期后维持低水平状态。同时,通过比较研究四种鱼dnmt1基因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性腺中的表达情况,发现在两个不同时期,dnmt1基因在卵巢中的表达均比精巢中表达高,并且,在不育3n中,dnmt1基因的表达量低于可育rcc和4nat,而四种鱼精巢中dnmt1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dnmt1基因与卵巢的发育密切相关。3.采用rt-pcr的方法比较分析mecp2基因在四种鱼不同组织中的mrna表达情况与dnmt1基因表达结果相似,mecp2基因在四种鱼的肌肉,脑,心脏,肝脏,脾脏,肾脏,卵巢和精巢中均有表达,且在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而性腺中表达量较高。采用rt-pcr的方法以及q-pcr,比较分析mecp2基因在四种鱼胚胎发育各个时期的表达情况,发现在胚胎发育时期多细胞期至囊胚早期mecp2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高,到原肠胚后表达量下降,然后维持低表达水平直到出膜期。这也与Dnmt1基因在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果相似。进一步的,通过比较研究四种鱼性腺在繁殖期与非繁殖期MeCP2基因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四种鱼中,MeCP2基因在繁殖期的表达都要低于非繁殖期;并且MeCP2基因在3n卵巢中的表达量水平明显高于RCC和4nAT卵巢表达水平,而在精巢中的表达量随鱼的倍性增加而增加,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与不同倍性鱼的卵巢发育有着紧密联系。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冬杰;;维生素C对视黄酸受体β基因的调控[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2 齐帮若;李庆章;;光照对小鼠下丘脑视上核及乳腺组织钟基因Clock表达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3 赵兰;徐鹏;孙效文;;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鲤鱼氨排泄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J];生物技术通报;2013年04期

4 蒋瑶;戚晓利;唐芳;赵树堂;陈军;卢孟柱;;利用基因芯片筛选影响茎分化的相关基因[J];林业科学;2012年11期

5 魏平;张军科;;低浓度SA诱导桃叶片PGIP基因的表达变化[J];北方园艺;2011年17期

6 王小海;杨力侠;吴勇延;杜娟;唐波;郭泽坤;;小鼠Gli-similar-1(Glis1)基因新转录本功能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7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勇;赵如冰;陈星;;同型半胱氨酸诱发体外培养大鼠胚胎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芯片研究[A];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张家平;黄跃生;杨宗城;;烧伤早期心肌组织几种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A];全国烧伤创面处理、感染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伍亚民;刘媛;王正国;;Hes基因在神经干细胞发育中的作用[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马慧敏;吕晓迎;陆慧琴;;基于GenMAPP的Ni~(2+)表达谱芯片实验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路径分析[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继红;梁力建;黄洁夫;;Fas基因表达变化在Genistein抑制肝癌增长中的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李玲;邬利娅-伊明;赵蕾;于永生;李冬洁;苏定冯;;RAS各组份的基因在SHR心、肾、主动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第九届全国心血管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朱莹莹;倪道凤;许彩民;;AD模型大鼠嗅球组织基因表达变化的筛选及目的基因的验证[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8 黄文芳;杨永长;刘华;曾娅莉;周定安;胥国强;刘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辛伐他汀作用K562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衣晓峰;哈医大一院系列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关联基因[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杨骏;肥胖可能与炎症基因有关[N];医药经济报;2004年

3 通讯员 蔡心轶 记者 程守勤;哪些人体基因易受PM2.5影响[N];健康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艳;刺槐中参与共生固氮的结瘤相关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董燕妮;拟南芥和油菜磷脂酶基因pPLAIIIδ的功能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3 任艳萍;转PRL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与Stat5a的乳腺发育调控机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4 施尧;枯草杆菌蛋白酶基因6在须癣毛癣菌致病性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5 吴幼容;观音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与基因表达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6 张静思;基于基因芯片和生物学分析技术对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高血压急性肾脏损伤相关基因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7 訾臣;miRNAs对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抗性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分析[D];扬州大学;2015年

8 谷溪;miR-124a促进神经突起生长靶基因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9 张亮;拟南芥Athspr新基因的抗盐性及表达调控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王海飞;猪外周血单核细胞抗病毒反应的转录组及全基因组DNA甲基化调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紫薇;蒺藜苜蓿E2F/DP基因鉴定及盐胁迫表达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栗振义;紫花苜蓿热激蛋白基因MsHSP70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陈凯丽;绵羊SPLUNC1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检测[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翟曼君;鸡与鹌鹑属间杂交种胚胎早期死亡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任晓宇;飞蝗CYP4和CYP303A1基因的分子特性和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6 刘恒生;猪LMNA基因对于肌肉和脂肪发育及分化的调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7 谢向;小麦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TaHD2C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8 刘明丽;斑马鱼低温响应基因顺式调控元件的鉴定及鳞头犬牙南极鱼ATP6V0C基因在HeLa细胞中抗寒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9 张伟;转录组筛选调控脂肪储存基因[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10 孔晔;马铃薯甲虫4个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功能验证[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88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88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7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