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鼠尾藻人工养殖技术及在综合养殖系统中应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1 06:15
【摘要】:鼠尾藻隶属墨角藻目、马尾藻科、马尾藻属,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经济藻类之一。鼠尾藻具备生物量大、藻体胶体成分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海参、鲍鱼饲料行业。随着刺参养殖的快速发展,对鼠尾藻的需求日趋增加,野生鼠尾藻的资源已满足不了刺参饲料行业的需求。另外,过度的采集对鼠尾藻野生资源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人工栽培鼠尾藻,以缓解供不需求的状况。基于大型藻类的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是减轻养殖对环境压力、提高养殖产量的一种健康养殖方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目前,鼠尾藻浅海筏式养殖技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适宜苗种的长度筛选、养殖水层的调节,养殖过程中是否需要分苗等,亟待解决,以促进鼠尾藻的生长,提高养殖产量。鼠尾藻作为经济价值较高、生长迅速、营养盐吸收能力较强的大型藻类,是IMTA(Integrated multi-tropic aquaculture)系统的理想候选种类。2014年4月~8月,在山东省荣成桑沟湾开展鼠尾藻人工养殖技术及IMTA养殖技术研究。包括鼠尾藻的生长特征及污损生物的出现规律的调查研究,了解其生长特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开展了鼠尾藻养殖过程中污损藻类防除方法研究,初步建立了鼠尾藻高效养殖技术,分析了鼠尾藻在鱼贝藻综合养殖系统中生长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鼠尾藻在桑沟湾海区的生长特性及附着生物。结果显示:(1)鼠尾藻在桑沟湾海域生长迅速,在水温10~17℃范围内特定生长率最高,可达6.10%;根据特定生长率与水温的关系,获得了鼠尾藻最佳生长温度(14.9℃);(2)5月10日开始有生殖托形成,水温达到20.4℃时,鼠尾藻生殖托大量成熟,并有放散;(3)养殖期间,鼠尾藻最大长度达187cm,均长可达112cm;干湿比由0.147(4月)上升至0.189(6月);亩产可达2.93t(湿重),相当于干重为0.55t;(4)藻体上大型附着生物16种,主要优势种为扁颌针鱼鱼卵、玻璃海鞘、海绵;附着生物的生物量随着水温升高而增加。海区的附着生物对鼠尾藻的生长影响不大,在桑沟湾大规模养殖鼠尾藻是可行的,每亩效益可达4000元。二、鼠尾藻高效养殖技术的探讨。研究了不同初始长度(长度分苗为103.67±36.43cm、49.03±11.81cm、20±6.37cm)、水层(0m、-1m)及分苗对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鼠尾藻生长速度迅速,不同初始长度苗经过3个月的生长后,藻体湿重、干重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适当降低养殖水层可显著提高藻体干重产量(P0.05);(3)在鼠尾藻养殖密度较高时,分苗能显著提高藻体的特定生长率(P0.05),增加总体干重、湿重产量(P0.05),同时又不会影响藻体的N含量(P0.05);(4)实验所拟合藻体特定生长率(y)(%·d-1)与藻体密度(x)(每米绳子藻体湿重kg)的相关函数方程为y=2.8674e-24.087x(R2=0.8904),当每米绳子藻体湿重达到2.3kg时,特定生长率低于1%,需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提高鼠尾藻产量。鼠尾藻生长速度快,养殖容易受到密度因子制约,通过改变养殖水层和分苗的措施可有效改善鼠尾藻生长状况,从而增加鼠尾藻的产量。三、鼠尾藻养殖过程中污损藻类的防除方法研究。研究了淡水浸泡对三叉仙菜、石莼、鼠尾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三种藻类对淡水的耐受性不同,三叉仙菜最为敏感,其次是鼠尾藻,石莼的耐受性最强;(2)10h以内的淡水胁迫对鼠尾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α、r ETRmax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浸浴6h,鼠尾藻出现死亡,浸浴24h,存活率为0;淡水浸浴0.5h,三叉仙菜的叶绿素荧光参数显著的降低(P0.05),存活率为7%,浸浴1h后,存活率为0;石莼对淡水胁迫的耐受时间最长,淡水浸浴48h,才会显著降低叶绿素荧光参数(P0.05),出现死亡的时间为40h;(3)淡水浸浴法防除污损藻类的效果因种而已,不是对所有污损藻类都有效。需要根据污损藻类的种类而定,对于三叉仙菜,1h淡水浸浴可100%祛除,同时不会损伤鼠尾藻藻体四、鼠尾藻在鱼贝藻综合养殖系统中的应用效果。为探索鼠尾藻在鱼-贝-藻综合养殖模式中的生态应用潜力,分别在单独养殖(对照)和综合养殖条件下研究了鼠尾藻C、N固定能力,并利用同位素分析技术评估了鼠尾藻脱落碎屑对栉孔扇贝组织碳来源的影响。结果显示:(1)鼠尾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除了能够吸收养殖水体中营养盐之外,藻体脱落碎屑可为扇贝提供部分食物来源;(2)综合养殖能显著提高鼠尾藻(干重)收获量(P0.05),综合养殖环境中鼠尾藻所移除的N比对照多21.98%,所移除的C比对照多42.12%,藻体在快速生长阶段,固碳速率显著大于(P0.05)对照;(3)鱼贝藻混养3个月后,栉孔扇贝组织碳来源中,26%来源于鼠尾藻,26%来源于网箱系统,48%来源于水体POM。本文旨在为海水综合养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68.4;S965;S96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一;刘洪军;詹冬梅;李美真;;鼠尾藻研究与利用现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1期

2 詹冬梅;李美真;丁刚;宋爱环;于波;黄礼娟;;鼠尾藻有性繁育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J];海洋水产研究;2006年06期

3 孙修涛;王飞久;汪文俊;江洪涛;王义民;汤庭耀;李生尧;;基于有性繁殖的鼠尾藻规模化繁育试验[J];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03期

4 齐占会;方建光;张继红;毛玉泽;蒋增杰;刘红梅;李斌;;桑沟湾贝藻养殖区附着生物群落季节演替研究[J];渔业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5 王丽梅;李世国;柴雨;高杉;宋广军;;鼠尾藻幼苗的室内培养及有性生殖同步化[J];水产学报;2011年03期

6 梁洲瑞;王飞久;孙修涛;汪文俊;丁昌玲;李涛;;环境因子对鼠尾藻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水产学报;2011年08期

7 霍玉书,秦丽雅,唐泽耀,刘丽昕,宋伶俐,李熙宜,崔铁军;海产中药——鼠尾藻、角叉菜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年01期

8 姜宏波;田相利;董双林;包杰;;温度和光照强度对鼠尾藻生长和生化组成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1期

9 王志芳;张全胜;潘金华;;烟台芦洋湾鼠尾藻种群生物量结构的季节变化[J];中国水产科学;2008年06期

10 张兴华;高杰;杜伟莉;张仁和;薛吉全;;干旱胁迫对玉米品种苗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689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89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6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