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獐子岛人工鱼礁区藻场碳汇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1 06:57
【摘要】:大型海藻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洋初级生产者,海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海水中的CO2,释放出氧气,同时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CO2含量急剧升高,一定程度导致了海水酸化,影响了海洋的生态平衡。建设人工鱼礁藻场,不仅仅能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息场,恢复和养护鱼贝类等生物资源,大型藻类还可吸收海水中的CO2,优化海洋生态环境,起到碳汇的作用。本文以獐子岛人工鱼礁藻场的大型藻类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型藻类的群落特征,估算了藻场的碳汇能力,对优势种的光合作用吸收无机碳能力进行测算,旨在为人工鱼礁藻场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獐子岛人工鱼礁藻场大型海藻的固碳作用:(1)大型海藻的优势度、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2)獐子岛人工鱼礁藻场的碳汇作用。(3)藻场优势种光合作用对海水无机碳体系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獐子岛人工鱼礁藻场的3个区(獐子岛、大耗岛、褡裢岛),共采集到大型海藻11种,分别为红藻门4种、褐藻们6种、绿藻门1种。6月份獐子岛、大耗岛、褡裢岛三个人工鱼礁藻场的大型海藻平均生物量密度为341.52g/m2、354.57g/m2、307.87g/m2,10月为158.37g/m2、140.63g/m2、206.35g/m2。6月优势种为海带、裙带菜,10月为孔石莼。6月份(春季)大型海藻Shannon-Wiene丰富度指数大小依次为獐子岛大耗岛褡裢岛,10月(秋季)为獐子岛褡裢岛大耗岛;6月份(春季)大型海藻Shannon-Wiene多样性指数指数大小依次为大耗岛獐子岛褡裢岛,10月(秋季)为褡裢岛獐子岛大耗岛;6月份(春季)大型海藻Pielou均匀度指数大小依次为大耗岛獐子岛褡裢岛,10月(秋季)为大耗岛褡裢岛獐子岛。方差分析显示,三个站点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2)对采集到的大型海藻进行固碳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大型海藻的含水率变化范围为78.44%~92.43%,平均为85.64%;对大型海藻进行干燥测定其含碳量,结果显示这些海藻的TOC变化范围为27.6%~39.8%,平均含量为35.71%。根据对三个站位大型海藻碳汇量的估算,獐子岛人工鱼礁底栖大型海藻年固碳量为66.2g/m2/年,大耗岛人工鱼礁底栖大型海藻年固碳量为48.89 g/m2/年,褡裢岛人工鱼礁底栖大型海藻年固碳量为68.72 g/m2/年。其中裙带菜13.59 g/m2/年、海带13.25 g/m2/年、孔石莼9.39 g/m2/年。对三个人工鱼礁区大型海藻年固碳能力的估算和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型海藻的固碳量与叶绿素a含量和水深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6和0.936;与水体硝酸盐和溶解氧含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0和0.837;与温度负相关。从不同季节大型海藻固碳作用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大型海藻固碳作用受到环境因子(叶绿素a、溶解氧、硝酸盐)的影响。(3)孔石莼、海带、裙带菜的光合作用对海水无机碳的影响。采用照度计测定光照,便携式水质分析仪测定海水温度、盐度、p H、溶解氧,总碳TC、总无机碳IC、总有机碳TOC用岛津TOC-VC S H总有机碳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大型海藻利用无机碳的速率依次为海带孔石莼裙带菜。孔石莼吸收IC的速率为0.744μg/g DW·h,裙带菜吸收IC的速率为0.49μg/g DW·h,海带吸收IC的速率为0.83μg/g DW·h。试验中孔石莼的增长率为(11.5±0.2)%,裙带菜的增长率为(6.9±0.57)%,海带的增长率为(6.83±0.99),试验前后孔石莼、海带、裙带菜碳、氮、硫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惠飞;日本人工鱼礁建设的现状[J];现代渔业信息;2001年12期

2 林小涛;;人工鱼礁的生物学机能[J];水产科技;2001年03期

3 梁小棋;;人工鱼礁效果调查实施要领[J];水产科技;2001年04期

4 许国;;南澳建设人工鱼礁前景广阔[J];水产科技;2001年05期

5 陈金强;陈武法;;建设莱芜人工鱼礁可行性分析及实施[J];水产科技;2002年02期

6 王云新;冯吉南;中村充;;建造人工鱼礁适当地点的判定[J];水产科技;2002年03期

7 沈镇平;江苏赣榆海洋人工鱼礁建设启动[J];中国水产;2003年06期

8 米振琴;深圳进行人工鱼礁建设[J];中国水产;2003年06期

9 潘致平 ,赖伟春 ,贾春斌;香港人工鱼礁建设与我们可借鉴的经验[J];渔业现代化;2003年05期

10 李文涛,张秀梅;关于人工鱼礁礁址选择的探讨[J];现代渔业信息;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澄茂;;关于我国人工鱼礁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与若干技术问题[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C];2004年

2 刘西华;;稳妥建设人工鱼礁 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3 章守宇;张焕君;焦俊鹏;;从浮游生物的变化探讨人工鱼礁的生态效应[A];中国水产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摘要集[C];2004年

4 唐振朝;陈丕茂;李纯厚;贾晓平;;人工鱼礁礁体模型水动力学特性研究[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李珠江;;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人工鱼礁 构建广东生态文明[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磊;唐衍力;黄洪亮;;人工鱼礁基本设计与礁区管理的初步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杨璐;陈明茹;杨圣云;王麟鹤;;基于生态系统的我国人工鱼礁适应性管理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8 杨文波;张彬;李继龙;刘晴;陈勇;张秀梅;章守宇;陈丕茂;;我国人工鱼礁建设状况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李s

本文编号:27237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237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8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