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足丝抗氧化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大弹涂鱼皮肤粘液蛋白质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17.4
【图文】:
图 1-1 足丝盘蛋白Mfp-6的作用过程[26]Fig 1.1 The action process of plaque protein Mfp-61.2.1.7 前胶原蛋白前胶原蛋白(Precollagen,Precol)是贻贝足丝中一类非常重要的蛋白,其序列类似于胶原蛋白前体。目前已经鉴定到了至少三种前胶原蛋白,分别为前胶原蛋白-P(Precol-P)、前胶原蛋白-D(Precol-D)和前胶原蛋白-NG(Precol-NG),它们沿着足丝纤维以梯度形式分布[27-29]。前胶原蛋白序列中均含有由重复片段(Gly-X-Y)n 构成的三螺旋结构域(其中 Gly为甘氨酸,X 为脯氨酸,Y 为羟脯氨酸)。这是足丝纤维富有韧性以及弹性的结构基础。Precol-P 分子量约为 95 kDa,分布于足丝纤维靠近贻贝机体的一端,包含 7 个独立的蛋白结构域:重复序列的N端和C端(存在于所有的前胶原蛋白中)、中央成胶原区域、两个类似弹力蛋白的结构域、两个富含组氨酸的蛋白域及富有弹性的卷曲结构增强了足
皮肤粘液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到达靶向部位。细胞外物质的经典传递方式是通过分泌途径,其中蛋白质通过粗糙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并通过高尔基体加工递送至细胞膜(图 1-2)[73]。或者,蛋白质在胞质溶胶中合成,并通过转运途径或者通道或者其他非经典机制直接在细胞膜上通过转运途径递送[74-75]。膜囊泡(如外泌体和微泡)的非经典分泌可以传递 RNA 等除蛋白质之外的其他分子(图 1-2)。在陆地脊椎动物中不存在皮肤粘液,但是在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皮肤粘液中鉴定到的许多分子[76]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子宫颈粘液[77]中,并且表明粘液的运输机制也是保守的。粘液蛋白也可以由表皮表面丢失的死细胞产生。通过非经典分泌途径的递送可能是粘液产生的特征之一,因为许多蛋白质除了已知的经典功能外还具有其他功能,具有多种功能的蛋白质通常被称为“兼职蛋白”[78]或“基因共享”蛋白[79]。例如,组蛋白在 DNA 包装和基因调控中具有积极作用[80],同时也具有抗菌作用[81]。
第一章 综 述上调[93]。在鲈鱼皮肤粘液中发现了岩藻糖结合凝集素[92]。在欧洲鲈鱼[92]和大西洋中发现,凝集素类似物结合钙网蛋白诱导对微生物的吞噬作用。研究表明,通过 2D观察到的蛋白分子量高于预测的蛋白分子量,这表明蛋白质可以被糖基化,例如PAGE 中观察到的人类钙网蛋白的分子量高于其实际分子量。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智;李楠楠;王信超;孙敬敬;申望;范美华;石戈;;利用蛋白质组学手段鉴定新型贻贝足丝蛋白[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2年09期
2 刘锦清;贻贝筛洗机和去足丝机[J];水产科学;1985年02期
3 石琼,陈舜华;翡翠贻贝足丝对125Ⅰ的积累与洗脱作用的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02期
4 石琼,陈舜华;翡翠贻贝足丝器的组织结构观察[J];热带海洋;1996年02期
5 李希涓;王明召;;揭秘细小贻贝足丝的超强黏附作用[J];化学教育;2014年18期
6 刘宏汉;姜雨婷;孙琦;李雪荣;赵文浩;范美华;廖智;;一种新型贻贝足丝抗氧化蛋白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功能[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8年11期
7 鲁涛;廖智;刘梅;叶茂;谭亮;王日昕;;厚壳贻贝低分子量足丝蛋白的初步鉴定(英文)[J];水生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8 凌文康;黄慧炜;刘冰;邓旭;;贻贝足丝蛋白的汞、镉抗性及富集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9年04期
9 晓露;;大海之丝[J];自然与科技;2008年05期
10 孙敬敬;李楠楠;王信超;廖智;;利用质谱技术结合EST库搜索鉴定厚壳贻贝新型足丝蛋白(英文)[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曹毅;李一然;秦猛;王炜;;贻贝足丝蛋白粘附机理的单分子力谱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D 高分子物理化学[C];2015年
2 苗艳;徐平平;张小康;王师;包振民;刘伟治;;基于组学技术的海洋生物黏附蛋白研究[A];第六届泛环渤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3 刘闯;李世国;黄敬亮;刘阳嘉;张荣庆;;合浦珠母贝足丝中金属介导的纳米孔洞的微观结构[A];“全球变化下的海洋与湖沼生态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君宁;做足丝路文章 深化双向投资[N];厦门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阚亚鲸;基于表面力仪的贻贝足丝蛋白粘附机理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李一然;利用单分子力谱研究贻贝足丝蛋白的生物力学性质[D];南京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宏汉;贻贝足丝抗氧化蛋白的重组表达及大弹涂鱼皮肤粘液蛋白质组分析[D];浙江海洋大学;2019年
2 孙敬敬;厚壳贻贝特殊活性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4年
3 黄慧炜;翡翠贻贝足丝蛋白的鉴定及其汞、镉抗性和富集行为机制研究[D];深圳大学;2017年
4 鲁涛;厚壳贻贝足丝蛋白mcofp3的纯化、鉴定及基因克隆[D];浙江海洋学院;2010年
5 李楠楠;厚壳贻贝足丝蛋白分子多样性及重组表达分析[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6 罗凤明;深圳市供水系统中淡水壳菜的生物学及其防治技术[D];南昌大学;2006年
7 王俊;企鹅珍珠贝足丝形态、变异及足丝腺结构变化的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8 黄超敏;四种海水双壳贝类腹足和足丝的比较解剖研究[D];海南大学;2011年
9 韩晓天;用单分子力谱研究多巴的黏附特性[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6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5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