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合浦珠母贝几丁质酶基因与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克

发布时间:2020-07-16 14:47
【摘要】: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是我国海水珍珠养殖的主要贝类,著名“南珠”即为其所产。近年来,由于养殖环境恶化、疾病虫害以及种质退化等原因导致合浦珠母贝珍珠产量及质量下降。几丁质是贝壳形成的的三大重要成分之一,而几丁质酶又是几丁质的调控蛋白。章鱼胺受体广泛存在于无脊椎动物中,具有调节神经肌源性节奏收缩、调节cAMP水平、参与磷酸化途径等多种重要功能。为探究几丁质酶基因与章鱼胺受体基因在合浦珠母贝生长发育及贝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合浦珠母贝的高通量测序获得的转录组数据,克隆了合浦珠母贝几丁质酶-1基因与章鱼胺受体基因,并通过不同组织的表达分析、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破壳诱导表达分析和原位杂交实验推测了这两个基因的表达特性及生理功能。初步探讨了它们在合浦珠母贝生长、发育以及贝壳修复过程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合浦珠母贝的繁育与育珠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合浦珠母贝Pf-Chi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本研究根据合浦珠母贝的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一个几丁质酶基因片段,通过5’-RACE和3’-RACE技术得到了合浦珠母贝几丁质酶-1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Pf-Chi1(GenBank登录号:KT956975)。Pf-Chi1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2743bp,5'非翻译区(5'-UTR)为47bp,开放阅读框为2187bp,3'非翻译区(3'-UTR)为509bp,具有一个加尾信号(AATAAA)。该基因编码728个氨基酸,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78.41kDa,理论等电点(PI)为5.57,包含一个长度为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功能结构域预测发现该蛋白具有4个保守结构域:1个N端催化结构域(GH18糖水解结构域)和3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CBM14结构域);几丁质酶-1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f-Chi1与其他物种Chi1具有同源性,相似度为22.43-31.4%,其中与太平洋牡蛎的相似性最高为31.4%;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Pf-Chi1归类于双壳纲且与太平洋牡蛎Chi1聚为一支,说明Pf-Chi1属于双壳纲Chi1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f-chi1mrna在合浦珠母贝的外套膜、闭壳肌、鳃、肝胰腺、血液、肠和性腺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外套膜中的表达量最高,在肠中表达量最低。在合浦珠母贝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f-chi1mrna在担轮期、d型期、壳顶期、眼点期和变态期5个时期中均有表达,且在担轮期幼虫的表达量极显著的高于其他4个时期。上述结果表明pf-chi1基因可能在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发育、贝壳形成和幼虫的变态发育阶段起着重要作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f-chi1基因在破壳后0h、6h、12h、24h、36h和48h6个不同时间段在外套膜中的表达情况。破壳诱导表达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f-chi1mrna的表达量在破壳后先逐渐降低,在24h时显著增加(p0.05),随后逐渐降低到正常水平。上述结果表明,pf-chi1基因可能在合浦珠母贝贝壳的生长与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外套膜组织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pf-chi1基因在外套膜边缘内褶的外表皮细胞有较强的杂交信号出现,内褶的内表皮细胞与中褶的内表皮细胞有少量杂交信号出现,阴性对照没有杂交信号出现。以上结果表明pf-chi1基因可能在合浦珠母贝的贝壳形成与修复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2.合浦珠母贝pfo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本研究克隆获得了合浦珠母贝章鱼胺受体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pfoar(genbank登录号:kx082720)。pfoar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890bp,5'非翻译区(5'-utr)为113bp,开放阅读框为1659bp,3'非翻译区(3'-utr)为118bp。该基因编码552个氨基酸,蛋白的预测分子量为63.167kda,理论等电点(pi)为9.19。功能结构域预测发现该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具有g蛋白偶联受体的共性。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foar与其他物种oar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pfoar与太平洋牡蛎oar聚为一支。qrt-pcr检测结果显示,pfoarmrna在合浦珠母贝的外套膜、珍珠囊、肠、肝胰腺、鳃和闭壳肌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外套膜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合浦珠母贝幼虫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foarmrna在担轮期、d型期、壳顶期、眼点期和变态期5个时期中均有表达,且在变态期幼虫的表达量显著的高于其他4个时期。上述结果表明pfoar基因可能在合浦珠母贝的生长发育、贝壳形成和幼虫的变态发育阶段起重要作用。利用qrt-pcr技术检测pfoar基因在破壳后0h、6h、12h、24h、36h和48h6个不同时间段在外套膜中的表达情况。破壳诱导表达qrt-pcr的分析结果显示,pfoarmrna的表达量在破壳后的第36h显著升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pfoar基因可能在合浦珠母贝贝壳的生长与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17.4
【图文】:

合浦珠母贝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合浦珠母贝研究概况1.1.1 合浦珠母贝简介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又称马氏珠母贝,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珍珠贝目(Pterioida)、珍珠贝科(Pteriidae)、珠母贝属(Pinctada)[1],是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之一(图 1-1),闻名遐迩的“南珠”即为其所产。合浦珠母贝是中国以及世界上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广东、广西、海南以及台湾等沿海地区。合浦珠母贝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除用于生产珍珠外,其肉亦可食用,贝壳可加工为装饰品、药品和化妆品等材料。

结构图,合浦珠母贝,贝壳,结构示意图


图 1-2 合浦珠母贝贝壳结构示意图贝壳结构从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棱柱层、珍珠层。Fig. 1-2 Shell structure of Pinctada fucataFrom outside to inside are respectively Cuticle layer, Prismatic layer and Nacreous layer角质层是软体动物形成的最早的保护层,由不溶性的蛋白和有机色素构成。质层为贝壳的矿化层的形成提供了密闭的环境和矿化界面,另外还可以保护贝的矿化层不受酸性物质的侵蚀[5]。碳酸钙晶体分为文石和方解石两种类型,其棱柱层为方解石层,珍珠层为文石层。从结构图可以看到,棱柱层位于角质层层,珍珠层位于棱柱层内层,珍珠层靠近外套膜。.1.3 合浦珠母贝的矿化器官——外套膜外套膜位于贝壳内侧,由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少量神经组织构成。外套膜软体动物中具有很多功能,包括储存营养,感知水流和摄食等[6],是软体动物主要的矿化器官[7]。一般根据距离贝壳边缘的远近,将外套膜分为外套膜边缘(mantle edge),外套膜缘膜区(mantle pallial)和外套膜中心区(mantle center)。

外套膜,器官,矿化,结构示意图


图 1-3 矿化器官外套膜结构示意图Fig. 1-3 Mantle structure mineralization.4 合浦珠母贝的研究现状近年来,由于长期的人工繁育、海水养殖环境的污染、病害、虫害等原因导浦珠母贝种质衰退,成活率降低,个体变小以及育珠质量下降[2],给我国的珍珠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为此科学工作者们,全身心的投入了培育珠母贝优良品种和优质珍珠繁育的生产实践与分子实验研究中。目前国内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达辉,江世贵,苏天凤,陈竞春;海水主要离子在合浦珠母贝精子激活中的作用[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9年06期

2 邓岳文,杨丰华,湛波,杜晓东,黄韧;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凌立;谢莉萍;张勇;蒲训;张荣庆;;合浦珠母贝β-肌动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海洋科学;2006年08期

4 刘文广;何毛贤;;限食对合浦珠母贝幼虫生长、成活及变态的影响[J];南方水产;2010年02期

5 姜晶晶;张殿昌;麻建军;苏天凤;江世贵;;合浦珠母贝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特征与表达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6 于文媛;王世锋;谢珍玉;陈诏;周永灿;;合浦珠母贝抗菌肽粗提液制备方法的优化[J];热带生物学报;2011年01期

7 吴燕燕;王晶;尚军;杨贤庆;胡晓;;合浦珠母贝肉抗氧化肽的结构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14期

8 黄惠全;;合浦珠母贝[J];水产科技情报;1977年Z4期

9 黎绍桢;徐振雄;曹李生;谢琼新;陈妃望;;防御藤壶附着合浦珠母贝的试验报告[J];湛江水产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10 王宜兴;广东大亚湾合浦珠母贝生长速度的观察[J];海洋科学;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瑛;卢慧卿;;合浦珠母贝等珍珠层中微量元素锌的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20)[C];1987年

2 刘上峰;赵莹;刘博闻;何珊;王钊;;合浦珠母贝矿化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3 林静瑜;谢莉萍;张荣庆;;变性剂和修饰剂对合浦珠母贝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构象的影响[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谢莉萍;林静瑜;肖锐;张荣庆;;合浦珠母贝碱性磷酸酶的纯化和性质研究[A];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吴燕燕;宫晓静;李来好;杨贤庆;;合浦珠母贝肉抗菌肽的抗菌活性研究[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6 喻达辉;贾晓平;陈素文;李夏;朱嘉濠;;合浦珠母贝卵子电击脉冲参数的初步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喻达辉;贾晓平;陈素文;李夏;朱嘉濠;;合浦珠母贝卵子电击脉冲参数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璐;黄桂菊;喻达辉;;合浦珠母贝α-淀粉酶基因克隆及其基因组结构分析[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麻建军;张殿昌;姜晶晶;蒲含林;江世贵;;合浦珠母贝两种组织蛋白酶L序列分析与组织表达[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会分会第十四次学会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10 吴信忠;潘金培;;热带海洋珍珠贝类立克次体病研究Ⅵ. 养殖合浦珠母贝群体立克次体病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暨张玺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马华;合浦珠母贝良种生长速度提高15%[N];中国渔业报;2011年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一种合浦珠母贝抗菌肽基因及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N];中国渔业报;2012年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一种合浦珠母贝数量性状基因聚合育种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N];中国渔业报;2014年

4 范翔宇;乌泥古珠池焕发青春[N];北海日报;2009年

5 ;为我国水产育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N];中国渔业报;2010年

6 水科;构建现代种业体系 提高水产良种覆盖率[N];中国渔业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岑;合浦珠母贝贝壳形成相关蛋白及基因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2 闫振广;合浦珠母贝贝壳珍珠层形成机理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3 杜晓东;合浦珠母贝两个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青岛海洋大学;2001年

4 周玉娟;合浦珠母贝TGFβ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才钢;合浦珠母贝生长和抗才女虫寄生病性状的遗传评估[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2 孔玮;合浦珠母贝外套膜细胞培养及其矿化功能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3 周小双;合浦珠母贝糖胺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4 邓正华;合浦珠母贝摄食生理与幼虫培育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5 王德清;合浦珠母贝几丁质酶基因与章鱼胺受体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6 周代志;合浦珠母贝BMP3和BMP10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7 王珍珍;合浦珠母贝IGFBP5、IGF2BP1及matrilin-1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D];上海海洋大学;2016年

8 郭华阳;合浦珠母贝遗传选育及两种免疫基因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1年

9 田倩;合浦珠母贝肉抗氧化肽活性和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郝博飞;合浦珠母贝家系选育与大珠母贝苗养殖试验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58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58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e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