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水产病原菌快速检测技术及灭活疫苗开发

发布时间:2020-07-21 08:27
【摘要】: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海豚链球菌(Strepstococcus iniae)是两种引起经济鱼类大菱鲆和罗非鱼大规模病害的高致死性病原菌,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本课题基于抗体标记技术,以量子点CdSe/ZnS为标记物开发鳗弧菌量子点快速检测技术。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不同类型的佐剂的筛选,分别制备了鳗弧菌和海豚链球菌灭活疫苗,为鳗弧菌和海豚链球菌的病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本课题以实验室分离的一株鳗弧菌毒株MVM425灭活菌体为抗原,制备出V.anguillarum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683-C5。以量子点材料标记该单克隆抗体,对传统斑点杂交技术进行改良,开发出高灵敏度V. anguillarum快速检测技术。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水产养殖常见病原菌无交叉反应,灵敏度达到1×103 CFU/ml,较V.anguillarum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结果提高了100倍。本课题通过筛选不同类型的佐剂制备了鳗弧菌的灭活疫苗,其中以寡糖H3作为免疫刺激剂的灭活疫苗效果最优,该疫苗在免疫后28天内保护率达到100%。以MONTANIDETM ISA 763A作为油佐剂的灭活疫苗效果次之,在免疫后60天内的保护率达到了85.2%。本课题分离鉴定了一株海豚链球菌S. iniae HT701,并以灭活S. iniae HT701菌体为抗原,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的海豚链球菌铁转运蛋白FtsB为免疫刺激剂,以美孚Marcol 52为佐剂,制备了S. iniae灭活疫苗。该疫苗免疫28天、60天后,对罗非鱼的保护率分别达到72%和65%。在此基础上,考察了疫苗免疫后罗非鱼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以及各组织中的转录水平变化。免疫后第二周MHC Ⅰ途径的转录水平较对照组上调了26.1倍,免疫后第四周,血清中抗体水平及杀菌活力较对照组分别上调了7.1及5.2倍,其结果与免疫保护率实验呈对应关系。以上研究表明,该疫苗具有良好的保护效果,为S. iniae灭活疫苗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94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卫华;汤海英;张鹏飞;;量子点标记快速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J];检验医学;2012年06期

2 高宏伟;李富花;张晓军;王兵;相建海;;Rapid,sensitive detection of Vibrio anguillarum using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2010年01期

3 王影;徐子男;贾爱荣;陈吉祥;莫照兰;张晓华;;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研究不同毒力的鳗弧菌菌株的基因多样性(英文)[J];微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4 唐旭;陈瑞;于辉;金晓航;师建国;黄威权;;豚鼠气单胞菌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6年05期

5 荆向东;易中华;吴兴利;张建云;;功能性寡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6年14期

6 夏永娟,黄威权,黄宝成,金晓航,李别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微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君;缺铁胁迫对海豚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及铁转运蛋白基因(ftsABCD)的克隆与表达[D];中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41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7641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d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