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又称高贵海扇蛤,为我国沿海原有品种。自70年代人工育苗成为后,其养殖、加工与销售已在东南沿海及环北部湾海域形成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于多年来育苗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近亲繁殖,其种质出现了退化,表现为生长速度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成活率下降和大小规格参差不齐,这严重阻碍了扇贝养殖的稳定发展和进一步推广。本研究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微卫星标记技术对华贵栉孔扇贝不同群体进行了形态差异和遗传差异分析,并试图筛选与其生长性状存在相关性的微卫星标记,旨在为华贵栉孔扇贝种质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数据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华贵栉孔扇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形态差异分析运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华贵栉孔扇贝1个野生群体(三亚)和3个养殖群体(东兴、三亚、湛江)的形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兴养殖群体与三亚养殖群体形态上最为相似,率先聚为一类。而后与湛江养殖群体聚为一类,三亚野生群体与其他3个群体形态上差异最大,最后聚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第1主成分29.5%,第2主成分17.8%,第3主成分16%,第4主成分10%,累积贡献率仅为73.33%。判别分析构建了判别函数并对所有样本进行预测分类,判别准确率P1为47.06~93.75%,判别准确率P2为53.33~78.95%,综合判别率为64.12%。研究表明,华贵栉孔扇贝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间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2、华贵栉孔扇贝野生群体与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用6个微卫星位点对华贵栉孔扇贝1个野生群体(三亚)和3个养殖群体(东兴、三亚、湛江)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7个微卫星位点在华贵栉孔扇贝4个群体中共检测到了6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在5~14之间,平均等位基因数为8.57。各位点在4个群体中平均多态信息含量范围在0.574~0.839之间。在这4个群体中,平均观测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409~0.507。平均期望杂合度变化范围为0.721~0.827。养殖群体遗传变异水平均低于野生群体,每个位点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丢失。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4个群体在个别位点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7个位点遗传分化指数Fst值在0.0253~0.1373之间,平均为0.0804,显示4个群体之间存在中等程度的遗传差异。各位点的基因流值在1.5708~9.6387之间,表明4个群体之间并没有发生基因流动,而在过去的某个时间发生过基因流。研究结果表明,这说明了经过长年累月的人工繁育养殖,华贵栉孔扇贝群体的遗传结构已经发生显著变化。3、华贵栉孔扇贝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选用16个微卫星位点,运用单标记分析方法对华贵栉孔扇贝6个生长性状(壳长、壳宽、壳高、绞合线、鲜肉重、壳重)与微卫星位点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位点Cn121和Cn103不同基因型间壳宽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位点Cn132在壳高性状上不同基因型存在显著差异(P0.05)。位点Cn103不同基因型壳重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他位点基因型之间生长性状未发现显著差异。对相关分析显著的各位点不同基因型生长性状数据进行了多重比较。在Cn121位点上,基因型CC(316/316)个体壳宽平均值最小为23.143;而基因型BB(325/325)对应平均值最大为26.213,推测等位基因B对壳宽生长性状具有正面效应。在Cn103位点上,基因型BC(76/79)个体壳宽平均值最小,只有23.015;基因型DE(83/87)对应平均值最大,达到27.010。在壳重性状上,该位点也出现了相似规律,说明等位基因E极有可能与壳宽、壳重变异有关。与壳高性状相关的位点Cn132上,基因型EH(237/219)个体平均值最小为67.276;基因型EE(237/237)个体壳高平均值最大为75.271。与壳重性状相关的位点Cn103上,基因型BD(76/83)个体壳重平均值最小为20.693,基因型DE(83/87)个体壳重平均值最大为30.730。可以推测等位基因H对壳高有负面效应,而等位基因E、F对壳高有正面效应。根据实验结构推测,在Cn121位点上等位基因B对壳宽生长性状具有正面效应;在Cn103位点上,等位基因E极有可能与壳宽、壳重变异有关;在位点Cn132上,等位基因H对壳高有负面效应,而等位基因E、F对壳高有正面效应。
【学位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9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钱荣华,李家乐,董志国,郑汉丰,李应森,袁伟康;中国五大湖三角帆蚌形态差异分析[J];海洋与湖沼;2003年04期
2 李俊辉;杜晓东;邓岳文;王庆恒;;华贵栉孔扇贝表型性状相关和路径分析(英文)[J];Marine Science Bulletin;2010年02期
3 吴杨平;姚国兴;陈爱华;张志伟;;文蛤属2种贝类多变量形态分析及日本文蛤的物种有效性[J];水产学报;2011年09期
4 董迎辉;姚定余;林志华;姚韩韩;陆荣茂;;浙江和广西两种文蛤的分子鉴定及形态特征分析[J];水产学报;2011年10期
5 常亚青;陈晓霞;丁君;曹学彬;李润玲;孙效文;;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7年03期
6 文亚峰;Kentaro Uchiyama;韩文军;Saneyoshi Ueno;谢伟东;徐刚标;Yoshihiko Tsumura;;微卫星标记中的无效等位基因[J];生物多样性;2013年01期
7 卢钟磊;池信才;王义权;沈月毛;郑忠辉;宋思扬;;褐牙鲆耐热性状相关的微卫星分子标记筛选[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于红;李琪;;太平洋牡蛎养殖与野生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研究(英文)[J];遗传学报;2007年12期
9 赵红珊,黄尚志,李辉,梁承宇,袁波;短重复序列PCR产物变性胶电泳影子带新解——正负链电泳行为的差异[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文刚;华贵栉孔扇贝早期生活史温盐效应与选择育种及颜色性状遗传规律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
2815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15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