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补偿生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09 15:58
动物在其生活史中,很容易遭受到饥饿胁迫,当饥饿胁迫解除恢复食物摄取之后,遭受过饥饿胁迫的动物的生长率超过未受饥饿胁迫的动物的生长率,这种现象被称为补偿生长现象。补偿生长现象最初是在一些高等植物中发现的,是许多种类的生物在其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生理生态学适应性。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古老两栖动物,俗称娃娃鱼,属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大鲵由于移动捕食的能力比较差,容易遭受饥饿胁迫。大鲵对饥饿的忍耐能力比较强,如果能合理地把补偿生长规律应用于大鲵的人工养殖行业,可以缩短大鲵的人工养殖周期,提高人工养殖大鲵的生长性能,改善人工养殖大鲵的健康状况,控制投放市场时人工养殖大鲵的组织营养比例,提高经济效益。在温度可人为控制的室内,于内壁光滑的水泥池中,按照一定的密度人工饲养18月龄大鲵,研究不同饥饿时间处理以及循环饥饿再投喂处理对大鲵补偿生长的影响并对其生理机制等进行探究分析,旨在为大鲵人工养殖过程中的投喂策略及养殖模式提供依据。测量了试验始末大鲵的全长体重,对比分析了大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期摄食率、饵料系数、饵料转化率、肥满度等指标,测定了组织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并进行对比。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后恢复投喂试验中,饥饿时间为2 d、4 d、6 d、8 d的处理组大鲵消化酶活性增强,恢复投喂后摄食期摄食率提高,饵料利用率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出现超补偿生长现象。当饥饿处理时间为10 d时,出现完全补偿生长现象。循环饥饿再投喂试验中,试验组大鲵摄食率增加,消化酶活性增强。投喂频率为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时,大鲵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出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组的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P0.05),且饵料系数最低。投喂频率为饥饿2 d再连续投喂2 d时,大鲵的蛋白含量高且脂肪含量低。投喂频率为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饥饿8 d再连续投喂8 d时,大鲵的存活率略低于其他组。若对存活率和组织营养成分要求比较高则饥饿2 d再连续投喂2 d为大鲵幼体适宜投喂频率,如果对此没有严格要求则饥饿6 d再连续投喂6 d为大鲵幼体适宜投喂频率,采用该频率投喂可使大鲵幼体的存活率、生长性能和组织营养成分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在两种处理方式中,试验组大鲵都出现了摄食率增加和消化酶活性增强,因此大鲵补偿生长是增强摄食以及提高消化代谢功能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917.4
【部分图文】:
食期摄食率差异显著(P<0.05)。由图 2.1 可见,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使大鲵摄食期摄食率提高,除 S2F28 组之外,试验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高于对照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随着饥饿处理时间的增加,试验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增加,当饥饿处理时间为 10 d 时,该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出现最高值。
图 2.2 不同饥饿时间后恢复投喂对大鲵饵料转化率的影响ig. 2.2 The impact to the FCE of A. Dravidians after different length of hunger then refeeding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的试验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都低于每天投喂的对照组大鲵的料系数。当饥饿处理时间为 2 d 时,该组大鲵的饵料系数出现最低值,饥饿 4 d 组鲵的饵料系数高于 S6F24 和 S8F22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饥饿处理时间继续增加,鲵的饵料系数增加,饥饿处理时间为 10 d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高于其他试验组大鲵饵料系数。
图 2.2 不同饥饿时间后恢复投喂对大鲵饵料转化率的影响ig. 2.2 The impact to the FCE of A. Dravidians after different length of hunger then refeeding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的试验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都低于每天投喂的对照组大鲵的料系数。当饥饿处理时间为 2 d 时,该组大鲵的饵料系数出现最低值,饥饿 4 d 组鲵的饵料系数高于 S6F24 和 S8F22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饥饿处理时间继续增加,鲵的饵料系数增加,饥饿处理时间为 10 d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高于其他试验组大鲵饵料系数。
本文编号:2833890
【学位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917.4
【部分图文】:
食期摄食率差异显著(P<0.05)。由图 2.1 可见,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使大鲵摄食期摄食率提高,除 S2F28 组之外,试验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高于对照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随着饥饿处理时间的增加,试验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增加,当饥饿处理时间为 10 d 时,该组大鲵的摄食期摄食率出现最高值。
图 2.2 不同饥饿时间后恢复投喂对大鲵饵料转化率的影响ig. 2.2 The impact to the FCE of A. Dravidians after different length of hunger then refeeding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的试验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都低于每天投喂的对照组大鲵的料系数。当饥饿处理时间为 2 d 时,该组大鲵的饵料系数出现最低值,饥饿 4 d 组鲵的饵料系数高于 S6F24 和 S8F22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饥饿处理时间继续增加,鲵的饵料系数增加,饥饿处理时间为 10 d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高于其他试验组大鲵饵料系数。
图 2.2 不同饥饿时间后恢复投喂对大鲵饵料转化率的影响ig. 2.2 The impact to the FCE of A. Dravidians after different length of hunger then refeeding饥饿处理后恢复投喂的试验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都低于每天投喂的对照组大鲵的料系数。当饥饿处理时间为 2 d 时,该组大鲵的饵料系数出现最低值,饥饿 4 d 组鲵的饵料系数高于 S6F24 和 S8F22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饥饿处理时间继续增加,鲵的饵料系数增加,饥饿处理时间为 10 d 组大鲵的饵料系数高于其他试验组大鲵饵料系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阳爱生,卞伟,刘运清;大鲵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动物学报;1981年03期
2 叶昌媛,费梁;青藏高原六种两栖动物皮肤结构多态性变体的地理分布[J];动物学报;1993年04期
3 沈文英,林浩然,zsu.edu.cn,张为民;饥饿和再投喂对草鱼鱼种生物化学组成的影响[J];动物学报;1999年04期
4 许雪峰,吴义莲;山地麻蜥继饥饿后的补偿生长[J];动物学报;2002年05期
5 肖汉兵,刘鉴毅,林锡芝,杨焱清;养殖条件下大鲵性腺周年变化的研究[J];淡水渔业;1995年03期
6 黄华苑,孙艳香,姜国诚;中国大鲵心脏及主动脉干的解剖学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黄文;盛竹梅;;北京地区大鲵苗种生长研究[J];水产科学;2013年12期
8 冒树泉;邹明妤;王春生;宋理平;王秉利;许鹏;;许氏平湁幼鱼适宜投喂频率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4年08期
9 郑曙明,王燕妮,聂迎霞,叶坤芬;虎鲨饥饿后的补偿生长及淀粉酶活性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刘孝华;;大鲵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本文编号:2833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33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