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三种马尾藻的生长繁殖和人工藻场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0-10-15 11:28
   马尾藻藻场在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因而构建马尾藻藻场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经济意义。马尾藻是广东重要经济藻类,可以作为如鲍鱼、海参等重要经济动物的饵料,还可以提取褐藻胶等重要工业原料。由于沿海地区人民对马尾藻价值认识的提高,对马尾藻的利用和资源依赖程度逐步提高,又加之海区环境恶化,水质下降等因素导致大量天然马尾藻床退化或消失,因此通过人为的方式构建海藻床形成永久性海藻场显得日益重要。本文于2012年6月到2014年5月调查了分布于硇洲岛东海头的亨氏马尾藻、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和全缘马尾藻的野外生长规律,并记录了三种马尾藻的成熟时间与繁殖盛期。对三种马尾藻排卵、幼孢子体生长、幼苗驯化以及两种方法人工构建马尾藻藻场进行了研究,旨在积累这三种马尾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资料,本研究对这三种马尾藻的人工育苗栽培和海藻场构建具有参考借鉴作用。本论文主要结论如下:1、分布于雷州半岛的三种马尾藻的繁殖时间各不相同,其中以亨氏马尾藻成熟最早,繁殖开始时间在3月底,随后成熟的是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在4月中旬开始繁殖,全缘马尾藻成熟较晚,繁殖始于6月初。虽然成熟时间上有明显差异,但三种马尾藻的生活史都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休止期、生长期、成熟期和衰老期。繁殖过后的藻体有一个月左右的衰老期,藻体逐渐衰老腐烂,进入休止期后仅剩下假根保留在岩石上度过高温期,三种马尾藻休止期开始的时间不同,但都于11月初结束并开始进入生长加速期,生长期藻体生长较快,三种马尾藻都于成熟前一个月生长速度最快,每天长度生长可达10cm及以上,在成熟期藻体长度生长不明显,但生物量随生殖托形成显著增加,繁殖后的藻体很快进入一个短暂的衰老期,开始下一个生活周期。2、三种马尾藻受精卵的发育都属于8核1卵型,卵细胞受精后都不经过休眠直接发育,并在48小时内就开始发育出假根固着于附着基上。本实验采用砖块和尼龙布帘两种附着基进行育苗实验,结果表明三种马尾藻在附着之初两种附着基的附苗密度差异不明显,但培养60天后,三种马尾藻都一致的表现为砖块附着基上附苗密度小,但藻体较大,而尼龙布帘上附苗密度大但藻体较小;经过不同时间的驯化后,三种马尾藻都表现为在尼龙布帘上的附苗密度明显下降,都小于驯化后砖块上的附苗密度,但尼龙布帘上的幼苗生长较快,驯化结束后藻体长度都比砖块上幼苗长,其中以亨氏马尾藻的驯化时间最长,长度也最长(77.8±21.6 mm)。3、使用镶嵌法和捆绑法两种方式将幼苗移植到两种相应藻礁上,结果表明捆绑法优于镶嵌法,捆绑法幼苗成活率较高,且长成成熟藻体并利用附着于人工藻礁上的假根度过休止期进入新一轮生活史。三种藻在第一轮的生活史中都表现出一个共同的特征:长度明显小于相应的野生藻体。保留下的假根在相应的生长期生出幼苗的生长与同种野生马尾藻同步,藻体长度无明显差异,成熟时间也同步,可以形成永久性的海藻场。4、尼龙布帘更适合作为三种马尾藻的育苗附着基,三种马尾藻的幼苗尚需要一定程度的驯化才可以移植到环境复杂多变的潮间带来构建海藻场,利用全浮筏式驯化和捆绑法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构建人工马尾藻藻场。
【学位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968.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马尾藻人工育苗的研究进展
    1.3 人工藻场的研究进展
2 三种马尾藻周年生长及成熟时间的调查
    2.1 调查地点与时间
    2.2 结果
        2.2.1 亨氏马尾藻的周年生长调查
        2.2.2 半叶马尾藻中国变种的周年生长调查
        2.2.3 全缘马尾藻的周年生长调查
        2.2.4 三种马尾藻的形态结构和成熟时间
    2.3 讨论
3 三种马尾藻种苗的培育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
        3.2.1 受精卵的发育
        3.2.2 幼苗的培育
    3.3 讨论
4 人工藻苗引入人工藻礁构建人工藻场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人工藻礁固定培育藻苗
        4.1.4 藻场构建地点与时间的选择
    4.2 结果
        4.2.1 幼苗海区驯化效果
        4.2.2 人工藻场效果
    4.3 讨论
        4.3.1 马尾藻幼苗驯化的必要性
        4.3.2 藻礁材料的选择
        4.3.3 构建藻场的两种人工附着基对比
        4.3.4 人工海藻场的构建效果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阮积惠,徐礼根;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 Setch繁殖与发育生物学的初步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3期

2 孙建璋;庄定根;陈万东;郑海羽;林力;逄少军;;铜藻Sargassum horneri繁殖生物学及种苗培育研究[J];南方水产;2008年02期

3 孙建璋;陈万东;庄定根;郑海羽;林力;逄少军;;中国南麂列岛铜藻Sargassum horneri实地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南方水产;2008年03期

4 田涛;张秀梅;张沛东;杨宝清;陈勇;;防海胆食害藻礁的设计及实验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孙建璋;庄定根;杨加波;陈万东;王铁杆;逄少军;;南麂列岛铜藻增殖技术的初步研究[J];现代渔业信息;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2842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42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c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