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一株海洋微藻的分离鉴定及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0-20 22:19
   本实验自在青岛胶州凡纳滨对虾水泥养殖池塘中采集到1株生长稳定,环境突变后恢复能力强的微藻(NQD201401),对其进行了分离和鉴定,探究了温度、光照、盐度以及营养条件对该株藻生长的影响,并初步研究了其固定化保存的工艺条件。经16S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通过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藻株(NQD201401)与微拟球藻(Nannochoropsis qaditana)相似性到达100%;系统进化树构建与分析结果与NCBI上比对结果一致。单因素温度、光照、盐度实验结果表明,该藻株最适生长宜温度(27士1)℃、盐度20、光照120μmol·m-2s-1;以此最适生长条件设计实验,利用Design Expert8.0软件,以温度、盐度、光照为自变量,以最终藻的数量为因变量进行综合培养实验;实验所得数据输入Design Expert 8.0软件,进行响应面模型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如下:Y=2.58613-0.34148xX1+0.15582×X2+0.31539×X3+0.025695×X1×X2+0.17847xX1× X3+0.046528×X2×X3-0.54675xX12-0.27668×X22-0.35721×X32(R2=0.8655)该回归方程中Y值为响应值(藻细胞数量),X1、X2、X3分别代表温度、盐度和光照。优化结果显示,在培养液为f/2时,该藻在温度25.8℃、盐度23、光照140μmol·m-2s-1时藻细胞可达到最大密度,最大值可为(2.714±0.925)×107cell/mL。不同氮磷含量对该株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在环境磷浓度小于0.11mg/L时,该藻生长受到限制;环境氮水平对该株藻的生长影响较小,当氮磷比为1.8 (NaNO37.5gm/L, NaH2PO444mg/L)时该株藻生长最好。铁元素对该株藻生长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柠檬酸铁含量39mg/L时藻的生长密度最大,在柠檬酸铁含量为390mg/L时,该藻生长缓慢,明显受到抑制,而在0.39mg/L时,藻达到稳定期时间短,但藻细胞密度低。锰元素对该株藻生长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nCl2·4H2O0.178mg/L时,藻细胞密度最大,生长速率最快。进行了加的斯微拟球藻(N. qaditana) NQD201401固定化实验,初步探究了不同海藻酸钠、聚乙烯醇对固定化小球的影响,获得其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6%,在3%的CaCl2溶液中固定30min,最大包埋藻细胞数量为106cell/mL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5
【中图分类】:S917.3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 前言
        1.1 微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2 微藻对养殖环境中的水质影响
        1.3 微藻对养殖水体中病害的影响
        1.4 营养元素对微藻生长的作用
            1.4.1 氮、磷对微藻的生长的作用与影响
            1.4.2 微量元素对微藻生长的作用与影响
        1.5 环境因素对微藻生长的影响
    2 微藻的分离提纯与无菌化方法的简介
        2.1 微藻的分离提纯方法
            2.1.1 平板分离法
            2.1.2 微吸管分离法
            2.1.3 96孔板分离法
            2.1.4 水滴分离法
        2.2 微藻的无菌化
            2.2.1 物理方法
            2.2.2 化学方法
    3 微藻的鉴定
        3.1 传统鉴定方法
            3.1.1 形态学分类方法
            3.1.2 色素体分类方法
        3.2 分子鉴定法
    4 藻种的保存及固定化
        4.1 藻种保存方法
        4.2 微藻的固定化
    5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养殖池塘藻类种群变动与优势藻
    1 前言
    2 采样调查
        2.1 采样地点
        2.2 采样时间和模式
        2.3 样品计数与分类方法
    3 采样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微藻的分离与鉴定
    1 优势藻种的分离
        1.1 实验材料
        1.2 分离提纯方法
    2 分子生物学分类鉴定
        2.1 微藻样本测序
        2.2 微藻鉴定结果
            2.2.1 系列分析
            2.2.2 进化树的构建
    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光照、盐度与营养元素对加的斯微拟球藻(N.gaditana)NQD201401的生长的影响
    1 引言
    2 温度、光照、盐度实验
        2.1 试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3 实验方法
            2.3.1 温度实验方法
            2.3.2 光照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温度实验
        3.3 盐度实验
    4 培养条件优化分析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设计
        4.3 数据处理
    5 营养元素对微拟球藻(NQD201401)生长的影响
        5.1 引言
        5.3 实验结果
    6 最佳生长条件下藻株的生长
        6.1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
    7 讨论
第五章 微拟球藻的固定化技术初探
    1 引言
    2 包埋小球的制做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计
        2.3 实验方法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 包埋藻量选择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设计
        3.3 实验方法
        3.4 数据处理
        3.5 实验结果
        3.6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继林;严小军;周成旭;马斌;;甾醇在海洋微藻中的分布研究[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7年06期

2 郭显久;张国胜;耿春云;;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海洋微藻数量统计方法[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董鹏;徐韧;刘材材;刘汉奇;秦玉涛;邓邦平;刘守海;;不同粒径和不同浓度清洁疏浚物对2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4 谢荣,唐学玺,李永祺,王悠;活性氧对3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1年01期

5 张建民;刘新宁;;海洋微藻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J];齐鲁渔业;2006年04期

6 李秀辰;牟晨晓;母刚;李丰;;海洋微藻的加压气浮采收工艺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 岳伟萍;四种微藻对氨苄青霉素敏感性的研究[J];河北渔业;2005年04期

8 骆其君,朱爱意,王群英,裴鲁青;抗菌素对海洋微藻静置培养生长和保存的影响[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9 孙建明,吴垠,桂远明,刘毅,张丽莉;海洋微藻全封闭、连续式培养初步试验[J];水产科学;2003年03期

10 倪学文;海洋微藻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海洋渔业;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斯;海洋微藻的分类方法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付梅;磷化氢对海洋微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3 刘云;不同营养环境下海洋微藻生化组成与分子生物学响应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4 高影影;富油海洋微藻的筛选及营养条件对其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5 周斌;海洋微藻种群增长和种间竞争的动态变化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基于流式细胞术的研究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赵艳芳;富营养化环境下的海洋微藻生理生化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李春雷;海洋微藻对CO_2加富响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林伟;海洋微藻与细菌相互关系的研究—正负相互作用的几个例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9 王军;海洋微藻对UV-B辐射增强响应的实验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10 于娟;海洋微藻对UV-B辐射增强与CO_2加富共同作用的复合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2,2’,4,4’-四溴联苯醚(BDE-47)对两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高配配;海洋微藻释放硫代谢物的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林玉艳;一株海洋微藻的分离鉴定及环境因素对其生长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刘倩;产能海洋微藻的分离筛选[D];宁波大学;2010年

5 李令杰;钒盐与钒配合物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及生理生化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姜爽;两种多溴联苯醚对四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孙书勤;海洋微藻中脂类生物标记物在天然海水中降解行为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李小军;海洋沉积物中磷化氢的释放及其对微藻生长影响初探[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9 沈忱;苯并[α]芘对海洋微藻毒性和生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梁鑫;微型海洋微藻快速准确鉴定的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49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849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9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