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脑膜炎病理损伤的动态研究及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多克隆抗体制备
发布时间:2020-12-13 19:52
脑膜炎是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特征性临床症状,建立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脑膜炎模型,并制定相应的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学评分系统,对研究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致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无乳链球菌感染尼罗罗非鱼的脑膜炎造模构建:将健康罗非鱼43尾,随机分为4组:1个对照组(n=10)和3个实验组(n=33)。其中,3组实验组根据不同感染剂量分为:1.0×106cfu组(n=11)、1,0×107cfu组(n=11)、1.0×108cfu组(n=11)。实验组分别将1.0×107、1.0×108、1.0×109cfu/mL的无乳链球菌菌液腹腔注射尼罗罗非鱼复制脑膜炎模型,0.1mL/尾:对照组相同剂量注射0.85%生理盐水。对实验组感染尼罗罗非鱼连续观察直至濒死或死亡,记录其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脑组织(端脑、中脑、小脑、延脑)病理学变化,并结合细菌学检测,按照拟定的评分系统评价各组脑膜炎的造模效果,确定最佳造模方案。实验结果显示:1、大体病理学变化:各实验攻毒组尼罗罗非鱼感染后2d均出现不同程度死亡,未见明显神经症状。感染后3 d至以后的几天鱼体开始出现异常活动的神经症状及突眼、角膜混浊等病理变化...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罗非鱼
1.2 无乳链球菌
1.3 患病症状
1.4 脑膜炎模型的研究
1.5 脑膜炎的致病机制
1.6 脑膜炎相关的毒力因子
1.7 透明质酸酶
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无乳链球菌感染尼罗罗非鱼的脑膜炎模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及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的复壮和稀释
2.2 脑膜炎模型的诱导
2.3 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2.4 脑膜炎的细菌学检查
2.5 脑膜炎的解剖检查
2.6 脑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临床症状及评分
3.2 脑膜炎的解剖学检查
3.3 脑膜炎的细菌学观察
3.4 脑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
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脑组织动态病理学观察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及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的复壮和稀释
2.2 人工感染
2.3 解剖检查
2.4 H.E.染色法样品制备及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解剖学动态观察
3.2 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多克隆抗体制备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载体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lB基因的扩增
2.2 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的克隆
2.3 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表达菌株的构建
2.4 重组菌株BL21-pET-32a(+)-htlB的诱导表达
2.5 重组蛋白RHy1B的纯化
2.6 重组蛋白RHy1B的复性
2.7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兔抗高免血清的制备及纯化
2.8 琼脂扩散的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
3 实验结果
3.1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的克隆
3.2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表达菌株的构建
3.3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重组蛋白的表达
3.4 重组蛋白RHy1B的纯化
3.5 抗血清的制备和检测
4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齐口裂腹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J]. 余泽辉,张佳,耿毅,邓梦玲,汪开毓,黄小丽,陈德芳,王均.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6)
[2]贝氏高原鳅脑组织学观察[J]. 黄静,王志坚.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3)
[3]白细胞分类及白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J]. 金旭.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03)
[4]鱼源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J]. 王兆飞,郭长明,陆承平,刘永杰. 畜牧与兽医. 2014(01)
[5]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J]. 夏杰,易弋,罗福广,杨军,王佳,伍时华,黄稀. 中国畜牧兽医. 2013(10)
[6]Dil对鱼类视觉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J]. 凯赛尔江·多来提,古丽美热·艾买如拉,廖礼彬,古丽尼沙·克力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26)
[7]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研究[J]. 田珂,贾爱卿,陈善真,李守军,王贵平,石和荣. 中国畜牧兽医. 2013(06)
[8]海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 周清,沈锦玉,徐洋,姚嘉赟,潘晓艺,郝贵杰,尹文林. 生物学杂志. 2012(02)
[9]欧蓍草花粉主要过敏原Parj1的重组表达及鉴定[J]. 林德球,程江丽,邹泽红,何颖,陶爱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08)
[10]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 王均,汪开毓,肖丹,黄锦炉,付希,王浩丞,陈德芳,耿毅,阳涛. 中国兽医科学. 2011(05)
硕士论文
[1]广州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及致病生物学研究[D]. 陈荣荣.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拉氏(鱼岁)脑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急性温度应激对其脑部FOS蛋白表达的影响[D]. 刘献中.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齐口裂腹鱼消化道及脑中六种脑肠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 樊均德.四川农业大学 2007
[4]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体内消化动力学的研究[D]. 赵元.吉林农业大学 2006
[5]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动物高颅压的实验研究[D]. 王凯.郑州大学 2006
[6]免疫组化检测PRRSV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于PRRSV感染仔猪后病毒在各器官分布定植规律的研究[D]. 张平英.四川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5089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 文献综述
1.1 罗非鱼
1.2 无乳链球菌
1.3 患病症状
1.4 脑膜炎模型的研究
1.5 脑膜炎的致病机制
1.6 脑膜炎相关的毒力因子
1.7 透明质酸酶
2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无乳链球菌感染尼罗罗非鱼的脑膜炎模型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及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的复壮和稀释
2.2 脑膜炎模型的诱导
2.3 脑膜炎的临床观察
2.4 脑膜炎的细菌学检查
2.5 脑膜炎的解剖检查
2.6 脑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临床症状及评分
3.2 脑膜炎的解剖学检查
3.3 脑膜炎的细菌学观察
3.4 脑膜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评分
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无乳链球菌人工感染尼罗罗非鱼脑组织动态病理学观察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菌株及动物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菌株的复壮和稀释
2.2 人工感染
2.3 解剖检查
2.4 H.E.染色法样品制备及观察
3 实验结果
3.1 解剖学动态观察
3.2 组织病理学动态观察
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多克隆抗体制备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载体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实验方法
2.1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ylB基因的扩增
2.2 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的克隆
2.3 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表达菌株的构建
2.4 重组菌株BL21-pET-32a(+)-htlB的诱导表达
2.5 重组蛋白RHy1B的纯化
2.6 重组蛋白RHy1B的复性
2.7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兔抗高免血清的制备及纯化
2.8 琼脂扩散的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效价
3 实验结果
3.1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的克隆
3.2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hylB基因表达菌株的构建
3.3 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重组蛋白的表达
3.4 重组蛋白RHy1B的纯化
3.5 抗血清的制备和检测
4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齐口裂腹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感染的病理损伤[J]. 余泽辉,张佳,耿毅,邓梦玲,汪开毓,黄小丽,陈德芳,王均.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6)
[2]贝氏高原鳅脑组织学观察[J]. 黄静,王志坚.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3)
[3]白细胞分类及白细胞减少与粒细胞缺乏[J]. 金旭.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4(03)
[4]鱼源无乳链球菌透明质酸酶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J]. 王兆飞,郭长明,陆承平,刘永杰. 畜牧与兽医. 2014(01)
[5]无乳链球菌致病因子的研究进展[J]. 夏杰,易弋,罗福广,杨军,王佳,伍时华,黄稀. 中国畜牧兽医. 2013(10)
[6]Dil对鱼类视觉传导通路的形态学研究[J]. 凯赛尔江·多来提,古丽美热·艾买如拉,廖礼彬,古丽尼沙·克力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26)
[7]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生物学特性与致病力研究[J]. 田珂,贾爱卿,陈善真,李守军,王贵平,石和荣. 中国畜牧兽医. 2013(06)
[8]海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 周清,沈锦玉,徐洋,姚嘉赟,潘晓艺,郝贵杰,尹文林. 生物学杂志. 2012(02)
[9]欧蓍草花粉主要过敏原Parj1的重组表达及鉴定[J]. 林德球,程江丽,邹泽红,何颖,陶爱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11(08)
[10]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J]. 王均,汪开毓,肖丹,黄锦炉,付希,王浩丞,陈德芳,耿毅,阳涛. 中国兽医科学. 2011(05)
硕士论文
[1]广州地区罗非鱼无乳链球菌分离鉴定及致病生物学研究[D]. 陈荣荣.南京农业大学 2012
[2]拉氏(鱼岁)脑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急性温度应激对其脑部FOS蛋白表达的影响[D]. 刘献中.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齐口裂腹鱼消化道及脑中六种脑肠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 樊均德.四川农业大学 2007
[4]大豆球蛋白及β-伴大豆球蛋白在仔猪体内消化动力学的研究[D]. 赵元.吉林农业大学 2006
[5]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动物高颅压的实验研究[D]. 王凯.郑州大学 2006
[6]免疫组化检测PRRSV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于PRRSV感染仔猪后病毒在各器官分布定植规律的研究[D]. 张平英.四川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15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915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