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天鹅湖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的生活史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00:39
本论文以山东半岛天鹅湖海草床的优势海草——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人工草毯、设置固定样方以及采用纸杯法播种等方法,并通过逐月监测,比较分析了不同区域大叶藻生活史类型、有性繁殖策略、种子扩散机制、种子库动态和种苗补充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山东半岛天鹅湖大叶藻群体应对人为和自然干扰胁迫的生活史策略,从而进一步了解山东沿岸大叶藻的生境适应性和恢复机制,为修复山东沿岸受损大叶藻草场提供理论依据和本底资料。得出的主要结论有:一、2012年12月-2014年1月,逐月对天鹅湖潮间带和潮下带大叶藻的恢复和生长情况进行采样监测。结果发现,天鹅湖潮间带大叶藻斑块因受到贝类采集活动影响和冬季低温胁迫而退化,次年通过种苗补充实现植被的恢复。不同潮带中大叶藻种苗生长个体间差异不显著,但潮下带种苗具有较高密度和较低存活率。潮间带一年生大叶藻植株密度、生物量和形态学指标较低。潮下带大叶藻花期开始于5月,持续至7月,而潮间带则开始于6月,持续至7月。此外,一年生大叶藻有性繁殖努力(Reproductive Effort)和潜在种子产量较低,体现了其对周围环境较差的适应性。结果表...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海草
1.1.1 海草分类和分布
1.1.2 海草生态功能
1.1.3 海草资源现状
1.2 大叶藻
1.2.1 大叶藻分类和分布
1.2.2 大叶藻生活史类型
1.2.3 大叶藻有性繁殖策略
1.2.4 大叶藻种子库动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天鹅湖大叶藻生活史类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地点
2.2.2 环境因子监测
2.2.3 描述性研究:大叶藻生活史
2.2.4 实验性研究:贝类采集活动对大叶藻的影响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环境因子
2.3.2 大叶藻的植株密度
2.3.3 大叶藻的生物量
2.3.4 大叶藻的形态学特征
2.3.5 大叶藻的分枝频率和有性繁殖
2.4 讨论
2.4.1 一年生和多年生大叶藻海草床中种苗的生长和存活率
2.4.2 一年生和多年生大叶藻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2.4.3 不同纬度海域的一年生大叶藻群体
3 天鹅湖大叶藻有性繁殖策略和种子扩散机制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地点和站点设置
3.2.2 环境因子监测
3.2.3 大叶藻有性繁殖努力和产出
3.2.4 大叶藻种子扩散特征
3.2.5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环境因子
3.3.2 基于密度的有性繁殖努力
3.3.3 基于生物量的有性繁殖努力
3.3.4 大叶藻种子产量和种子扩散机制
3.3.5 大叶藻种子产量和大叶藻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
3.4 讨论
4 天鹅湖大叶藻种子库动态和种苗补充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地点
4.2.2 纸杯法播种实验
4.2.3 种子库和种苗动态监测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大叶藻种子库和种苗动态
4.3.2 纸杯法播种效果
4.4 讨论
4.4.1 大叶藻种子库动态和种苗补充机制
4.4.2 纸杯法播种效果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和发表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00174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海草
1.1.1 海草分类和分布
1.1.2 海草生态功能
1.1.3 海草资源现状
1.2 大叶藻
1.2.1 大叶藻分类和分布
1.2.2 大叶藻生活史类型
1.2.3 大叶藻有性繁殖策略
1.2.4 大叶藻种子库动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天鹅湖大叶藻生活史类型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地点
2.2.2 环境因子监测
2.2.3 描述性研究:大叶藻生活史
2.2.4 实验性研究:贝类采集活动对大叶藻的影响
2.2.5 数据分析
2.3 结果
2.3.1 环境因子
2.3.2 大叶藻的植株密度
2.3.3 大叶藻的生物量
2.3.4 大叶藻的形态学特征
2.3.5 大叶藻的分枝频率和有性繁殖
2.4 讨论
2.4.1 一年生和多年生大叶藻海草床中种苗的生长和存活率
2.4.2 一年生和多年生大叶藻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
2.4.3 不同纬度海域的一年生大叶藻群体
3 天鹅湖大叶藻有性繁殖策略和种子扩散机制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地点和站点设置
3.2.2 环境因子监测
3.2.3 大叶藻有性繁殖努力和产出
3.2.4 大叶藻种子扩散特征
3.2.5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环境因子
3.3.2 基于密度的有性繁殖努力
3.3.3 基于生物量的有性繁殖努力
3.3.4 大叶藻种子产量和种子扩散机制
3.3.5 大叶藻种子产量和大叶藻各项指标的相关关系
3.4 讨论
4 天鹅湖大叶藻种子库动态和种苗补充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地点
4.2.2 纸杯法播种实验
4.2.3 种子库和种苗动态监测
4.2.4 数据分析
4.3 结果
4.3.1 大叶藻种子库和种苗动态
4.3.2 纸杯法播种效果
4.4 讨论
4.4.1 大叶藻种子库动态和种苗补充机制
4.4.2 纸杯法播种效果
5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和发表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000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00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