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肠道围食膜的结构、功能及其对非淀粉多糖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1-02-24 19:51
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PM)是存在于大多数昆虫肠道内的半透性膜,被认为是有几丁质纤维丝与蛋白质连接成的网状结构,围食膜作为一个半透性屏障附衬在肠道内表面,类似于脊椎动物肠道内的粘液层,具有保护肠道上皮细胞不受粗燥食物颗粒磨损、阻止病原体入侵等作用。除此之外,围食膜的腔室化作用,把肠腔分为围食膜内外两个腔,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迄今为止,对昆虫围食膜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并已成为预防害虫的有效靶标。甲壳动物也存在围食膜,然而,关于甲壳动物围食膜的形成及生物学特征的研究还鲜有报道。中华绒螯蟹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甲壳动物,本研究首先对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研究了非淀粉多糖对围食膜的影响。实验一:研究旨在揭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围食膜的分泌、形态和功能。选取处于蜕皮间期,平均体重30 g左右的中华绒螯蟹,迅速处死获取消化道。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和电镜技术观察了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及围食膜的基本形态;采用几丁质酶溶解法和SDS-PAGE电泳法研究了围食膜的基本组成成分;采用液相色谱电离串联质谱(LC-ESI-...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围食膜简介
1.1 围食膜的结构和组成
1.2 围食膜类型
1.3 围食膜蛋白的研究
1.4 围食膜的功能
2 甲壳类动物围食膜的相关研究
3 非淀粉多糖
3.1 非淀粉多糖简介
3.2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
4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结构观察及其主要蛋白质种类的鉴定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和围食膜显微结构
2.2 中华绒螯蟹消化道超微结构
2.3 围食膜几丁质的验证
2.4 围食膜蛋白质的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两种围食膜蛋白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eritrophi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2.2 Peritrophin氨基酸序列分析
2.3 糖基化和蛋白酶切位点分析
2.4 序列比对分析
2.5 系统进化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PERITROPHIN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时空表达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eritrophin基因的表达特征
2.2 peritrophin mRNA在中华绒螯蟹消化道中的原位杂交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非淀粉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围食膜通透性及基因活性的影响作用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饲料
1.2 实验养殖管理
1.3 试验用试剂
1.4 NSP对围食膜通透性的影响
1.5 基因样品采集
1.6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cDNA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NSP对围食膜通透性的影响
2.2 Peritrophi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结构观察及其主要蛋白质种类的鉴定[J]. 李婷,蔡春芳,朱健明,何捷,吴韬,叶元土. 水产学报. 2016(01)
[2]凡纳滨对虾围食膜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陈秀荔,赵永贞,彭敏,杨春玲,蒋伟明,李咏梅,曾地刚,马宁,黎铭,陈晓汉,吴铁军. 水产学报. 2012(10)
[3]昆虫围食膜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其对对虾WSSV病防治研究的启示[J]. 桂朗,王兵,王丽燕,李富花,相建海. 海洋科学. 2012(04)
[4]草坪害虫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围食膜蛋白Ho-Peritrophin3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 周洪旭,李长友,李国勋. 草业学报. 2010(06)
[5]昆虫围食膜的研究进展[J]. 史晋绒,刘博,马艳,沈以红. 蚕学通讯. 2010(03)
[6]华北大黑鳃金龟两种围食膜蛋白cDNA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 周洪旭,谭秀梅,李长友,王俊平,孙绪艮,郭巍,李国勋. 昆虫学报. 2009(01)
[7]甜菜夜蛾肠粘蛋白cDNA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 张霞,李国勋,郭巍.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1)
[8]围食膜因子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J]. 蔡秋月. 广西轻工业. 2007(06)
[9]昆虫围食膜的研究概况[J]. 谢玉英,李绪友.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10]害虫生防新靶标——昆虫中肠围食膜的研究进展[J]. 李斌,李淑文,李长友,李国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家蚕围食膜的蛋白质组及几丁质去乙酰化酶的功能研究[D]. 钟晓武.西南大学 2012
[2]日本沼虾卵巢表达序列标签分析及生殖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吴萍.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中国明对虾先天免疫的模式识别与效应分子[D]. 杜欣军.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水溶性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Erocheirsinensis)生长、消化生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D]. 吴韬.苏州大学 2015
[2]黄颡鱼和中华绒螯蟹胃肠道形态和功能对投饲的响应[D]. 宋霖.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986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围食膜简介
1.1 围食膜的结构和组成
1.2 围食膜类型
1.3 围食膜蛋白的研究
1.4 围食膜的功能
2 甲壳类动物围食膜的相关研究
3 非淀粉多糖
3.1 非淀粉多糖简介
3.2 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
4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第一章 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结构观察及其主要蛋白质种类的鉴定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华绒螯蟹消化道和围食膜显微结构
2.2 中华绒螯蟹消化道超微结构
2.3 围食膜几丁质的验证
2.4 围食膜蛋白质的分析
3 讨论
第二章 中华绒螯蟹两种围食膜蛋白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序列特征分析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eritrophin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
2.2 Peritrophin氨基酸序列分析
2.3 糖基化和蛋白酶切位点分析
2.4 序列比对分析
2.5 系统进化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中华绒螯蟹PERITROPHIN基因的表达分析及时空表达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peritrophin基因的表达特征
2.2 peritrophin mRNA在中华绒螯蟹消化道中的原位杂交分析
3 讨论
第四章 非淀粉多糖对中华绒螯蟹肠道围食膜通透性及基因活性的影响作用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饲料
1.2 实验养殖管理
1.3 试验用试剂
1.4 NSP对围食膜通透性的影响
1.5 基因样品采集
1.6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cDNA
1.7 实时荧光定量PCR及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NSP对围食膜通透性的影响
2.2 Peritrophi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3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华绒螯蟹围食膜结构观察及其主要蛋白质种类的鉴定[J]. 李婷,蔡春芳,朱健明,何捷,吴韬,叶元土. 水产学报. 2016(01)
[2]凡纳滨对虾围食膜蛋白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陈秀荔,赵永贞,彭敏,杨春玲,蒋伟明,李咏梅,曾地刚,马宁,黎铭,陈晓汉,吴铁军. 水产学报. 2012(10)
[3]昆虫围食膜结构与功能概述及其对对虾WSSV病防治研究的启示[J]. 桂朗,王兵,王丽燕,李富花,相建海. 海洋科学. 2012(04)
[4]草坪害虫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围食膜蛋白Ho-Peritrophin3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J]. 周洪旭,李长友,李国勋. 草业学报. 2010(06)
[5]昆虫围食膜的研究进展[J]. 史晋绒,刘博,马艳,沈以红. 蚕学通讯. 2010(03)
[6]华北大黑鳃金龟两种围食膜蛋白cDNA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 周洪旭,谭秀梅,李长友,王俊平,孙绪艮,郭巍,李国勋. 昆虫学报. 2009(01)
[7]甜菜夜蛾肠粘蛋白cDNA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J]. 张霞,李国勋,郭巍.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1)
[8]围食膜因子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J]. 蔡秋月. 广西轻工业. 2007(06)
[9]昆虫围食膜的研究概况[J]. 谢玉英,李绪友.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02)
[10]害虫生防新靶标——昆虫中肠围食膜的研究进展[J]. 李斌,李淑文,李长友,李国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7(01)
博士论文
[1]家蚕围食膜的蛋白质组及几丁质去乙酰化酶的功能研究[D]. 钟晓武.西南大学 2012
[2]日本沼虾卵巢表达序列标签分析及生殖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吴萍.华东师范大学 2009
[3]中国明对虾先天免疫的模式识别与效应分子[D]. 杜欣军.山东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不同水溶性果胶和木聚糖对中华绒螯蟹(Erocheirsinensis)生长、消化生理和肠道菌群的影响[D]. 吴韬.苏州大学 2015
[2]黄颡鱼和中华绒螯蟹胃肠道形态和功能对投饲的响应[D]. 宋霖.苏州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0498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4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