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环境因子对红罗非鱼生长及性别决定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6 23:52
  本文通过一系列小水体试验,分析讨论了环境因子对红罗非鱼生长、存活、饲料利用率及性比等一系列指标的影响,在试验后期,还进行了红罗非鱼可控生态精养试验,全部试验结果如下:1.设置20.5~39℃温度范围,按6组不同来源杂交子代,分别随机设置不同温度梯度,其它条件均为最适,热处理饲养30d,后全部27℃下饲养40d,结果发现:32.5℃后雄性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37±0.4℃热处理雄性化效果最高为97.3%,雄性率为95%。27.5℃下子代存活率最高为97%P<0.05),37℃以后存活率逐渐下降,39℃存活率接近O。根据红罗非鱼生长曲线,饲养温度在27~35℃范围内,红罗非鱼子代生长最好,在30.5℃时子代生长速率最快,30.7℃时获得最大生物量。2.设置0、15、30%o三个盐度梯度,进行红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种间杂交试验,温度29±0.5℃下喂养105d,结果发现:♀尼×(?)红-0‰杂交子代体重增加量和特定生长率(SGR)最高,分别为37.06±0.40g和4.87±0.39%/d(P>0.05);具有最高杂种优势(H%),为40.34%(WG)和23.17%(SGR),... 

【文章来源】:福州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环境因子对红罗非鱼生长及性别决定的影响研究


图2-1?30d不同温度对红罗非鱼雄性化效果的影响??Fig.?2-1?30d?influence?of?different?temperatures?on?the?efficacy?of?male??

罗非鱼,红罗非鱼,生长率,雄性化


图2-4?30d不同温度对紅罗非鱼生长的影响??Fig.?2-4?30d?influence?of?different?temperatures?on?the?growth?of?red?tilapia??根据图2-4和2-5,第30d开始,当温度恢复至27’C,红罗非鱼??的生长率与初始饲养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的差异成比例。但这种补偿??生长只是暂时的,它不能使21’C和37’C下的子代生长率赶上27 ̄35??°C。第70d,红罗非鱼初始生长温度为27’C,33°C和35°C姐各自平??均体重为11.47g,12.10g和10.31g,显著高于同组合2rC和37°C温??度处理下子代平均体重差异(各自为5.04g和6.88g,P<0.05)。多??组数据中死亡率在37’C环境温度下出现陡增,因此进一步影响37’C??下整体热处理雄性化效果(70d最大生物量为21.8%)。??1.?2?1?A?30d?-????1-?卢一?-?7〇d—■—??I?_????、三\????f?0.8-?//??/?-?’?A??、A??0.?6?-?/?^??*?乂、??04-*/,,??■?/?

红罗非鱼,生长率,雄性化,饲养温度


?40??温度(T,’C)??图2-4?30d不同温度对紅罗非鱼生长的影响??Fig.?2-4?30d?influence?of?different?temperatures?on?the?growth?of?red?tilapia??根据图2-4和2-5,第30d开始,当温度恢复至27’C,红罗非鱼??的生长率与初始饲养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的差异成比例。但这种补偿??生长只是暂时的,它不能使21’C和37’C下的子代生长率赶上27 ̄35??°C。第70d,红罗非鱼初始生长温度为27’C,33°C和35°C姐各自平??均体重为11.47g,12.10g和10.31g,显著高于同组合2rC和37°C温??度处理下子代平均体重差异(各自为5.04g和6.88g,P<0.05)。多??组数据中死亡率在37’C环境温度下出现陡增,因此进一步影响37’C??下整体热处理雄性化效果(70d最大生物量为21.8%)。??1.?2?1?A?30d?-????1-?卢一?-?7〇d—■—??I?_????、三\????f?0.8-?//??/?-?’?A??、A??0.?6?-?/?^??*?乂、??0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盐度对鱼类的影响[J]. 康自强,邓超准,于慧娟,林祥日,黄永春.  福建水产. 2013(05)
[2]温度、盐度和pH对尼罗罗非鱼性别分化的影响[J]. 王海贞,王辉,强俊,徐跑,李瑞伟.  应用生态学报. 2012(10)
[3]罗非鱼的营养需求[J]. 黄家明,李旭宁.  广东饲料. 2012(07)
[4]盐度对鱼类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杰,李冰,张成锋,朱健.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5)
[5]盐度对鱼类的影响及鱼类的渗透压调节机制[J]. 胡俊恒,班红琴.  河北渔业. 2010(08)
[6]罗非鱼性别三系配套技术研究进展[J]. 万松良,雷晓中,万珊.  水产科学. 2009(09)
[7]我国罗非鱼养殖概况与分析[J]. 王智勇,牟希东,王广军.  水产科技. 2009(04)
[8]温度对宽体金线蛭生长的影响[J]. 高明,侯建华,刘玉芝,高玉红,李双安.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2)
[9]光照对漠斑牙鲆仔鱼摄食、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 秦志清,林越赳,张雅芝,黄瑞芳,何伟湃.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10]盐度对奥尼罗非鱼受精卵孵化和仔鱼活力的影响[J]. 强俊,王辉,李瑞伟.  水产科学. 2009(06)

博士论文
[1]尼罗罗非鱼性别决定机制和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D]. 杨东.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17α-Methyltestosterone和Letrozole对尼罗罗非鱼性转化影响及其性别决定机制的初步研究[D]. 莫媛媛.广东海洋大学 2010
[2]奥利亚罗非鱼DMO基因的克隆及其性别决定机制初探[D]. 唐永凯.南京农业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680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680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b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