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08:20
本试验以海南分离株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并原核表达α-烯醇化酶蛋白,并应用生物信息学对其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通过α-烯醇化酶活力,纤溶酶原绑定活力确定表达重组蛋白具有活性。探究α-烯醇化酶在无乳链球菌的定位和α-烯醇化酶粘附EPC细胞的性质,初步确定其作为亚单位候选疫苗的可能性。用表达的重组蛋白作为抗原,进行小鼠体内免疫试验,探究其对小鼠的免疫保护率。通过本试验,拟对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生物学特性有进一步了解,并为制备具有交叉保护力的抗无乳链球菌亚单位疫苗提供数据基础。首先,对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进行克隆,成功获得含阳性质粒pMD19-T-α-Eno的克隆载体。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克隆的α-烯醇化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氨基酸序列含一个烯醇化酶样结构域,不含跨膜区,且没有信号肽序列,是一个疏水蛋白。选取10种不同的致病链球菌以及4株无乳链球菌分离株的α-烯醇化酶氨基酸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发现在检测的10种链球菌之间以及4株无乳链球菌分离株之间,α-烯醇化酶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对比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氨基酸序列与海豚链球菌、肺炎链球...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 无乳链球菌
1.1 概述
1.2 传播途径
1.3 患病症状
1.4 血清分型
1.5 致病机制
1.6 毒力因子
1.6.1 荚膜多糖
1.6.2 唾液酸
1.6.3 CAMP因子
1.6.4 表面蛋白
2 α-烯醇化酶
2.1 概述
2.2 纤溶酶原绑定活力
2.3 细胞表面定位
2.4 其他功能
3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载体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α -烯醇化酶基因的扩增
2.2 α-烯醇化酶基因的克隆
2.3 α-烯醇化酶基因序列特性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克隆
3.2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氨基酸序列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表达和纯化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载体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α-烯醇化酶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2.3 诱导条件的优化
2.4 重组蛋白的纯化
3 试验结果
3.1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3.2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表达
3.3 重组蛋白的纯化
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生物学活性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剂菌株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重组蛋白的复性
2.2 重组蛋白酶活性测定
2.3 重组α-烯醇化酶绑定纤溶酶原
2.4 α-烯醇化酶重组蛋白抗体的制备
2.5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定位
2.6 免疫荧光检测α-烯醇化酶粘附EPC细胞
2.7 α-烯醇化酶对EPC细胞的粘附率
3 试验结果
3.1 重组α-烯醇化酶酶活力测定
3.2 重组α-烯醇化酶绑定纤溶酶原
3.3 抗血清的制备和检测
3.4 GBS α-烯醇化酶定位
3.5 α-烯醇化酶粘附EPC细胞
3.6 α-烯醇化酶对EPC细胞的粘附率
4 分析与讨论
4.1 重组蛋白烯醇化酶活力
4.2 α-烯醇化酶绑定纤溶酶原
4.3 α-烯醇化酶表面定位和粘附
4.4 α-烯醇化酶作为预防无乳链球菌病的候选抗原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豚链球菌C5a肽酶功能活性区域表达及其对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的免疫保护作用[J]. 郑宗林,汪开毓,肖孟玮,王均,李岚敏,贺扬,陈德芳,黄凌远. 海洋与湖沼. 2013(05)
[2]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黄锦炉,汪开毓,肖丹,刘贝贝,王均,黄凌远,付希,王浩丞. 海洋与湖沼. 2012(02)
[3]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J]. 卢迈新,黎炯,叶星,邓国成,江小燕,田园园,赖翠玲.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5)
[4]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J]. 沈定树,周雪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05)
[5]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张新艳,樊海平,钟全福,卓玉琛,林煜,曾占壮. 水产学报. 2008(05)
[6]无乳链球菌CAMP因子(cfb)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J]. 王向柳,王长法,杨少华,杨宏军,阿合买提·买买提,高运东,仲跻峰.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4)
[7]信号肽及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J]. 韦雪芳,王冬梅,刘思,周鹏. 生物技术通报. 2006(06)
[8]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进展[J]. 陈润生. 医学研究通讯. 2002(12)
[9]包涵体蛋白体外复性的研究进展[J]. 方敏,黄华樑. 生物工程学报. 2001(06)
[10]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离及鉴定[J]. 张信军,李玉军,庄国宏,焦库华. 畜牧与兽医. 2000(05)
本文编号:3072569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目的意义
1 无乳链球菌
1.1 概述
1.2 传播途径
1.3 患病症状
1.4 血清分型
1.5 致病机制
1.6 毒力因子
1.6.1 荚膜多糖
1.6.2 唾液酸
1.6.3 CAMP因子
1.6.4 表面蛋白
2 α-烯醇化酶
2.1 概述
2.2 纤溶酶原绑定活力
2.3 细胞表面定位
2.4 其他功能
3 目的意义
第二章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载体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α -烯醇化酶基因的扩增
2.2 α-烯醇化酶基因的克隆
2.3 α-烯醇化酶基因序列特性分析
3 试验结果
3.1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克隆
3.2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氨基酸序列分析
4 分析与讨论
第三章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表达和纯化
1 试验材料
1.1 试剂载体
1.2 主要仪器
1.3 主要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α-烯醇化酶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
2.2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2.3 诱导条件的优化
2.4 重组蛋白的纯化
3 试验结果
3.1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表达载体的构建
3.2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表达
3.3 重组蛋白的纯化
4 分析与讨论
第四章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的生物学活性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动物
1.2 试剂菌株
1.3 主要仪器
1.4 主要试剂配制
2 试验方法
2.1 重组蛋白的复性
2.2 重组蛋白酶活性测定
2.3 重组α-烯醇化酶绑定纤溶酶原
2.4 α-烯醇化酶重组蛋白抗体的制备
2.5 无乳链球菌α-烯醇化酶定位
2.6 免疫荧光检测α-烯醇化酶粘附EPC细胞
2.7 α-烯醇化酶对EPC细胞的粘附率
3 试验结果
3.1 重组α-烯醇化酶酶活力测定
3.2 重组α-烯醇化酶绑定纤溶酶原
3.3 抗血清的制备和检测
3.4 GBS α-烯醇化酶定位
3.5 α-烯醇化酶粘附EPC细胞
3.6 α-烯醇化酶对EPC细胞的粘附率
4 分析与讨论
4.1 重组蛋白烯醇化酶活力
4.2 α-烯醇化酶绑定纤溶酶原
4.3 α-烯醇化酶表面定位和粘附
4.4 α-烯醇化酶作为预防无乳链球菌病的候选抗原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豚链球菌C5a肽酶功能活性区域表达及其对斑点叉尾(鱼回)(Ictalurus punctatus)的免疫保护作用[J]. 郑宗林,汪开毓,肖孟玮,王均,李岚敏,贺扬,陈德芳,黄凌远. 海洋与湖沼. 2013(05)
[2]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三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J]. 黄锦炉,汪开毓,肖丹,刘贝贝,王均,黄凌远,付希,王浩丞. 海洋与湖沼. 2012(02)
[3]广东与海南养殖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与特性分析[J]. 卢迈新,黎炯,叶星,邓国成,江小燕,田园园,赖翠玲.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5)
[4]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J]. 沈定树,周雪艳.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05)
[5]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 张新艳,樊海平,钟全福,卓玉琛,林煜,曾占壮. 水产学报. 2008(05)
[6]无乳链球菌CAMP因子(cfb)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J]. 王向柳,王长法,杨少华,杨宏军,阿合买提·买买提,高运东,仲跻峰.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4)
[7]信号肽及其在蛋白质表达中的应用[J]. 韦雪芳,王冬梅,刘思,周鹏. 生物技术通报. 2006(06)
[8]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进展[J]. 陈润生. 医学研究通讯. 2002(12)
[9]包涵体蛋白体外复性的研究进展[J]. 方敏,黄华樑. 生物工程学报. 2001(06)
[10]某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分离及鉴定[J]. 张信军,李玉军,庄国宏,焦库华. 畜牧与兽医. 2000(05)
本文编号:3072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72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