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3-13 10:11
[目的]为了研究泰兴姚王高沙土地区幼蟹养殖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方法]2018年6—10月对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3个幼蟹养殖池塘和水源进行监测。试验设置水源组和幼蟹塘组,对这两组的pH、溶解氧(DO)、水温(T)、化学需氧量(CODMn)、硝酸盐(NO3--N)、亚硝酸盐(NO2--N)、铵态氮(NH4+、-N)、总氮(TN)、磷酸盐(PO43--P)、总磷(TP)进行监测,并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整个养殖试验期间,幼蟹塘组的T、DO和pH与水源组差异不显著(P>0.05),幼蟹塘组的NO2--N与水源组差异显著(P<0.05),幼蟹塘组的NH4+-N、NO3--N和TN总体低于水源组,CODMn、P...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4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时期DO的动态变化
不同时期p H的动态变化
0 不同时期PO43--P的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平湖草鱼-中华绒螯蟹复合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J]. 刘峰,董俊,李娴,朱永安,闫法军,杨凤梅,董文,刘东敏.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2)
[2]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J]. 骆仁军,姜涛,陈修报,薛竣仁,刘洪波,杨健.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7)
[3]伊乐藻管理对河蟹精养池藻类水华的防控作用[J]. 刘宇,马旭洲,戴丹超.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6)
[4]水蕹菜浮床对盐碱地池塘水质与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J]. 袁泉,任艳,周文宗,李为,刘家寿,张堂林. 淡水渔业. 2019(06)
[5]漂浮植物组合生态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及植物生理响应[J]. 徐寸发,闻学政,张迎颖,刘海琴,宋伟,王岩,秦红杰,张志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11)
[6]高级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及应用[J]. 齐蒙蒙,韩严和,孙齐. 环境化学. 2019(11)
[7]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对水环境的影响[J]. 戴丹超,马旭洲,张勇,周桢. 环境化学. 2019(11)
[8]高沙土地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试验[J]. 张剑华,丁文岭,方丽君,李景峰. 科学养鱼. 2019(09)
[9]中华绒螯蟹两种养殖模式调查对比分析[J]. 周世明,周雄. 科学养鱼. 2019(06)
[10]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J]. 周威,周文全,张金彪,罗明,潘望俊,肖温温,刘皓. 水产养殖. 2019(06)
硕士论文
[1]水产养殖与食品加工密集地区海域硝化微生物的丰度、群落结构研究[D]. 阳雯娜.广东海洋大学 2019
[2]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研究[D]. 马进.上海海洋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80032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42(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时期DO的动态变化
不同时期p H的动态变化
0 不同时期PO43--P的动态变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平湖草鱼-中华绒螯蟹复合生态养殖模式的初步研究[J]. 刘峰,董俊,李娴,朱永安,闫法军,杨凤梅,董文,刘东敏.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2)
[2]不同产地中华绒螯蟹养殖生境中水和底泥元素分析[J]. 骆仁军,姜涛,陈修报,薛竣仁,刘洪波,杨健.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7)
[3]伊乐藻管理对河蟹精养池藻类水华的防控作用[J]. 刘宇,马旭洲,戴丹超. 水生态学杂志. 2019(06)
[4]水蕹菜浮床对盐碱地池塘水质与中华绒螯蟹生长的影响[J]. 袁泉,任艳,周文宗,李为,刘家寿,张堂林. 淡水渔业. 2019(06)
[5]漂浮植物组合生态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效果及植物生理响应[J]. 徐寸发,闻学政,张迎颖,刘海琴,宋伟,王岩,秦红杰,张志勇.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9(11)
[6]高级氧化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及应用[J]. 齐蒙蒙,韩严和,孙齐. 环境化学. 2019(11)
[7]宜兴滆湖地区河蟹生态养殖池塘对水环境的影响[J]. 戴丹超,马旭洲,张勇,周桢. 环境化学. 2019(11)
[8]高沙土地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试验[J]. 张剑华,丁文岭,方丽君,李景峰. 科学养鱼. 2019(09)
[9]中华绒螯蟹两种养殖模式调查对比分析[J]. 周世明,周雄. 科学养鱼. 2019(06)
[10]不同水草种植模式对河蟹生长及池塘环境的影响[J]. 周威,周文全,张金彪,罗明,潘望俊,肖温温,刘皓. 水产养殖. 2019(06)
硕士论文
[1]水产养殖与食品加工密集地区海域硝化微生物的丰度、群落结构研究[D]. 阳雯娜.广东海洋大学 2019
[2]富营养水体生态修复过程中氮、磷营养盐迁移转化研究[D]. 马进.上海海洋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080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08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