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时空分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15:27
基于中国海洋资源日益衰退现状,以海洋捕捞总产量作为海洋渔业资源衡量指标,从时空两个维度结合三阶段DEA模型,对2004—2015年沿海11省市区的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三阶段DEA模型的分析运用中,第二阶段利用SFA方法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影响后,部分地区的效率值增幅较大,凸显三阶段模型在资源效率评价上的优势;2)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调整前后来看,大多省市区处于规模递增阶段,少部分处于规模不变或递减阶段,其中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的综合效率在第三阶段有很大提高;3)在空间格局上,渔业经济效率高、中等和较低的地区分布较分散,效率水平地区差异明显,到"十二五"期间,效率中等的区域呈现空间集聚的态势,同一效率等级的指数差距逐渐缩小;4)"十二五"与"十一五"比较,渔业经济效率呈现省际层面不断发生分化和翻转,相对差异不断扩大的特征。"十三五"开局以来,尽管海洋渔业经济发展迅速,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或达到极限,实现"十三五"海洋渔业规划的控制捕捞量、控制渔船数等战略目标面临巨大挑战。提高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对实现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文章来源】:资源与产业. 2020,22(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4—2015年渔业经济效率变化
基于空间分布考虑,利用ArcGIS10.2,选取2004年、2010年和2015年截面数据绘制沿海11省市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时空格局图(图2和图3),将效率值按区间划分成效率较高(效率值为0.8~1)、效率中等(效率值为0.6~0.8)、效率较低(效率值小于0.6)3个等级,以分析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经济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图3 沿海11省市区第三阶段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关的空间格局演变
图2 沿海11省市区第一阶段海洋渔业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由图2可知,2004—2015年我国大部分地级市沿海省市区渔业经济效率空间分布变化显著。2004年第一阶段效率达到较高等级的有天津、上海、山东、江苏和福建,辽宁和广东位于中等水平,河北、浙江、广西、海南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十一五”结束,广东达到效率较高水平,辽宁由效率中等降为效率较低;2015年“十二五”结束,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处于效率较高水平不变,辽宁为效率中等水平,河北、浙江、广西和海南的效率增长幅度不足以提升到更高阶段,仍位于低水平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A模型的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分析[J]. 韩丹杰,杜宏茹. 资源与产业. 2019(04)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下产业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葛艳芳,马骏,王改芹,刘秀. 资源与产业. 2019(04)
[3]环境规制、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J]. 杨赫,杨栋会,刘方. 资源与产业. 2019(03)
[4]辽宁省区域碳排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分析[J]. 盖美,张福祥. 地理科学. 2018(05)
[5]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省际真实环境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 郭四代,仝梦,郭杰,韩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6]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评价与时空分异[J]. 孙康,季建文,李丽丹,张超,刘峻峰,付敏. 资源科学. 2017(11)
[7]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王郁,王生林. 资源与产业. 2017(04)
[8]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星级饭店经营效率时空演化研究[J]. 张琰飞. 地理科学. 2017(03)
[9]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J]. 中国水产. 2017(02)
[10]物种灭绝背景下东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J]. 赵淑江,吕宝强,李汝伟,朱爱意,吴常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1)
本文编号:3103745
【文章来源】:资源与产业. 2020,22(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2004—2015年渔业经济效率变化
基于空间分布考虑,利用ArcGIS10.2,选取2004年、2010年和2015年截面数据绘制沿海11省市海洋渔业经济效率时空格局图(图2和图3),将效率值按区间划分成效率较高(效率值为0.8~1)、效率中等(效率值为0.6~0.8)、效率较低(效率值小于0.6)3个等级,以分析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经济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图3 沿海11省市区第三阶段海洋渔业经济效率关的空间格局演变
图2 沿海11省市区第一阶段海洋渔业经济效率的空间格局演变由图2可知,2004—2015年我国大部分地级市沿海省市区渔业经济效率空间分布变化显著。2004年第一阶段效率达到较高等级的有天津、上海、山东、江苏和福建,辽宁和广东位于中等水平,河北、浙江、广西、海南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十一五”结束,广东达到效率较高水平,辽宁由效率中等降为效率较低;2015年“十二五”结束,天津、上海、江苏、福建、山东、广东处于效率较高水平不变,辽宁为效率中等水平,河北、浙江、广西和海南的效率增长幅度不足以提升到更高阶段,仍位于低水平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DEA模型的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差异分析[J]. 韩丹杰,杜宏茹. 资源与产业. 2019(04)
[2]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框架下产业升级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基于长江经济带市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葛艳芳,马骏,王改芹,刘秀. 资源与产业. 2019(04)
[3]环境规制、产业转移与资源配置[J]. 杨赫,杨栋会,刘方. 资源与产业. 2019(03)
[4]辽宁省区域碳排放-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耦合协调分析[J]. 盖美,张福祥. 地理科学. 2018(05)
[5]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省际真实环境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 郭四代,仝梦,郭杰,韩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3)
[6]基于非期望产出的中国海洋渔业经济效率评价与时空分异[J]. 孙康,季建文,李丽丹,张超,刘峻峰,付敏. 资源科学. 2017(11)
[7]定西市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J]. 王郁,王生林. 资源与产业. 2017(04)
[8]基于DEA-Malmquist模型的中国星级饭店经营效率时空演化研究[J]. 张琰飞. 地理科学. 2017(03)
[9]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J]. 中国水产. 2017(02)
[10]物种灭绝背景下东海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分析[J]. 赵淑江,吕宝强,李汝伟,朱爱意,吴常文.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1)
本文编号:3103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03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