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养殖大黄鱼品质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05:42
大黄鱼为我国特有的海水养殖鱼类,但与野生大黄鱼相比,养殖大黄鱼出现皮肤黄色特征模糊、肌肉风味退化和肉质松散等品质下降问题。本研究以野生大黄鱼为评价标准,定量比较养殖大黄鱼与其之间相关品质指标的差异,初步建立大黄鱼品质评价体系,筛选出对大黄鱼形体、颜色、肉质和风味敏感的品质评价指标。之后研究投喂不同饲料类型的养殖大黄鱼在从小到大生长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沉积规律。最后研究饲料中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和脂肪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分析营养元素与大黄鱼品质之间的关系,为营养调控鱼类品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本实验通过比较体重500g左右的野生大黄鱼(WF)、鲜杂鱼养殖大黄鱼(TF)和饲料养殖大黄鱼(FF)品质指标之间的差异,发现三组大黄鱼在形体、颜色、肉质和风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品质指标的定量测定以及主成份分析(PCA)发现,与野生大黄鱼相比,养殖大黄鱼具有肥满的体形、泛白的颜色、较软的肌肉、较强的鱼腥味和气味强度以及较低的鲜美感。此外,与投喂鲜杂鱼相比,养殖过程中投喂饲料能部分改善养殖大黄鱼的形体、体色和肉质方面的品质,但增加了肌肉...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涉及的鱼类名称拉英汉对照
论文中常见的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章 综述:鱼类营养与品质研究进展
1.1 鱼类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1.1.1 视觉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1.2 味觉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1.3 嗅觉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1.4 触觉(口感)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2 野生和养殖鱼类品质评价指标差异的研究进展
1.2.1 形体方面
1.2.2 颜色方面
1.2.3 肉质方面
1.2.4 风味方面
1.3 鱼类营养与品质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1.3.1 颜色方面
1.3.2 肉质方面
1.3.3 风味方面
1.4 总结和展望
第二章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分析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形体方面的差异
2.3.2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体色方面的差异
2.3.3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肉色方面的差异
2.3.4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肉质方面的差异
2.3.5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风味——气味方面的差异
2.3.6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风味——滋味方面的差异
2.3.7 PCA 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附图表
第三章 饲料类型和鱼的大小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分析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形体的影响
3.3.2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3.3.3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风味——气味的影响
3.3.4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风味——滋味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附表
第四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饲料成分和加工
4.2.2 养殖过程
4.2.3 实验样品
4.2.4 实验分析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4.3.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4.3.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气味的影响
4.3.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滋味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附表
第五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饲料组成与加工
5.2.2 养殖过程
5.2.3 实验样品
5.2.4 实验分析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5.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5.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气味的影响
5.3.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滋味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附表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饲料中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体色的影响[J]. 易新文,张文兵,麦康森,申屠基康. 水产学报. 2013(05)
[2]鱼类肉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陈伟兴,刘清振,范兆廷. 肉类研究. 2012(10)
[3]6种水产动物中氧化三甲胺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 黄国霞,赖春华,李军生,韦富文,陈燕奇. 食品科技. 2012(07)
[4]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刘家富,韩坤煌. 福建水产. 2011(05)
[5]普通草鱼与脆化草鱼的肌肉特性比较[J]. 关磊,朱瑞俊,李小勤,冷向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05)
[6]大黄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 何志刚,艾庆辉,麦康森. 饲料工业. 2010(24)
[7]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 麦康森. 科学养鱼. 2010(11)
[8]鱼类体色成因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下)[J]. 贺国龙,刘立鹤.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3)
[9]鱼类体色成因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上)[J]. 贺国龙,刘立鹤.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2)
[10]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J]. 袁立强,马旭洲,王武,叶蕾.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不同生长阶段大黄鱼的蛋白质和蛋/能比营养研究[D]. 林淑琴.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脂类营养生理和饲料替代蛋白源的研究[D]. 张帆.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34730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论文中涉及的鱼类名称拉英汉对照
论文中常见的缩略语表
引言
第一章 综述:鱼类营养与品质研究进展
1.1 鱼类品质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1.1.1 视觉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1.2 味觉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1.3 嗅觉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1.4 触觉(口感)及其品质评价指标
1.2 野生和养殖鱼类品质评价指标差异的研究进展
1.2.1 形体方面
1.2.2 颜色方面
1.2.3 肉质方面
1.2.4 风味方面
1.3 鱼类营养与品质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
1.3.1 颜色方面
1.3.2 肉质方面
1.3.3 风味方面
1.4 总结和展望
第二章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品质差异的比较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分析
2.2.3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形体方面的差异
2.3.2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体色方面的差异
2.3.3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肉色方面的差异
2.3.4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肉质方面的差异
2.3.5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风味——气味方面的差异
2.3.6 野生和养殖大黄鱼在风味——滋味方面的差异
2.3.7 PCA 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附图表
第三章 饲料类型和鱼的大小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分析
3.2.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形体的影响
3.3.2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3.3.3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风味——气味的影响
3.3.4 饲料类型和鱼规格对大黄鱼风味——滋味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附表
第四章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饲料成分和加工
4.2.2 养殖过程
4.2.3 实验样品
4.2.4 实验分析
4.2.5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4.3.2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4.3.3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气味的影响
4.3.4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滋味的影响
4.4 讨论
4.5 结论
附表
第五章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肌肉品质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饲料组成与加工
5.2.2 养殖过程
5.2.3 实验样品
5.2.4 实验分析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形体指标的影响
5.3.2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肉质的影响
5.3.3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气味的影响
5.3.4 饲料脂肪水平对大黄鱼风味——滋味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附表
第六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饲料中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体色的影响[J]. 易新文,张文兵,麦康森,申屠基康. 水产学报. 2013(05)
[2]鱼类肉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陈伟兴,刘清振,范兆廷. 肉类研究. 2012(10)
[3]6种水产动物中氧化三甲胺的提取与含量测定[J]. 黄国霞,赖春华,李军生,韦富文,陈燕奇. 食品科技. 2012(07)
[4]我国大黄鱼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 刘家富,韩坤煌. 福建水产. 2011(05)
[5]普通草鱼与脆化草鱼的肌肉特性比较[J]. 关磊,朱瑞俊,李小勤,冷向军.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05)
[6]大黄鱼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 何志刚,艾庆辉,麦康森. 饲料工业. 2010(24)
[7]中国水产养殖与水产饲料工业的成就与展望[J]. 麦康森. 科学养鱼. 2010(11)
[8]鱼类体色成因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下)[J]. 贺国龙,刘立鹤.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3)
[9]鱼类体色成因及其调控技术研究进展(上)[J]. 贺国龙,刘立鹤. 水产科技情报. 2010(02)
[10]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J]. 袁立强,马旭洲,王武,叶蕾.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8(05)
硕士论文
[1]不同生长阶段大黄鱼的蛋白质和蛋/能比营养研究[D]. 林淑琴.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脂类营养生理和饲料替代蛋白源的研究[D]. 张帆.中国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134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34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