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基于胃含物和稳定同位素研究海州湾长蛇鲻的摄食习性

发布时间:2021-04-22 03:03
  长蛇鲻(Saurida elongate)为温水性近海底栖鱼类,是目前海州湾的优势鱼种之一,在海州湾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研究基于海州湾底拖网调查采集的样品,结合胃含物分析和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长蛇鲻的摄食习性。结果表明:海州湾长蛇鲻摄食的主要饵料生物为戴氏赤虾、枪乌贼、长丝虾虎鱼、鳀、六丝钝尾虾虎鱼、细条天竺鲷、尖海龙和绯鱼衔。其δ13C值范围在-19.39‰~-16.23‰之间,平均值为(-18.01±0.85)‰,与体长无显著相关性;δ15N值范围在9.56‰~13.36‰之间,平均值为(11.77±0.86)‰,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长蛇鲻不同体长组的饵料生物贡献度差异较大,随着体长增加,其捕食能力增强、摄食器官逐渐完善、摄食饵料生物的比例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其摄食习性随体长变化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海州湾长蛇鲻的摄食生态,为海州湾食物网营养动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文章来源】:应用生态学报. 2020,31(1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胃含物分析
    1.3 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长蛇鲻的胃含物分析
    2.2 长蛇鲻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
    2.3 长蛇鲻的营养级
    2.4 主要饵料生物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比值及其贡献率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州湾鱼类群落平均营养级和大型鱼类指数的变化特征[J]. 吴筱桐,丁翔翔,江旭,徐宾铎,张崇良,任一平,薛莹.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8)
[2]海州湾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的营养功能群及其动态变化[J]. 任晓明,徐宾铎,张崇良,任一平,薛莹.  中国水产科学. 2019(01)
[3]马鞍列岛海洋牧场褐菖鲉和小黄鱼营养生态位差异[J]. 李朝文,王凯,程晓鹏,章守宇,张云岭.  应用生态学报. 2018(05)
[4]基于碳、氮稳定同位素研究胶州湾普氏栉虾虎鱼的摄食习性[J]. 隋昊志,韩东燕,薛莹,麻秋云,徐宾铎,任一平.  应用生态学报. 2017(11)
[5]马鞍列岛海洋牧场褐菖鲉的摄食习性[J]. 王凯,李朝文,汪振华,赵静,章守宇.  应用生态学报. 2017(07)
[6]Optimization of stratification scheme for a fishery-independent survey with multiple objectives[J]. XU Binduo,REN Yiping,CHEN Yong,XUE Ying,ZHANG Chongliang,WAN Rong.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5(12)
[7]海洋鱼类摄食生态与食物网研究进展[J]. 颜云榕,卢伙胜,金显仕.  水产学报. 2011(01)
[8]北部湾带鱼的摄食习性[J]. 颜云榕,陈骏岚,侯刚,卢伙胜,金显仕.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3)
[9]运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长江口及南黄海水域春季拖网渔获物的营养级[J]. 李忠义,左涛,戴芳群,金显仕.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1)
[10]氮稳定同位素基准的可变性及对营养级评价的影响[J]. 徐军,张敏,谢平.  湖泊科学. 2010(01)

硕士论文
[1]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胶州湾主要生物种类的营养结构[D]. 麻秋云.中国海洋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3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153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d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