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指马鲅(马友鱼)链球菌症的初步研究和防治
发布时间:2021-06-21 10:49
<正>四指马鲅(Elentheronema tetradactylum)隶属鲻形目、马鲅亚目、马鲅科、四指马鲅属,俗称马友鱼、午鱼,是一种暖温、广盐性鱼类,在中国东海、南海均有分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于2013年率先突破了四指马鲅的大规模全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引领了四指马鲅养殖业的发展。今年以来,作者发现四指马鲅在养殖过程中出现"打转"死亡病例,通过对发病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初步探讨了其发病原因,结果介绍如下,以期为四指马鲅养殖业者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海洋与渔业. 2020,(10)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病鱼鳃丝显微观察
鱼类链球菌病的急性型病例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鱼以C型或逗号样弯曲做旋转运动,而慢性病例以眼球突出、混浊为特征。在以往案例中,被感染的病鱼多呈急性嗜神经组织病症,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粘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部分病鱼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本案例中四指马鲅病鱼表现为急性病症,病鱼没有明显的吻端发红、眼球突出等症状。从稚鱼到2龄以上的鱼均有机会感染链球菌,全年可发病,7-9月的高温期容易流行,水温降至20℃以下时则相对较少。罗非鱼链球菌病常在水温长期过高、缺氧或者养殖密度过大等情况下爆发,流行高峰期为7-9月,流行水温为25~37℃,尤其水温高于30℃时容易导致疾病爆发,主要危害罗非鱼亲鱼及体重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一般达到20%~30%,病鱼的死亡率达80%以上,持续时间比较长。链球菌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平常生存于下层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或者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中,该菌能够长期生存。当养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发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饵量大密切相关。
病鱼解剖观察
本文编号:3240545
【文章来源】:海洋与渔业. 2020,(10)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病鱼鳃丝显微观察
鱼类链球菌病的急性型病例以神经症状为主,病鱼以C型或逗号样弯曲做旋转运动,而慢性病例以眼球突出、混浊为特征。在以往案例中,被感染的病鱼多呈急性嗜神经组织病症,病鱼体色发黑,吻端发红,体表粘液增多,失去食欲,静止于水底,部分病鱼眼球突出,其周围充血,鳃盖内侧。本案例中四指马鲅病鱼表现为急性病症,病鱼没有明显的吻端发红、眼球突出等症状。从稚鱼到2龄以上的鱼均有机会感染链球菌,全年可发病,7-9月的高温期容易流行,水温降至20℃以下时则相对较少。罗非鱼链球菌病常在水温长期过高、缺氧或者养殖密度过大等情况下爆发,流行高峰期为7-9月,流行水温为25~37℃,尤其水温高于30℃时容易导致疾病爆发,主要危害罗非鱼亲鱼及体重100g以上的幼鱼和成鱼。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一般达到20%~30%,病鱼的死亡率达80%以上,持续时间比较长。链球菌为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平常生存于下层水体及底泥中。在富营养化或者养殖污染较为严重的水域中,该菌能够长期生存。当养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引发疾病。该病的发生与养殖密度大、换水率低、饵料鲜度差及投饵量大密切相关。
病鱼解剖观察
本文编号:3240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240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