绯(?)种群遗传结构及三种(?)属鱼类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6 22:39
绯(?)(Callionymusbeniteguri)、短鳍(Callionymuskitaharae)和李氏(Callionymusrichardsoni)同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亚目(Callionymoidei)、科(Callionymidae)、属(Callionymus),均为我国小型底层经济鱼类。本文以绯(?)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传统形态学测定和线粒体DNA分析方法讨论了绯(?)的雌雄异形和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并基于线粒体DNA片段序列探讨了3种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国内外对于属鱼类的研究较少,本文填补了属鱼类相关研究空白,同时为今后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1.运用形态学方法研究绯(?)60个个体的雌雄形态差异。对雌、雄绯(?)的第一背鳍、臀鳍等部位的差异进行描述,并对雌、雄绯(?)传统形态学的9个分节特征和20个量度指标进行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单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雌、雄绯(?)除了第一背鳍和体色差异外,在可数性状上均无显著差异,但在10个量度特征上的差异显著。分析这可能与雌、雄绯(?)在繁殖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有关...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水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图
图 1 -3 短 鳍 (源 自 张 春霖 )Fi g u re 1 -3 C a ll i o n y m u s k it a h a r a e短鳍 (C al l io n ym u s ki t a ha r ae )俗 称 小箭 头 鱼, 为近 海 底层 小 型鱼 类 , 喜 栖息 于 沙 质底 海 区 。 一般 体 长 80 毫米 左右 , 分 布 于北 太 平 洋西 部 沿 海 。我 国 见 于东 海 、 黄海 和 渤 海 ,常 进 入 江河 。 其 头平 扁 , 背 面为 三 角 形。 眼 小 ,上 位 。 前鳃盖 骨 棘 后端 向 上 弯 曲外 侧 具 一向 前 倒 棘, 上 缘 具 4 刺。 无 鳞。 第 一 背 鳍棘 短 , 不呈 丝 状 伸不 到 第 二 背鳍 , 两 背鳍 间 的 距离 是 第 I 背鳍 基 长 的 2 倍; 腹 鳍喉 位 。 1. 2. 2 .2 李氏 的 外 部特 征及 其 分 布
Ta b l e 2 -3 Th e s iz e a n d w e ig h t d is tr i b u ti o n b e tw e e n fe ma le a n d ma le C. b e n it e g u r i雌 性 Fe m a le 雄 性 Ma le F P体 长 Le n gt h (m m ) 1 3 6. 5± 2 5 . 7 1 3 8. 3 ± 2 4 . 9 0 . 0 7 4 0 . 78 6体 重 We i g h t (g ) 2 6 . 6± 1 2 . 8 2 8 . 5± 1 5 .3 0 . 2 8 1 0 . 59 8雌 性绯 的 第一 背鳍 雄 性绯 的 第一 背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胶州湾12种饵料鱼类耳石大小与体长的关系[J]. 麻秋云,薛莹,徐宾铎,纪毓鹏,陈学刚,韩东燕,孙远远.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3)
[2]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的松江鲈群体遗传结构分析[J]. 高天翔,毕潇潇,赵林林,李创举.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2)
[3]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高天翔,韩刚,马国强,宋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4]中国沿海梭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陈澄璟,阎斌伦,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Z2)
[5]中国近海9个小黄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韩真,肖永双,高天翔. 南方水产科学. 2012(03)
[6]基于16S rRNA和Cyt b基因序列的鰶亚科系统发育研究[J]. 应一平,杨巧莉,高天翔. 动物分类学报. 2011(04)
[7]钝吻黄盖鲽不同群体形态学比较研究[J]. 张岩,肖永双,高天翔,范厚丽.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5)
[8]基于线粒体COI及Cytb基因的4种鱚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J]. 薛泰强,杜宁,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9]基于16S rRNA和Cyt b基因序列探讨2种梅童鱼的遗传分化[J]. 马国强,高天翔,孙典荣. 南方水产. 2010(02)
[10]北黄海大泷六线鱼主要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J]. 刘奇,王亮,高天翔,宋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博士论文
[1]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种群的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D]. 毕潇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西北太平洋两种卵胎生鱼类(许氏平鲉和褐菖鲉)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张辉.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西北太平洋两种鲐属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程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中国鲚属鱼类进化关系及刀鲚、凤鲚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杨巧莉.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斑鰶和青鳞小沙丁鱼的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应一平.中国海洋大学 2011
[6]西北太平洋两种海洋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及分子标记在褐牙鲆增殖放流中的应用[D]. 宋娜.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西北太平洋五种海洋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肖永双.中国海洋大学 2010
[8]太平洋鲱和大头鳕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 刘名.中国海洋大学 2010
[9]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李鸿雁.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10]三种海洋鱼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韩志强.中国海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方氏云鳚和云鳚的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D]. 李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金鱼杂交种的苗种繁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芳.河北农业大学 2012
[3]中、日斑鰶耳石形态及线粒体基因组研究[D]. 潘晓哲.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小黄鱼群体的形态学、遗传学研究及其与大黄鱼的种间比较[D]. 韩真.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梭鱼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 陈澄璟.中国海洋大学 2012
[6]黄渤海常见种鱼卵归纳检索系统设计与鱼卵、仔稚鱼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D]. 赵静.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贻贝属的系统发育及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 毛阳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1
[8]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刘奇.中国海洋大学 2010
[9]鱚科几种鱼类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D]. 薛泰强.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中、日白姑鱼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 李昂.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2234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海水鱼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图
图 1 -3 短 鳍 (源 自 张 春霖 )Fi g u re 1 -3 C a ll i o n y m u s k it a h a r a e短鳍 (C al l io n ym u s ki t a ha r ae )俗 称 小箭 头 鱼, 为近 海 底层 小 型鱼 类 , 喜 栖息 于 沙 质底 海 区 。 一般 体 长 80 毫米 左右 , 分 布 于北 太 平 洋西 部 沿 海 。我 国 见 于东 海 、 黄海 和 渤 海 ,常 进 入 江河 。 其 头平 扁 , 背 面为 三 角 形。 眼 小 ,上 位 。 前鳃盖 骨 棘 后端 向 上 弯 曲外 侧 具 一向 前 倒 棘, 上 缘 具 4 刺。 无 鳞。 第 一 背 鳍棘 短 , 不呈 丝 状 伸不 到 第 二 背鳍 , 两 背鳍 间 的 距离 是 第 I 背鳍 基 长 的 2 倍; 腹 鳍喉 位 。 1. 2. 2 .2 李氏 的 外 部特 征及 其 分 布
Ta b l e 2 -3 Th e s iz e a n d w e ig h t d is tr i b u ti o n b e tw e e n fe ma le a n d ma le C. b e n it e g u r i雌 性 Fe m a le 雄 性 Ma le F P体 长 Le n gt h (m m ) 1 3 6. 5± 2 5 . 7 1 3 8. 3 ± 2 4 . 9 0 . 0 7 4 0 . 78 6体 重 We i g h t (g ) 2 6 . 6± 1 2 . 8 2 8 . 5± 1 5 .3 0 . 2 8 1 0 . 59 8雌 性绯 的 第一 背鳍 雄 性绯 的 第一 背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胶州湾12种饵料鱼类耳石大小与体长的关系[J]. 麻秋云,薛莹,徐宾铎,纪毓鹏,陈学刚,韩东燕,孙远远.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3)
[2]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全序列的松江鲈群体遗传结构分析[J]. 高天翔,毕潇潇,赵林林,李创举. 水生生物学报. 2013(02)
[3]黑鳃梅童鱼和棘头梅童鱼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高天翔,韩刚,马国强,宋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4]中国沿海梭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陈澄璟,阎斌伦,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Z2)
[5]中国近海9个小黄鱼群体的形态学比较研究[J]. 韩真,肖永双,高天翔. 南方水产科学. 2012(03)
[6]基于16S rRNA和Cyt b基因序列的鰶亚科系统发育研究[J]. 应一平,杨巧莉,高天翔. 动物分类学报. 2011(04)
[7]钝吻黄盖鲽不同群体形态学比较研究[J]. 张岩,肖永双,高天翔,范厚丽.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5)
[8]基于线粒体COI及Cytb基因的4种鱚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J]. 薛泰强,杜宁,高天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9]基于16S rRNA和Cyt b基因序列探讨2种梅童鱼的遗传分化[J]. 马国强,高天翔,孙典荣. 南方水产. 2010(02)
[10]北黄海大泷六线鱼主要生物学特征比较研究[J]. 刘奇,王亮,高天翔,宋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S1)
博士论文
[1]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种群的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D]. 毕潇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西北太平洋两种卵胎生鱼类(许氏平鲉和褐菖鲉)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张辉.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西北太平洋两种鲐属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程娇.中国海洋大学 2013
[4]中国鲚属鱼类进化关系及刀鲚、凤鲚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杨巧莉.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斑鰶和青鳞小沙丁鱼的种群遗传结构与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应一平.中国海洋大学 2011
[6]西北太平洋两种海洋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及分子标记在褐牙鲆增殖放流中的应用[D]. 宋娜.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西北太平洋五种海洋鱼类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肖永双.中国海洋大学 2010
[8]太平洋鲱和大头鳕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 刘名.中国海洋大学 2010
[9]扁蓿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 李鸿雁.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8
[10]三种海洋鱼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 韩志强.中国海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方氏云鳚和云鳚的形态学与遗传学研究[D]. 李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金鱼杂交种的苗种繁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D]. 王芳.河北农业大学 2012
[3]中、日斑鰶耳石形态及线粒体基因组研究[D]. 潘晓哲.中国海洋大学 2012
[4]小黄鱼群体的形态学、遗传学研究及其与大黄鱼的种间比较[D]. 韩真.中国海洋大学 2012
[5]梭鱼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 陈澄璟.中国海洋大学 2012
[6]黄渤海常见种鱼卵归纳检索系统设计与鱼卵、仔稚鱼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D]. 赵静.中国海洋大学 2011
[7]贻贝属的系统发育及群体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 毛阳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1
[8]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生物学特征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刘奇.中国海洋大学 2010
[9]鱚科几种鱼类的形态学及遗传学研究[D]. 薛泰强.中国海洋大学 2010
[10]中、日白姑鱼的形态学和遗传学研究[D]. 李昂.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52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25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