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池塘养殖中新型敌害生物的种类鉴定及防控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8 19:02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发展,刺参疾病多发,新的敌害生物也不断出现,成为限制刺参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刺参养殖过程中引发病害的生物进行鉴定并开展药物筛选,可为养殖刺参病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对2019年山东和辽宁省刺参主产区池塘养殖刺参中发现的新型生物开展物种鉴定、危害分析和防控药物筛选,以期为刺参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刺参养殖池塘中新敌害生物澳洲异尾涡虫(Heterochaerus australis)的鉴定及其危害2019年10月,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东营市2家养殖场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出现大量化皮死亡现象,发病特征调查在刺参体表、水体及底泥中均发现一种营自由生活的涡虫类生物。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该涡虫体长0.96~3.26 mm,体宽0.49~1.93 mm,外观黄色或黄褐色,头部钝圆,具一对暗红色棒状眼点,尾部具两条并列的尾垂;显微镜镜检发现其表皮下分布密集的虫黄藻(Zooxanthella),体表周身纤毛,雌雄同体,具有两个生殖孔位于口后。对该物种COI及18S r DNA基因片段扩增测序结果进行分...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elanochlamys属活体图片[75]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1光照对涡虫影响实验示意图D.暗室;L.明室;LS.光源Fig.2-1SchematicdiagramoftheinfluenceoflightonplanariansD.darkroom;L.lightroom;LS.lightsource2.1.5涡虫的再生能力测试随机挑选3只涡虫分别放入3个一次性培养皿中,待涡虫完全舒展,迅速用手术刀垂直于体轴将涡虫分割为头部(T)、中段(Z)、尾部(W)3部分,分别标记为T1、T2、T3及Z1、Z2、Z3和W1、W2、W3,如图2-2所示。9组进行单独培养,停止喂食,每两天换水一次,实时观察涡虫状态,显微镜每天观察涡虫形态变化。图2-2再生实验的切割方式示意图T.头部;Z.中段;W.尾部Fig.2-2SchematicdiagramofcuttingmodeofregenerationexperimentT.head;Z.middlesection;W.tail2.1.6涡虫对刺参的危害本研究通过设置涡虫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涡虫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实验所用健康刺参采自青岛某刺参育苗场,苗种规格为(10.00±0.95)g/只,实验在3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1光照对涡虫影响实验示意图D.暗室;L.明室;LS.光源Fig.2-1SchematicdiagramoftheinfluenceoflightonplanariansD.darkroom;L.lightroom;LS.lightsource2.1.5涡虫的再生能力测试随机挑选3只涡虫分别放入3个一次性培养皿中,待涡虫完全舒展,迅速用手术刀垂直于体轴将涡虫分割为头部(T)、中段(Z)、尾部(W)3部分,分别标记为T1、T2、T3及Z1、Z2、Z3和W1、W2、W3,如图2-2所示。9组进行单独培养,停止喂食,每两天换水一次,实时观察涡虫状态,显微镜每天观察涡虫形态变化。图2-2再生实验的切割方式示意图T.头部;Z.中段;W.尾部Fig.2-2SchematicdiagramofcuttingmodeofregenerationexperimentT.head;Z.middlesection;W.tail2.1.6涡虫对刺参的危害本研究通过设置涡虫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涡虫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实验所用健康刺参采自青岛某刺参育苗场,苗种规格为(10.00±0.95)g/只,实验在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林伟,杨治国,杨东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5)
[2]仿刺参采苗板上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卢晓平,许艳蕊,范秋苹,王春蕾,郝鲁江. 海洋学研究. 2017(03)
[3]中国涡虫新纪录科微口涡虫属一新种(大口虫目,微口虫科)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J]. 林逸涛,庄洁怡,陈龙,钟林宏,汪安泰. 四川动物. 2017(04)
[4]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保苗期“肠炎病”及其治疗方法[J]. 逄慧娟,廖梅杰,李彬,荣小军,王印庚,张正,孙金生,孟繁林.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3)
[5]铲形杰氏涡虫(单肠目,达氏科)新纪录的形态学描述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J]. 张吕,蔡慧,鲍思全,周靖,汪安泰. 四川动物. 2017(01)
[6]夏季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阈值[J]. 张文泽,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李彬,张正,李华,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6)
[7]池塘养殖刺参病原菌塔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 杨求华,葛辉,方旅平,林琪,何丽斌,周宸. 南方水产科学. 2014(04)
[8]澳洲异尾涡虫(无肠目,盘旋科)新纪录及描述[J]. 孙婷,汪安泰. 动物学杂志. 2014(03)
[9]室内刺参育苗池中新发现的一种敌害生物——日本毛壶[J]. 荣小军,廖梅杰,李彬,孟繁林,王岚,张正,王印庚,刘晓收. 海洋科学. 2014(05)
[10]中国涡虫一新纪录科肠口涡虫属一新纪录种格氏肠口涡虫(原卵黄目,柱口科)[J]. 马柳安,容粗徨,汪安泰. 动物学杂志. 2014(02)
本文编号:3290177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Melanochlamys属活体图片[75]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1光照对涡虫影响实验示意图D.暗室;L.明室;LS.光源Fig.2-1SchematicdiagramoftheinfluenceoflightonplanariansD.darkroom;L.lightroom;LS.lightsource2.1.5涡虫的再生能力测试随机挑选3只涡虫分别放入3个一次性培养皿中,待涡虫完全舒展,迅速用手术刀垂直于体轴将涡虫分割为头部(T)、中段(Z)、尾部(W)3部分,分别标记为T1、T2、T3及Z1、Z2、Z3和W1、W2、W3,如图2-2所示。9组进行单独培养,停止喂食,每两天换水一次,实时观察涡虫状态,显微镜每天观察涡虫形态变化。图2-2再生实验的切割方式示意图T.头部;Z.中段;W.尾部Fig.2-2SchematicdiagramofcuttingmodeofregenerationexperimentT.head;Z.middlesection;W.tail2.1.6涡虫对刺参的危害本研究通过设置涡虫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涡虫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实验所用健康刺参采自青岛某刺参育苗场,苗种规格为(10.00±0.95)g/只,实验在3
上海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图2-1光照对涡虫影响实验示意图D.暗室;L.明室;LS.光源Fig.2-1SchematicdiagramoftheinfluenceoflightonplanariansD.darkroom;L.lightroom;LS.lightsource2.1.5涡虫的再生能力测试随机挑选3只涡虫分别放入3个一次性培养皿中,待涡虫完全舒展,迅速用手术刀垂直于体轴将涡虫分割为头部(T)、中段(Z)、尾部(W)3部分,分别标记为T1、T2、T3及Z1、Z2、Z3和W1、W2、W3,如图2-2所示。9组进行单独培养,停止喂食,每两天换水一次,实时观察涡虫状态,显微镜每天观察涡虫形态变化。图2-2再生实验的切割方式示意图T.头部;Z.中段;W.尾部Fig.2-2SchematicdiagramofcuttingmodeofregenerationexperimentT.head;Z.middlesection;W.tail2.1.6涡虫对刺参的危害本研究通过设置涡虫与刺参苗种的共培养实验测试涡虫对刺参的危害及其危害方式。实验所用健康刺参采自青岛某刺参育苗场,苗种规格为(10.00±0.95)g/只,实验在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对黄河鲤鱼的急性毒性试验[J]. 林伟,杨治国,杨东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5)
[2]仿刺参采苗板上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 卢晓平,许艳蕊,范秋苹,王春蕾,郝鲁江. 海洋学研究. 2017(03)
[3]中国涡虫新纪录科微口涡虫属一新种(大口虫目,微口虫科)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J]. 林逸涛,庄洁怡,陈龙,钟林宏,汪安泰. 四川动物. 2017(04)
[4]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保苗期“肠炎病”及其治疗方法[J]. 逄慧娟,廖梅杰,李彬,荣小军,王印庚,张正,孙金生,孟繁林.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3)
[5]铲形杰氏涡虫(单肠目,达氏科)新纪录的形态学描述及其分子系统学分析[J]. 张吕,蔡慧,鲍思全,周靖,汪安泰. 四川动物. 2017(01)
[6]夏季保苗期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阈值[J]. 张文泽,王印庚,廖梅杰,荣小军,李彬,张正,李华,范瑞用.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6)
[7]池塘养殖刺参病原菌塔式弧菌的分离与鉴定[J]. 杨求华,葛辉,方旅平,林琪,何丽斌,周宸. 南方水产科学. 2014(04)
[8]澳洲异尾涡虫(无肠目,盘旋科)新纪录及描述[J]. 孙婷,汪安泰. 动物学杂志. 2014(03)
[9]室内刺参育苗池中新发现的一种敌害生物——日本毛壶[J]. 荣小军,廖梅杰,李彬,孟繁林,王岚,张正,王印庚,刘晓收. 海洋科学. 2014(05)
[10]中国涡虫一新纪录科肠口涡虫属一新纪录种格氏肠口涡虫(原卵黄目,柱口科)[J]. 马柳安,容粗徨,汪安泰. 动物学杂志. 2014(02)
本文编号:3290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29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