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技术初探

发布时间:2021-08-10 06:53
  为探究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的技术方法,对其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在美洲鲥苗种培育过程中,用空气能制冷制热机组将受精卵孵化温度控制在17~19℃,苗种培育温度控制在19.0~20.5℃,并以池塘培养的生物饵料(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作为仔鱼的开口饵料。试验结果:2017—2019年连续3年,每年4—8月收集美洲鲥卵,数量分别为277.96万、471.48万、2 226.32万粒,获得的受精卵分别为18.58万、74.47万、195.85万粒,受精率分别为6.68%、15.80%、8.80%;受精卵孵化后,仔鱼经30~50 d的室内水泥池培育,最终分别获得体长30~50 mm并已成功驯化摄食配合饲料的幼鱼9 392、40 083、78 600尾,育苗成活率分别为11.01%、15.00%、15.72%。试验获得了1套适合上海地区美洲鲥室内人工育苗的模式,可以为美洲鲥后续的人工育苗研究和规模化苗种培育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文章来源】:水产科技情报. 2020,47(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材料
        1.1.1试验设施
        1.1.2饲(饵)料
    1.2试验方法
        1.2.1生物饵料培养
        1.2.2受精卵孵化
        1.2.3初孵仔鱼培育
        1.2.4鱼苗培育
2结果
    2.1受精卵孵化
    2.2苗种培育
        2.2.1仔稚鱼发育
        2.2.2鱼苗培育
3讨论
    3.1加强亲本培育是提高美洲鲥受精卵质量的技术关键
    3.2开口生物饵料的培养是美洲鲥育苗的关键
    3.3美洲鲥仔、稚鱼发育过程中的2个危险期
    3.4育苗温度控制技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洲鲥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J]. 徐钢春,张呈祥,郑金良,顾若波.  海洋科学. 2012(07)
[2]美洲鲥受精卵孵化及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技术[J]. 邵建明,张呈祥,顾若波,徐钢春.  科学养鱼. 2011(06)
[3]美洲鲥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与生长特征[J]. 张呈祥,徐钢春,徐跑,郑金良,顾若波.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6)
[4]美国鲥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张根玉,朱雅珠,张海明,施永海,谢永德,严银龙,刘建忠,袁善卿.  水产科技情报. 2008(05)
[5]美洲鲥鱼养殖的瓶颈和对策(上)[J]. 刘青华,贾艳菊,高永利,齐占会,王蔼美.  科学养鱼. 2006(04)
[6]美洲鲥鱼温室越冬技术[J]. 张呈祥,郑金良.  科学养鱼. 2006(04)
[7]美洲鲥鱼大规格苗种培育技术[J]. 潘庭双,侯冠军,李海洋.  科学养鱼. 2006(01)

硕士论文
[1]美洲鲥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及组织学观察[D]. 洪孝友.上海海洋大学 2011
[2]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人工孵化、养殖及转运关键技术的研究[D]. 杜浩.华中农业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33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33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e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