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环境对刺参食物组成以及温度对刺参生长、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11 12:56
本研究研究了刺参养殖池塘中的食物环境的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探讨了养殖池塘刺参食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以及刺参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定生长率并分析了刺参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机理,其主要结果如下:1脂肪酸标志法研究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养殖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本研究分别以16:1(n-7)/16:0和EPA作为硅藻特征脂肪酸标志;20:4(n-6)作为褐藻特征脂肪酸标志;DHA及DHA/EPA作为原生动物特征脂肪酸标志;18:1(n-7)和odd&br FAs作为细菌特征脂肪酸标志,研究分析了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及其对刺参食物来源组成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硅藻、褐藻、多种异养细菌及鞭毛藻或原生动物为底泥的主要生物组成,且各类生物组成比例的季节变化显著(p <0.05);刺参食物组成中主要含有硅藻、褐藻、多种异养细菌及鞭毛藻或原生动物等,且各种饵料来源比例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p <0.05)。底泥和刺参体壁的脂肪酸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刺参食物中的硅藻、原生动物和细菌主要来自于底泥。2脂肪酸标志法研究池塘中的附着基上的生物组成和悬浮颗粒物组成的...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脂肪酸概述
2 脂肪酸作为生物标志物
3 脂肪酸组成对生物及生物膜流动性的影响
4 水温对刺参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 小结
5.1 研究构思
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5.3 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脂肪酸标志法研究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养殖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处理
1.3 脂肪酸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底泥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2.2 刺参体壁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2.3 底泥和刺参体壁的特征性脂肪酸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附着基和悬浮颗粒物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池塘养殖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处理
1.3 脂肪酸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悬浮颗粒物的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2.2 附着基的组成的季节变化
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来源
1.2 实验设计及实验管理
1.3 样品处理
1.4 实验数据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2.2 温度对刺参幼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 温度对刺参幼参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 温度对刺参幼参中性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刺参幼参的适宜生长温度
3.2 刺参幼参体壁的脂肪酸组成、磷脂脂肪酸组成及中性脂肪酸组成差异的比较
3.3 不同温度下刺参幼参体壁中的 SFA、PUFA 和 MUFA 在脂肪酸、磷脂脂肪酸及中性脂肪酸中的百分含量
3.4 重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微生物群落表征中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研究进展[J]. 张瑞娟,李华,林勤保,张强,郜春花.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9)
[2]脂肪酸标志物在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 许强,杨红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01)
[3]鱼类脂类营养研究现状[J]. 唐黎,王吉桥,陈玉珍,姚俊杰,安苗. 饲料工业. 2010(18)
[4]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刺参食物来源的季节变化[J]. 高菲,许强,杨红生. 水产学报. 2010(05)
[5]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J]. 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中国水稻科学. 2010(03)
[6]Efficient production of omega-3 fatty acid desaturase (sFat-1)-transgenic pig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J]. PAN DengKe1, ZHANG Li1, ZHOU YanRong2, FENG Chong1, LONG Chuan1, LIU Xiao1, WAN Rong3, ZHANG Jian3, LIN AiXing3, DONG EnQiu4, WANG ShuChen4, XU HouGang4 & CHEN HongXing2 1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2 Beij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Beijing 100071, China; 3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4 Yutian Breeding Swine Farms, Yutian 064104,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0(04)
[7]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细胞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喜艳,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胡菡,周凌云. 生物技术通报. 2009(12)
[8]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王萍,张银波,江木兰. 中国油脂. 2008(12)
[9]刺参与日本对虾池塘高效混养技术[J]. 王秀云,何振平,刘艳芳,刘一鹤,王旭. 河北渔业. 2008(06)
[10]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atabolic diversity assessed by polyphasic methods in North China[J]. HAN Xue-mei~1 WANG Ren-qing~(1,2) LIU Jian~2 WANG Meng-cheng~1 ZHOU Juan~1 GUO Wei-hua~(1,*)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Research,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10)
博士论文
[1]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营养成分、食物来源及消化生理的季节变化[D]. 高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2]贝藻混养系统中贝类食物来源的定量分析[D]. 许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脂肪对低温下吉富罗非鱼生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石桂城.广东海洋大学 2012
[2]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分析不同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消化吸收的影响[D]. 王彦苏.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6197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脂肪酸概述
2 脂肪酸作为生物标志物
3 脂肪酸组成对生物及生物膜流动性的影响
4 水温对刺参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5 小结
5.1 研究构思
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5.3 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脂肪酸标志法研究池塘底泥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对养殖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处理
1.3 脂肪酸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底泥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2.2 刺参体壁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2.3 底泥和刺参体壁的特征性脂肪酸的相关分析
3 讨论
第三章 附着基和悬浮颗粒物生物组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池塘养殖刺参食物来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样品采集
1.2 样品处理
1.3 脂肪酸测定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悬浮颗粒物的脂肪酸组成的季节变化
2.2 附着基的组成的季节变化
3 讨论
第四章 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0 引言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材料来源
1.2 实验设计及实验管理
1.3 样品处理
1.4 实验数据测定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温度对刺参幼参生长的影响
2.2 温度对刺参幼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3 温度对刺参幼参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2.4 温度对刺参幼参中性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3 讨论
3.1 刺参幼参的适宜生长温度
3.2 刺参幼参体壁的脂肪酸组成、磷脂脂肪酸组成及中性脂肪酸组成差异的比较
3.3 不同温度下刺参幼参体壁中的 SFA、PUFA 和 MUFA 在脂肪酸、磷脂脂肪酸及中性脂肪酸中的百分含量
3.4 重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壤微生物群落表征中磷脂脂肪酸(PLFA)方法研究进展[J]. 张瑞娟,李华,林勤保,张强,郜春花. 山西农业科学. 2011(09)
[2]脂肪酸标志物在海洋生态系统营养关系研究中的应用[J]. 许强,杨红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01)
[3]鱼类脂类营养研究现状[J]. 唐黎,王吉桥,陈玉珍,姚俊杰,安苗. 饲料工业. 2010(18)
[4]运用脂肪酸标志法分析刺参食物来源的季节变化[J]. 高菲,许强,杨红生. 水产学报. 2010(05)
[5]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s)生物标记法分析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J]. 刘波,胡桂萍,郑雪芳,张建福,谢华安. 中国水稻科学. 2010(03)
[6]Efficient production of omega-3 fatty acid desaturase (sFat-1)-transgenic pigs by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J]. PAN DengKe1, ZHANG Li1, ZHOU YanRong2, FENG Chong1, LONG Chuan1, LIU Xiao1, WAN Rong3, ZHANG Jian3, LIN AiXing3, DONG EnQiu4, WANG ShuChen4, XU HouGang4 & CHEN HongXing2 1 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193, China; 2 Beij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Beijing 100071, China; 3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China; 4 Yutian Breeding Swine Farms, Yutian 064104, China.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2010(04)
[7]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细胞膜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喜艳,王加启,卜登攀,魏宏阳,胡菡,周凌云. 生物技术通报. 2009(12)
[8]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进展[J]. 王萍,张银波,江木兰. 中国油脂. 2008(12)
[9]刺参与日本对虾池塘高效混养技术[J]. 王秀云,何振平,刘艳芳,刘一鹤,王旭. 河北渔业. 2008(06)
[10]Effects of vegetation type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atabolic diversity assessed by polyphasic methods in North China[J]. HAN Xue-mei~1 WANG Ren-qing~(1,2) LIU Jian~2 WANG Meng-cheng~1 ZHOU Juan~1 GUO Wei-hua~(1,*) 1.School of Life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2.Institute of Environment Research,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Chin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10)
博士论文
[1]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营养成分、食物来源及消化生理的季节变化[D]. 高菲.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8
[2]贝藻混养系统中贝类食物来源的定量分析[D]. 许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7
硕士论文
[1]脂肪对低温下吉富罗非鱼生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D]. 石桂城.广东海洋大学 2012
[2]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分析不同饲料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生长及消化吸收的影响[D]. 王彦苏.中国海洋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336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36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