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鲟科鱼类幼鱼游泳特性研究与评价
发布时间:2021-08-12 16:33
水利工程的过度开发使得河流连续性遭到严重破坏,鲟科鱼类洄游通道被阻隔,其正常繁殖受到了极大干扰和威胁。现今全球各大流域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我国也正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为了帮助鱼类洄游,人们提出了修建鱼道等过鱼设施。最初的鱼道设计主要由水力学专家来完成,然而随着人们对鱼道的研究加深,发现鱼类学信息也是鱼道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参考指标,鱼类游泳特性研究的需求迫在眉睫。研究发现除了水温、流速等常见因素之外,运动疲劳和摄食/消化也是影响鱼类游泳特性的重要因素,并且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很少。本研究测试了施氏鲟、中华鲟、西伯利亚鲟和小体鲟等鲟科鱼类游泳特性,分析了不同鲟科鱼类之间的游泳特性差异,揭示了流速、运动疲劳和摄食/消化对鱼类游泳特性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1.利用鱼类运动呼吸测试装置,运用国际通行的递增流速法测试了四种鲟科鱼类游泳特性并发现,施氏鲟游泳能力较低,而中华鲟游泳能力较强;小体鲟游泳效率较低,而西伯利亚鲟游泳效率较高;中华鲟无氧呼吸能力较低,而西伯利亚鲟无氧呼吸能力较高;中华鲟运动疲劳后恢复得较快,而西伯利亚鲟运动疲劳后恢复得较慢。我国大部分鱼类资源为鲤科鱼类,与鲤科鱼类相比,...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鲟(鲟科)外部形态特征
图 1.1 中华鲟(鲟科)外部形态特征(引自《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 2001)1.1.2 地理分布和生活史鲟科鱼类是偏冷水性鱼类, 全部分布于北半球(图 1.2)。以国家为单位来看, 我国主要分布有 7 种鲟科鱼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1834)、达氏鲟(Acipensedabryanus Dumerii, 1868)、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 1869)、达乌尔鳇(Husdauricus Georgi, 1775)、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 1869)、小体鲟(Acipenseruthenus Linnaeus, 1758)、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 1828); 俄罗斯有 1种, 美国有 8 种, 伊朗有 5 种; 其他国家各分布有少量种。不同鱼类的游泳特性不同不同流域的同种鱼类游泳特性也不完全相同, 然而要修建鱼道就必须知道特定鱼类的游泳特性资料,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特定区域内的各鲟科鱼类游泳特性。
7(b) 开放式装置图1.3 鱼类游泳特性测试装置1.3.2 游泳特性的研究内容1.3.2.1 运动代谢运动代谢包括耗氧率、排氨率和鱼血液各项生理指标等[33-37]。其中耗氧率研究是一类重要的且研究较多的内容。运动代谢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如温度、流速、盐度等; 内在因素如年龄、体重、摄食/消化等[37-41]。鱼类呼吸代谢与流速关系密切, 其游泳速度越快, 能量消耗越多, 耗氧率越高[42]。流速(U)与耗氧率(MO2)的关系通常可用 3 种方式进行拟合:MO a bU2、cMO a bU2、cUMO a be2。本课题组及文献报道的耗氧率模型见表 1.1。表 1.1 几种鱼类运动耗氧率模型Species Model Temperature/oC Reference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MO2=182.81+39.863U1.30, R2=0.995 20 [43]Coreius guichenoti MO2=236.60+2.44U2.44, R2=0.986 20 [27]Acipenser schrenckii MO2=337.29+128.10U, R2=0.971 20 [23]Schizothorax macropogon MO2=98.55+1.25U3.10, R2=0.996 18 [44]Oncorhynchus kisutch MO2=58.20+48.00e1.48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与鱼类洄游相关的鱼类游泳特性研究进展[J]. 蔡露,房敏,涂志英,刘国勇,石小涛,黄应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04)
[2]驯化温度与急性变温对南方鲇幼鱼皮肤呼吸代谢的影响[J]. 鲜雪梅,曹振东,付世建. 生态学报. 2013(08)
[3]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危起伟,李罗新,杜浩,张晓雁,熊伟,张辉,沈丽,吴金明,张书环,王成友,李创举,柴毅,李奕慰,乔新美,刘志刚,高宇鹏,甘芳.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1)
[4]鳙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的研究与评价[J]. 蔡露,涂志英,袁喜,刘国勇,刘德富,石小涛,黄应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S2)
[5]亚成体巨须裂腹鱼游泳能力及活动代谢研究[J]. 涂志英,袁喜,王从锋,许晓蓉,刘德富,黄应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4)
[6]流速对细鳞裂腹鱼游泳行为及能量消耗影响的研究[J]. 袁喜,涂志英,韩京成,王学祥,石小涛,刘国勇,黄应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2)
[7]鱼类通过鱼道内水流速度障碍能力的评估方法[J]. 石小涛,陈求稳,黄应平,刘德富,庄平. 生态学报. 2011(22)
[8]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研究[J]. 郭柏福,常剑波,肖慧,朱滨,万建义,田家元,舒德斌. 水生生物学报. 2011(06)
[9]鱼类游泳能力研究进展[J]. 涂志英,袁喜,韩京成,石小涛,刘国勇,刘德富,黄应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S1)
[10]流速对鲫游泳行为和能量消耗影响的研究[J]. 袁喜,涂志英,韩京成,石小涛,刘国勇,黄应平.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4)
本文编号:3338675
【文章来源】:三峡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华鲟(鲟科)外部形态特征
图 1.1 中华鲟(鲟科)外部形态特征(引自《国际濒危动植物种贸易公约》, 2001)1.1.2 地理分布和生活史鲟科鱼类是偏冷水性鱼类, 全部分布于北半球(图 1.2)。以国家为单位来看, 我国主要分布有 7 种鲟科鱼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 1834)、达氏鲟(Acipensedabryanus Dumerii, 1868)、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 1869)、达乌尔鳇(Husdauricus Georgi, 1775)、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 Brandt, 1869)、小体鲟(Acipenseruthenus Linnaeus, 1758)、裸腹鲟(Acipenser nudiventris Lovetzky, 1828); 俄罗斯有 1种, 美国有 8 种, 伊朗有 5 种; 其他国家各分布有少量种。不同鱼类的游泳特性不同不同流域的同种鱼类游泳特性也不完全相同, 然而要修建鱼道就必须知道特定鱼类的游泳特性资料, 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特定区域内的各鲟科鱼类游泳特性。
7(b) 开放式装置图1.3 鱼类游泳特性测试装置1.3.2 游泳特性的研究内容1.3.2.1 运动代谢运动代谢包括耗氧率、排氨率和鱼血液各项生理指标等[33-37]。其中耗氧率研究是一类重要的且研究较多的内容。运动代谢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如温度、流速、盐度等; 内在因素如年龄、体重、摄食/消化等[37-41]。鱼类呼吸代谢与流速关系密切, 其游泳速度越快, 能量消耗越多, 耗氧率越高[42]。流速(U)与耗氧率(MO2)的关系通常可用 3 种方式进行拟合:MO a bU2、cMO a bU2、cUMO a be2。本课题组及文献报道的耗氧率模型见表 1.1。表 1.1 几种鱼类运动耗氧率模型Species Model Temperature/oC Reference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 MO2=182.81+39.863U1.30, R2=0.995 20 [43]Coreius guichenoti MO2=236.60+2.44U2.44, R2=0.986 20 [27]Acipenser schrenckii MO2=337.29+128.10U, R2=0.971 20 [23]Schizothorax macropogon MO2=98.55+1.25U3.10, R2=0.996 18 [44]Oncorhynchus kisutch MO2=58.20+48.00e1.48U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与鱼类洄游相关的鱼类游泳特性研究进展[J]. 蔡露,房敏,涂志英,刘国勇,石小涛,黄应平.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3(04)
[2]驯化温度与急性变温对南方鲇幼鱼皮肤呼吸代谢的影响[J]. 鲜雪梅,曹振东,付世建. 生态学报. 2013(08)
[3]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J]. 危起伟,李罗新,杜浩,张晓雁,熊伟,张辉,沈丽,吴金明,张书环,王成友,李创举,柴毅,李奕慰,乔新美,刘志刚,高宇鹏,甘芳. 中国水产科学. 2013(01)
[4]鳙幼鱼游泳能力和游泳行为的研究与评价[J]. 蔡露,涂志英,袁喜,刘国勇,刘德富,石小涛,黄应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S2)
[5]亚成体巨须裂腹鱼游泳能力及活动代谢研究[J]. 涂志英,袁喜,王从锋,许晓蓉,刘德富,黄应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4)
[6]流速对细鳞裂腹鱼游泳行为及能量消耗影响的研究[J]. 袁喜,涂志英,韩京成,王学祥,石小涛,刘国勇,黄应平.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2)
[7]鱼类通过鱼道内水流速度障碍能力的评估方法[J]. 石小涛,陈求稳,黄应平,刘德富,庄平. 生态学报. 2011(22)
[8]中华鲟初次全人工繁殖的特性研究[J]. 郭柏福,常剑波,肖慧,朱滨,万建义,田家元,舒德斌. 水生生物学报. 2011(06)
[9]鱼类游泳能力研究进展[J]. 涂志英,袁喜,韩京成,石小涛,刘国勇,刘德富,黄应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S1)
[10]流速对鲫游泳行为和能量消耗影响的研究[J]. 袁喜,涂志英,韩京成,石小涛,刘国勇,黄应平.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4)
本文编号:3338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38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