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鳗鲡亲体标志放流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1 09:04
为研究鳗鲡(Anguilla japonica)亲体的洄游习性,应用10枚分离式卫星标志(PAT)和500枚T型(T-bar)标志对野生和养殖鳗鲡亲体在长江口三甲港沿岸水域(121°49′E、31°12′N)进行标志放流研究。放流44 d后共收到4枚PAT标志的反馈信息,并回捕到10尾T-bar标志的鳗鲡。标志放流结果显示:野生亲体放流后水平移动距离较远,放流9 d后已到达距放流位点117.66 km的舟山水域;野生亲体洄游过程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有明显的垂直移动和昼夜分布差异,夜间在水体上层分布的时间较多,存在规律的下潜移动。养殖亲体水平移动距离较近,放流44 d后最远到达距放流位点106.13 km的嵊泗水域;养殖亲体洄游过程中沿水体底层移动,没有明显的垂直移动和昼夜分布差异。综上可见,野生亲体放流后可以快速的进入洄游移动状态;而养殖亲体放流后主要沿水底移动,在沿岸水域逗留时间较长;野生和养殖亲体表现出不同的入海洄游习性。
【文章来源】:海洋渔业.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鳗鲡亲体洄游的水平分布
为了对比鳗鲡亲体入海洄游初期的移动特征,从PAT标志的亲体中,选取标志回收序号“2”(野生)和“3”(养殖)样本(表2),两者均处于放流初期,信息回收时间接近,均包含完整且稳定24 h的周期记录数据,可用于反映野生和养殖鳗鲡亲体洄游初期的垂直移动特性(图3)。从图3-A可知,野生亲体洄游初期的24 h内,垂直分布最浅为0.5 m,最深为14 m,平均为4.61 m,有65.97%的时间分布在≤5 m的水体上层。洄游过程中有8次较明显的下潜移动,时间分别发生在夜间的2∶30—2∶40、3∶50、19∶10—19∶20和23∶20,下潜的深度均<10 m,而白天发生下潜的时间分别在6∶10、7∶00—7∶10、7∶40—9∶20和10∶20,下潜的深度均>10 m。从图3-B可知,养殖亲体在洄游初期的24 h内,其垂直分布的最浅为8.5 m,最深为17 m,平均为12.47 m,有85.42%时间分布在≥10 m的水体底层,没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由图3中洄游初期24 h的垂直移动数据进行昼夜时间累积,可得图4所示野生和养殖鳗鲡亲体垂直分布的昼夜差异。可见,野生亲体洄游初期主要分布在≤5 m的水体上层,昼夜差异明显,夜间分布在水体上层的时间比白天多;白天下潜的深度较深,有20.83%的时间下潜到>10 m的水体底部,而夜间全部分布在水体的中上层。从图4-B可知,养殖亲体洄游初期没有明显的垂直移动和昼夜差异,除了白天有29.17%的时间分布在≤10 m的浅水层和夜间有16.67%的时间分布在>15 m的深水层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均分布在10~15 m的中水层。
图5 放流后不同时间野生鳗鲡亲体的洄游水深变化综上可见,野生鳗鲡亲体放流后在入海洄游初期和洄游过程中均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有明显垂直移动和昼夜分布差异,其中夜间在浅水中度过的时间多于白天,这种夜间喜栖于浅水的特性与多种洄游性鱼类相似[19, 24-26]。在洄游过程的早期阶段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并有规律性的下潜和上浮移动,此后突然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底层移动轨迹,这种标志脱离前出现“恒定深度”的移动轨迹变化现象在其他研究中也有出现[26-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鳗鱼产业发展及其资源保护建议[J]. 张婷婷,赵峰,张涛,王思凯,宋超,庄平,陆亚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04)
[2]PIT标记在水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郝雅宾,刘金殿,郭爱环,张爱菊,周志明. 海洋渔业. 2019(02)
[3]长江口日本鳗鲡降海产卵洄游群体的银化指标研究[J]. 郭弘艺,郑丽,叶亚蒙,唐文乔,张亚,张旭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01)
[4]人工繁殖条件下日本鳗鲡鱼卵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黎原谷,李慷,刘利平.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2)
[5]珠江口日本鳗鲡种苗资源状况研究[J]. 帅方敏,李智泉,刘国文,李新辉,李跃飞,杨计平,李捷. 南方水产科学. 2015(02)
[6]基于分离式卫星标志信息的金枪鱼垂直移动特性[J]. 张衡,戴阳,杨胜龙,王晓璇,刘光明,陈雪忠. 农业工程学报. 2014(20)
[7]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的研究进展[J]. 丘继新,方彰胜,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刘邦辉,高晓阳.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4)
[8]长江口日本鳗鲡苗汛特征及捕捞量时空变动[J].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06)
本文编号:3374620
【文章来源】:海洋渔业. 2020,4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鳗鲡亲体洄游的水平分布
为了对比鳗鲡亲体入海洄游初期的移动特征,从PAT标志的亲体中,选取标志回收序号“2”(野生)和“3”(养殖)样本(表2),两者均处于放流初期,信息回收时间接近,均包含完整且稳定24 h的周期记录数据,可用于反映野生和养殖鳗鲡亲体洄游初期的垂直移动特性(图3)。从图3-A可知,野生亲体洄游初期的24 h内,垂直分布最浅为0.5 m,最深为14 m,平均为4.61 m,有65.97%的时间分布在≤5 m的水体上层。洄游过程中有8次较明显的下潜移动,时间分别发生在夜间的2∶30—2∶40、3∶50、19∶10—19∶20和23∶20,下潜的深度均<10 m,而白天发生下潜的时间分别在6∶10、7∶00—7∶10、7∶40—9∶20和10∶20,下潜的深度均>10 m。从图3-B可知,养殖亲体在洄游初期的24 h内,其垂直分布的最浅为8.5 m,最深为17 m,平均为12.47 m,有85.42%时间分布在≥10 m的水体底层,没有明显的垂直移动。由图3中洄游初期24 h的垂直移动数据进行昼夜时间累积,可得图4所示野生和养殖鳗鲡亲体垂直分布的昼夜差异。可见,野生亲体洄游初期主要分布在≤5 m的水体上层,昼夜差异明显,夜间分布在水体上层的时间比白天多;白天下潜的深度较深,有20.83%的时间下潜到>10 m的水体底部,而夜间全部分布在水体的中上层。从图4-B可知,养殖亲体洄游初期没有明显的垂直移动和昼夜差异,除了白天有29.17%的时间分布在≤10 m的浅水层和夜间有16.67%的时间分布在>15 m的深水层外,其余大部分时间均分布在10~15 m的中水层。
图5 放流后不同时间野生鳗鲡亲体的洄游水深变化综上可见,野生鳗鲡亲体放流后在入海洄游初期和洄游过程中均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有明显垂直移动和昼夜分布差异,其中夜间在浅水中度过的时间多于白天,这种夜间喜栖于浅水的特性与多种洄游性鱼类相似[19, 24-26]。在洄游过程的早期阶段主要分布在水体上层,并有规律性的下潜和上浮移动,此后突然出现持续较长时间的底层移动轨迹,这种标志脱离前出现“恒定深度”的移动轨迹变化现象在其他研究中也有出现[26-2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鳗鱼产业发展及其资源保护建议[J]. 张婷婷,赵峰,张涛,王思凯,宋超,庄平,陆亚男.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19(04)
[2]PIT标记在水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郝雅宾,刘金殿,郭爱环,张爱菊,周志明. 海洋渔业. 2019(02)
[3]长江口日本鳗鲡降海产卵洄游群体的银化指标研究[J]. 郭弘艺,郑丽,叶亚蒙,唐文乔,张亚,张旭光. 水生生物学报. 2019(01)
[4]人工繁殖条件下日本鳗鲡鱼卵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 黎原谷,李慷,刘利平.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9(02)
[5]珠江口日本鳗鲡种苗资源状况研究[J]. 帅方敏,李智泉,刘国文,李新辉,李跃飞,杨计平,李捷. 南方水产科学. 2015(02)
[6]基于分离式卫星标志信息的金枪鱼垂直移动特性[J]. 张衡,戴阳,杨胜龙,王晓璇,刘光明,陈雪忠. 农业工程学报. 2014(20)
[7]日本鳗鲡人工繁殖的研究进展[J]. 丘继新,方彰胜,谢骏,王广军,余德光,刘邦辉,高晓阳. 安徽农业科学. 2013(34)
[8]长江口日本鳗鲡苗汛特征及捕捞量时空变动[J]. 刘凯,段金荣,徐东坡,张敏莹,施炜纲.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0(06)
本文编号:3374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7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