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盐度对沙蜇有性繁殖阶段早期发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9-02 16:17
  近几十年来,沙蜇的频繁暴发给东亚海域的海洋生态系统带来了广泛影响。在秋季,沙蜇成熟的雌雄水母体在沿岸水域聚集产卵,有性繁殖产生的受精卵发育成新的底栖螅状体,为螅状体种群数量进行补充。河口浅滩海域为沙蜇的繁育地,沿岸盐度较低,在秋季降雨期盐度多变,较低、多变的盐度可能对沙蜇有性繁殖阶段的早期发育产生重要作用,从而影响螅状体种群数量的补充。实验设置了4种不同盐度(15、20、25、30)试验组,在不同盐度下对沙蜇受精卵进行培养,探讨盐度对沙蜇早期发育过程中受精卵、浮浪幼虫发育以及早期螅状体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沙蜇受精卵胚胎发育的适宜盐度为20,发育基本与盐度25、30同步,盐度15受精卵细胞发育迟缓,发育率显著降低;浮浪幼虫发育适宜盐度为20和25,两组浮浪幼虫附着变态率高于盐度15、30,盐度15时浮浪幼虫活力明显降低、发育迟缓,浮浪幼虫在盐度15时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可达8 d,但附着时间集中在培养后的3、4天,与其他组相同;早期螅状体幼体适宜盐度为20、25、30,早期螅状体存活率、相对增长率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盐度15,三组间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盐度显著影响沙蜇有性繁殖阶段...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1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盐度对沙蜇有性繁殖阶段早期发育的影响


不同盐度培养下的沙蜇浮浪幼虫附着变态率

存活率,盐度,触手


2.3.1 盐度对早期螅状体存活的影响试验期间,观察到健康的早期螅状体摄食前触手舒展,捕食时触手反应灵敏,摄食后触手收缩胃囊膨大,食物消化后触手恢复舒展;不健康的早期螅状体状态则相反,导致无法摄食,出现触手萎缩,口柄直径慢慢萎缩解体。试验中以早期螅状体解体为死亡标志。由图2可见,在各盐度组中沙蜇早期螅状体的存活率随着培养时间下降,其中盐度20、25、30组存活率分别为95.77%、87.97%和87.97%,三组间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 > 0.05)。盐度15组在培养后的第6天开始早期螅状体的存活率下降明显,试验结束时,存活率为14.35%,显著低于其他盐度组(P < 0.05)。

盐度,增长率,触手,体相


试验结果表明,盐度在20—30间适宜沙蜇早期螅状体的生长,低盐度可导致沙蜇早期螅状体触手萎缩影响捕食,从而对螅状体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图4 不同盐度培养下的沙蜇早期螅状体特定增长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辽东湾顶部主要径流对其低盐区平面分布影响的数值研究[J]. 禹青,娄安刚,张学庆,李娜.  海洋湖沼通报. 2018(02)
[2]盐度对海月水母幼体行为、附着和无性生殖的影响[J]. 孙婷婷,董志军,梁丽琨.  应用海洋学学报. 2018(01)
[3]黄海夏季沙海蜇食物需求的估算方法及应用[J]. 张芳,孙松,李超伦.  海洋与湖沼. 2017(06)
[4]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螅状体存活与繁殖的影响[J]. 孙明,柴雨,董婧,付志璐,刘治更,林建齐,王佳晗.  生态学报. 2017(04)
[5]海月水母排精诱导及胚胎发育研究[J]. 陈昭廷,李琪,庄志猛,陈四清,刘春胜,刘长琳,赵鹏,卢斌.  水产学报. 2015(10)
[6]中国海域两种大型食用水母利用状况分析及沙海蜇资源量评估[J]. 李建生,凌建忠,程家骅.  海洋渔业. 2014(03)
[7]辽东湾北部近海沙蜇的动态分布[J]. 王彬,秦宇博,董婧,李玉龙,王文波,李轶平,孙明,刘春洋.  生态学报. 2013(06)
[8]环境因子对海月水母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J]. 王建艳,于志刚,甄毓,米铁柱,姚庆祯,王国善.  应用生态学报. 2012(11)
[9]对黄、东海水母暴发机理的新认知[J]. 孙松.  海洋与湖沼. 2012(03)
[10]中国北部海域灾害水母沙蜇(Nemopilema nomurai)及其它钵水母繁殖生物学特征与形态比较[J]. 董婧,孙明,赵云,王彬,刘修泽,于旭光,刘春洋.  海洋与湖沼. 2012(03)



本文编号:3379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379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d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