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培育黄颡鱼仔稚鱼的效应和生理代谢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12:38
黄颡鱼为重要的名特优淡水鱼养殖品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近年来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日趋完善,但苗种的营养和微粒饲料研究滞后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关于鲇形目仔稚鱼营养素需要和微粒饲料研究,主要集中在斑点叉尾鮰、革胡子鲇等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和脂肪酸等方面,且为流水养殖模式;关于工业化循环水条件下培育淡水鱼仔稚鱼的研究甚少,而针对工业化培育黄颡鱼仔稚鱼营养需求和微粒饲料的研究尚属空白。本试验在工业化循环水培育条件下,通过饲粮脂肪和蛋白质不同水平组配,研究两种主要营养素对黄颡鱼仔稚鱼成活率、生长性能、生理代谢、抗氧化作用等的影响,初步确定其适宜的主要营养素需求水平及其组合,并探寻生理代谢的机制,为开发工业化培育黄颡鱼仔稚鱼专用微粒饲料提供理论基础和应用参考。本研究以新颖的系统营养学、生态营养学、生理生化、鱼类生物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探究饲粮不同水平脂肪和蛋白质营养组合对工业化培育黄颡鱼仔稚鱼的效应和生理代谢机制。采用2×2双因素试验设计,包括2个蛋白水平48%、52%(P48、P52),2个脂肪水平9%、13%(L9、L13),形成4种试验处理组饲粮(P52L13、P52L...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颡鱼仔稚鱼
饲料中适宜的磷含量为 1.67%~1.78%,当饲料磷含量为 1.67 时,生长率最大,为 295%;当饲料磷含量为 1.78%时,饵料系数最小,为 1.95。钙含量和钙磷比对生长和饵料系数的影响不明显。可见,鲇形目仔稚鱼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需求特点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实际中只能参考或借鉴幼鱼阶段的研究结果,因此这方面研究亟待重视和加强。1.3 黄颡鱼仔稚鱼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需求研究状况1.3.1 黄颡鱼仔稚鱼的生物学特性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腊丁、黄鳍鱼、黄姑鱼等,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鲶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为广布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几乎无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培育黄颡鱼仔稚鱼的效应和生理机制研究注:同栏数据右上角的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Notes:in the same column, values with the same letter superscripts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while with adjacent letter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nd with interphase letter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吴文化,张秀娟,宋聃,孙大江,李林妙,江海英,陈金平. 动物学杂志. 2015(04)
[2]团头鲂两个生长阶段适宜蛋白/脂肪比的需要量[J]. 姚林杰,叶元土,蔡春芳,许凡,刘猛,刘汉超,董娇娇,陈科全,黄雨薇. 水产学报. 2014(06)
[3]维生素D3对黄颡鱼幼鱼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段鸣鸣,王春芳,谢从新. 淡水渔业. 2014(03)
[4]主要营养素源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体色和消化吸收的影响[J]. 周邦维,李勇,高婷婷,柳阳,赵宁宁,于学权,胡金城.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5)
[5]利用粉状饲料室内培育黄颡鱼乌仔技术[J]. 夏越勇,崔朝陵,唐忠林. 科学养鱼. 2014(05)
[6]仔稚鱼营养需要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J]. 宫官,薛敏,王嘉,吴秀峰,韩芳,郑银桦.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4)
[7]黄颡鱼“全雄1号”与黄颡鱼饲养效果对比分析[J]. 唐德文,范红深,段春生,彭彦,况开河,马金刚,肖丹,黄天乐,何晏开. 淡水渔业. 2014(01)
[8]工业化水产苗种繁育设施系统的构建[J]. 徐皓,刘忠松,吴凡,张成林,倪琦. 渔业现代化. 2013(04)
[9]饲料蛋白水平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免疫功能以及抗病力的影响[J]. 乐贻荣,杨弘,徐起群,邹芝英,祝璟琳,李大宇,肖炜,单航宇,韩珏. 海洋与湖沼. 2013(02)
[10]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池塘培育技术研究[J]. 田华,陈延奎,陈丽慧,况开河,唐德文,范红深,彭彦,刘汉勤. 科学养鱼. 2013(03)
博士论文
[1]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 ussuriensis品质评价、适宜蛋白能量水平和氨基酸需要量及对豆粕的利用研究[D]. 王裕玉.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南方鲶和鲶的蛋白质、脂肪营养生理研究[D]. 刘匆.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及摄食特性的研究[D]. 杨瑞斌.华中农业大学 2010
[4]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肉质影响的机理研究[D]. 何敏.四川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蛋氨酸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D]. 王香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卵形鲳鲹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内容物细菌的影响[D]. 唐媛媛.厦门大学 2014
[3]不同开口饵料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的影响[D]. 易建华.西南大学 2014
[4]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 柳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5]不同蛋白质、脂肪和糖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蒋阳阳.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和糖脂比对大口黑鲈生长相关的激素mRNA表达的影响[D]. 靳利娜.上海海洋大学 2011
[7]饵料中不同磷脂水平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D]. 赵娜.华中农业大学 2006
[8]黄颡鱼幼鱼蛋白质和能量需要的研究[D]. 余连渭.华中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34681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黄颡鱼仔稚鱼
饲料中适宜的磷含量为 1.67%~1.78%,当饲料磷含量为 1.67 时,生长率最大,为 295%;当饲料磷含量为 1.78%时,饵料系数最小,为 1.95。钙含量和钙磷比对生长和饵料系数的影响不明显。可见,鲇形目仔稚鱼维生素和矿物元素需求特点的研究几乎为空白,实际中只能参考或借鉴幼鱼阶段的研究结果,因此这方面研究亟待重视和加强。1.3 黄颡鱼仔稚鱼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需求研究状况1.3.1 黄颡鱼仔稚鱼的生物学特性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俗称黄腊丁、黄鳍鱼、黄姑鱼等,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鲶形目(Sil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为广布性鱼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干、支流及其附属水体(湖北省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类研究室, 1976)。其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细嫩、无肌间刺、几乎无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脂肪和蛋白质营养对工业化培育黄颡鱼仔稚鱼的效应和生理机制研究注:同栏数据右上角的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相邻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相间字母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Notes:in the same column, values with the same letter superscripts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while with adjacent letter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nd with interphase letter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不同饵料对匙吻鲟仔鱼生长发育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吴文化,张秀娟,宋聃,孙大江,李林妙,江海英,陈金平. 动物学杂志. 2015(04)
[2]团头鲂两个生长阶段适宜蛋白/脂肪比的需要量[J]. 姚林杰,叶元土,蔡春芳,许凡,刘猛,刘汉超,董娇娇,陈科全,黄雨薇. 水产学报. 2014(06)
[3]维生素D3对黄颡鱼幼鱼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段鸣鸣,王春芳,谢从新. 淡水渔业. 2014(03)
[4]主要营养素源对工业化养殖豹纹鳃棘鲈生长、体色和消化吸收的影响[J]. 周邦维,李勇,高婷婷,柳阳,赵宁宁,于学权,胡金城.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5)
[5]利用粉状饲料室内培育黄颡鱼乌仔技术[J]. 夏越勇,崔朝陵,唐忠林. 科学养鱼. 2014(05)
[6]仔稚鱼营养需要及生长发育的营养调控[J]. 宫官,薛敏,王嘉,吴秀峰,韩芳,郑银桦. 动物营养学报. 2014(04)
[7]黄颡鱼“全雄1号”与黄颡鱼饲养效果对比分析[J]. 唐德文,范红深,段春生,彭彦,况开河,马金刚,肖丹,黄天乐,何晏开. 淡水渔业. 2014(01)
[8]工业化水产苗种繁育设施系统的构建[J]. 徐皓,刘忠松,吴凡,张成林,倪琦. 渔业现代化. 2013(04)
[9]饲料蛋白水平对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aureus)生长、免疫功能以及抗病力的影响[J]. 乐贻荣,杨弘,徐起群,邹芝英,祝璟琳,李大宇,肖炜,单航宇,韩珏. 海洋与湖沼. 2013(02)
[10]黄颡鱼“全雄1号”鱼苗池塘培育技术研究[J]. 田华,陈延奎,陈丽慧,况开河,唐德文,范红深,彭彦,刘汉勤. 科学养鱼. 2013(03)
博士论文
[1]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 ussuriensis品质评价、适宜蛋白能量水平和氨基酸需要量及对豆粕的利用研究[D]. 王裕玉.东北农业大学 2013
[2]南方鲶和鲶的蛋白质、脂肪营养生理研究[D]. 刘匆.中国海洋大学 2013
[3]黄颡鱼仔稚鱼消化系统发育及摄食特性的研究[D]. 杨瑞斌.华中农业大学 2010
[4]维生素E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肉质影响的机理研究[D]. 何敏.四川农业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蛋氨酸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和代谢的影响[D]. 王香丽.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卵形鲳鲹消化酶、非特异性免疫和肠道内容物细菌的影响[D]. 唐媛媛.厦门大学 2014
[3]不同开口饵料对胭脂鱼仔稚鱼成活率的影响[D]. 易建华.西南大学 2014
[4]脂肪和蛋白质水平对工业化养殖大西洋鲑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 柳阳.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3
[5]不同蛋白质、脂肪和糖水平对团头鲂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 蒋阳阳.南京农业大学 2012
[6]饲料中精氨酸水平和糖脂比对大口黑鲈生长相关的激素mRNA表达的影响[D]. 靳利娜.上海海洋大学 2011
[7]饵料中不同磷脂水平对黄颡鱼仔稚鱼生长发育的影响[D]. 赵娜.华中农业大学 2006
[8]黄颡鱼幼鱼蛋白质和能量需要的研究[D]. 余连渭.华中农业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434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34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