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应对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基因表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8 22:06
  受温度、季节、天气等不确定的自然因素或富营养化、放养密度高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鱼类所处水环境氧浓度变化十分剧烈和频繁,时常面临低氧环境。研究发现,鱼类已进化出了复杂的生理生化系统以适应水环境低氧引起的应激反应,而严重的急性低氧会导致鱼类短时间内大量窒息死亡,这也是引起“泛塘”的主要原因之一。硬骨鱼类是研究低氧应激的良好模型,了解其低氧胁迫的生理调节机制,更有助于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是雌性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和雄性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的杂交后代,因其口感鲜美、无肌间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之一。目前,国内外围绕该鱼抗菌、温度耐受和营养评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但是针对其重要的生态影响因子“低氧”的研究少有报道。因此,本文以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了该鱼在急性低氧胁迫(0 h,1.5 h,4 h,6.5 h;0.7±0.05 mg/L)和复氧(1.5 h,4 h,6.5 h;7.29±0.40 mg/L)条件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该鱼集...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应对低氧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基因表达研究


氧传感蛋白相关基因(HIF-1α、HIF-2α、HIF-1β、PHD2、FIH-1和Vhl)在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不同组织中的分布

模式图,低氧,黄颡鱼,蛋白


第2章低氧胁迫和恢复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氧传感蛋白的影响18图2.2低氧胁迫和恢复下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脑组织氧传感蛋白基因(HIF-1α、HIF-2α、HIF-1β、PHD2、FIH-1和Vhl)的表达模式Fig.2.2Temporalexpressionofgenesrelatedtooxygensensors(HIF-1α,HIF-2α,HIF-1β,PHD2,FIH-1andVhl)inthebrainofhybridyellowcatfish“Huangyou-1”underacutehypoxiaandreoxygenationconditions注: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数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代表低氧胁迫组相对对照组的显著性差异,*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对照组,低氧胁迫组(0,1.5,4,6.5h)和常氧复氧组(1.5,4,6.5h)分别以C,H0,H1.5,H4,H6.5,R1.5,R4和R6.5表示。Note:Thevaluesoftreatmentsandcontrolgroupwereanalyzedbyone-wayanalysisofvariancetest,followedbyanunpaired,twotailedt-test.Asterisk(*)representedsignificantdifferencesfromcontrol(*atP<0.05,**atP<0.01and***atP<0.001).Control,hypoxia(0,1.5,4,6.5h)andreoxygenation(1.5,4,6.5h)wererespectivelyshownasbarsC,H0,H1.5,H4,H6.5,R1.5,R4andR6.5.

模式图,黄颡鱼,低氧,蛋白


第2章低氧胁迫和恢复对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氧传感蛋白的影响19图2.3低氧胁迫下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肝组织氧传感蛋白基因(HIF-1α、HIF-2α、HIF-1β、PHD2、FIH-1和Vhl)的表达模式Fig.2.3Temporalexpressionofgenesrelatedtooxygensensors(HIF-1α,HIF-2α,HIF-1β,PHD2,FIH-1andVhl)intheliverofhybridyellowcatfish“Huangyou-1”underacutehypoxiaandreoxygenationconditions注:其他信息如图2.2。Note:OtherinformationasinFig.2.2.2.4.3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脑和肝组织FIH-1蛋白的时序表达分析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低氧处理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的脑和肝脏组织FIH-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经低氧处理后,FI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体质量和内脏指标的相关分析[J]. 王宏玉,裴雪莹,王涛,尹绍武.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2)
[2]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形态及性腺发育的比较[J]. 胡伟华,丹成,郭稳杰,樊启学,梅洁.  水生生物学报. 2019(06)
[3]杂交黄颡鱼与普通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及耐低氧能力的比较[J]. 孙俊霄,韩广坤,刘娅,李明波,袁勇超,樊启学,王银海,杨贺舒,莫爱杰.  水生生物学报. 2019(06)
[4]“黄优1号”杂交黄颡鱼规模化繁殖技术及提高繁殖效率的方法[J]. 刘炜,周国勤,陈树桥,茆健强,唐忠林,潘莹.  科学养鱼. 2019(10)
[5]Caspase家族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 苏胜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80)
[6]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形态指标体系的建立及雌雄差异判别[J]. 武兆文,郑翔,张佳佳,王涛,唐忠林,刘炜,周国勤,尹绍武.  海洋渔业. 2019(05)
[7]池塘工业化养殖杂交黄颡鱼试验[J]. 陈平,鲍明明,朱雷阳,沈文龙,张呈祥,徐钢春.  科学养鱼. 2019(05)
[8]鲤科鱼类HIF-1的研究进展[J]. 韩青青,王华,李鑫,曹诣斌.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9)
[9]夏季淡水鱼养殖管理四要素[J]. 秦雪,杨宗霖.  水产养殖. 2018(08)
[10]不同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肌肉中氨基酸组成的影响[J]. 颜孙安,姚清华,林香信,胡兵,林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2)

博士论文
[1]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应对低氧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D]. 张国松.南京师范大学 2017
[2]鳜热休克蛋白和低氧反应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D]. 王鹏飞.中山大学 2014
[3]Fe(Ⅱ)、DO含量对养殖大菱鲆幼鱼生理学性状影响的研究[D]. 吴志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硕士论文
[1]黄颡鱼和杂交黄颡鱼父系线粒体DNA消除现象的比较研究[D]. 楚珍珍.华中农业大学 2019
[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黄优1号”黄颡鱼杂交优势的初步解析[D]. 邵韦涵.华中农业大学 2018
[3]低氧胁迫对暗纹东方鲀能量代谢、血液指标及基因表达的影响[D]. 李欣茹.南京师范大学 2018
[4]低氧应激对尼罗罗非鱼糖脂代谢的影响及红景天苷的调节作用研究[D]. 李梦晓.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团头鲂fih-1基因的克隆及其SNPs与低氧性状的关联分析[D]. 张豹.华中农业大学 2016
[6]高溶氧对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生长、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D]. 况新宇.大连海洋大学 2016
[7]低氧对团头鲂细胞凋亡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D]. 吴鑫杰.华中农业大学 2015
[8]鲢低氧胁迫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分析[D]. 丁为群.昆明理工大学 2013
[9]斑马鱼缺氧诱导因子-3α核定位信号的研究[D]. 姚青.中国海洋大学 2011
[10]Fe-SOD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研究[D]. 郭建军.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43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43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