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和杂交鲆(P.olivaceus♀×P.dentatus♂)幼鱼高

发布时间:2021-11-11 08:24
  温度是影响鱼类存活、摄食、生长、发育、繁殖等过程的重要环境因子。鱼类对温度的耐受能力决定了其时空分布范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象的频发,水生生物的耐热性研究及耐热品种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生产价值。然而,有关海水鱼类的耐热性研究还十分有限,耐热性指标也尚无统一的可靠标准。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Schlegel,1846)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养殖区域也不断南移。但受到夏季高温期死亡频发的影响,其养殖产业屡受损失。大西洋牙鲆(Paralichthys dentatusL.,1766)是大西洋海岸的重要渔获种,具有更好的高温耐受性。两者的杂交子一代P. olivaceus×P. dentatus (以下简称杂交鲆)继承了亲本优良的经济性状,同时表现出生长快、耐高温的特性。为了比较高温对褐牙鲆和杂交鲆的影响,阐明杂交鲆优于亲本的耐热性状,同时丰富海水鱼类耐热性研究,充实种间杂交遗传理论,为相关耐热性育种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我们从组织水平、生理生化和hsp70基因表达量的水平研究了高温对褐牙鲆各个...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1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鱼类对温度的感知和适应
        1.1.1 鱼类的温度感受器
        1.1.2 鱼类的体温
        1.1.3 鱼类对温度适应范围的研究进展
    1.2 鱼类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的研究进展
        1.2.1 温度升高对鱼类存活率的影响
        1.2.2 温度升高对鱼类行为学的影响
        1.2.3 温度升高对鱼类组织结构的影响
        1.2.4 温度升高对鱼类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1.2.5 温度升高对鱼类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
        1.2.6 温度升高对鱼类能量支出的影响
        1.2.7 热休克蛋白 70 的研究进展
    1.3 鱼类热致死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水产动物耐热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褐牙鲆对高温的生态适应性观察
    2.1 研究背景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设计和取样
        2.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3.1 主要仪器
            2.2.3.2 主要试剂
        2.2.4 不同组织的石蜡切片
        2.2.5 酶的相对活力测定
            2.2.5.1 组织匀浆制备
            2.2.5.2 总蛋白的测定
            2.2.5.3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2.2.5.4 谷胱甘肽(GSH)的测定
            2.2.5.5 溶菌酶(LZM)的测定
            2.2.5.6 丙酮酸激酶(PK)的测定
        2.2.6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2.2.6.1 总 RNA 提取和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2.2.6.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2.2.7 数据统计
    2.3 结果
        2.3.1 褐牙鲆不同组织的组织学变化
        2.3.2 褐牙鲆各个组织中酶的相对活力变化
        2.3.4 褐牙鲆各个组织中 hsp70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2.3.4.1 褐牙鲆各个组织在 32℃下 hsp70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2.3.4.2 褐牙鲆在 32℃下不同时间的 hsp70 基因的组织表达差异
    2.4 讨论
        2.4.1 高温对褐牙鲆肝、肾和鳃的组织结构影响最显著
        2.4.2 高温对褐牙鲆各个组织酶相对活力的影响
        2.4.3 不同组织 hsp70 表达量的变化
        2.4.4 鳃和肝是研究高温胁迫的理想组织
第三章 慢性升温对褐牙鲆、杂交鲆组织学、酶学及 hsp70 表达影响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计和取样
        3.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4 鳃组织的石蜡切片
        3.2.5 酶的相对活力测定
            3.2.5.1 过氧化氢酶(CAT)的测定
        3.2.6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3.2.7 数据统计
    3.3 结果
        3.3.1 褐牙鲆、杂交鲆行为学变化及累计存活率分析
        3.3.2 褐牙鲆、杂交鲆鳃的组织学变化
        3.3.3 褐牙鲆、杂交鲆 SOD、CAT、LZM 和 PK 的变化
        3.3.4 褐牙鲆、杂交鲆 hsp70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3.4 讨论
        3.4.1 杂交鲆累计存活率高于褐牙鲆
        3.4.2 慢性升温模式下褐牙鲆的鳃组织受到严重的破坏
        3.4.3 慢性升温模式下褐牙鲆、杂交鲆酶的相对活力变化差异
        3.3.4 慢性升温对褐牙鲆和杂交鲆 hsp70 表达量的影响
        3.4.5 小结
第四章 急性升温对褐牙鲆、杂交鲆组织学、酶学及 hsp70 表达影响的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计和取样
        4.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4.2.4 组织切片及投射电镜观察
            4.2.4.1 透射电镜样品的处理
        4.2.5 酶的相对活力测定
        4.2.6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4.2.7 数据统计
    4.3 结果
        4.3.1 褐牙鲆、杂交鲆行为学变化及累计存活率分析
        4.3.2 褐牙鲆、杂交鲆鳃的组织学变化
        4.3.3 褐牙鲆、杂交鲆 SOD、GSH、LZM 和 PK 的变化
        4.3.4 褐牙鲆、杂交鲆 hsp70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4.4 讨论
        4.4.1 急性升温模式下褐牙鲆、杂交鲆行为学及累计存活率变化
        4.4.2 急性升温模式下褐牙鲆、杂交鲆鳃的结构变化
        4.4.3 急性升温模式下褐牙鲆、杂交鲆酶的相对活力变化
        4.4.4 急性升温模式下褐牙鲆、杂交鲆 hsp70 基因表达量变化
        4.4.5 小结
第五章 29℃下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和杂交鲆的相关酶活力及 hsp70/hsc70/hsp90 表达量的变化
    5.1 研究背景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设计和取样
        5.2.3 主要仪器和试剂
            5.2.3.1 主要仪器
            5.2.3.2 主要试剂
        5.2.4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及杂交鲆 hsp70/hsp90 基因克隆
            5.2.4.1 总 RNA 提取和 cDNA 第一条链合成
            5.2.4.2 hsp70/hsp90 基因部分 cDNA 序列获得
            5.2.4.3 hsp70/hsp90 基因 cDNA 全序列获得(RACE)
            5.2.4.4 hsp70/hsp90 基因序列分析及进化树构建
        5.2.5 酶的相对活力测定
        5.2.6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
            5.2.6.1 总 RNA 提取和 cDNA 第一条链的合成
            5.2.6.2 实时荧光定量 PCR
        5.2.7 数据统计
    5.3 结果
        5.3.1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杂交鲆 hsp70/hsp90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5.3.1.1 hsp70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5.3.1.2 hsp90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5.3.2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及杂交鲆 SOD、GSH、LZM 和 PK 的变化
        5.3.3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及杂交鲆 hsp70/hsc70/hsp90 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5.4 讨论
        5.4.1 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和杂交鲆 hsp70/hsp90 基因 cDNA 序列高度保守
        5.4.2 29℃下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及杂交鲆酶的相对活力变化
        5.4.3 29℃下褐牙鲆、大西洋牙鲆及杂交鲆 hsp70/hsc70/hsp90 基因表达量变化
        5.4.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耐高温品系选育及耐温性能评估[J]. 马爱军,黄智慧,王新安,郭黎,雷霁霖,杨志,曲江波.  海洋与湖沼. 2012(04)
[2]褐牙鲆耐热相关分子标记筛选及遗传多样性分析[J]. 李三磊,徐冬冬,楼宝,辛俭,耿智,程国宝.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4)
[3]Acclimation-dependent express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in Pacific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and its acute response to thermal exposure[J]. 李加琦,何庆国,孙辉,刘晓.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2012(01)
[4]大菱鲆与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J]. 马爱军,许可,黄智慧,王新安.  海洋科学进展. 2011(03)
[5]高温胁迫对不同规格褐牙鲆生长性能的影响[J]. 程丽娜,徐冬冬,李三磊,耿智,楼宝,毛国民,詹炜.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1(03)
[6]高温胁迫对褐牙鲆生长及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徐冬冬,楼宝,詹炜,史会来,毛国民,骆季安,程丽娜.  水产学报. 2010(07)
[7]盐度和温度对半滑舌鳎生长、渗透生理及能量收支的影响[J]. 田相利,王国栋,董双林,房景辉.  中国水产科学. 2010(04)
[8]南方鲇幼鱼的热耐受特征[J]. 王云松,曹振东,付世建,王宇翔.  生态学杂志. 2008(12)
[9]温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力以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J]. 郭彪,王芳,侯纯强,董双林,孙皓.  中国水产科学. 2008(05)
[10]不同纬度螅状独缩虫耐热能力及Hsp70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J]. 冯立芳,缪炜.  动物学报. 2008(03)

博士论文
[1]扇贝耐热性状候选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杨传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2
[2]皱纹盘鲍配套杂交体系的建立、评价及应用[D]. 李加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3]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对温度胁迫响应分子机理的基础研究[D]. 赵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4]褐牙鲆与夏鲆杂交及回交子代的早期发育及细胞遗传学研究[D]. 隋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1
[5]高温胁迫和鳗弧菌感染对栉孔扇贝基因表达影响的分析及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 胡晓丽.中国海洋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牙鲆HSP70与HSC70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SNPs与耐热性状的相关性分析[D]. 刘旭东.中国海洋大学 2011
[2]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热休克蛋白2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及其与栉孔扇贝抗热性状相关SNP位点的筛查[D]. 张蕾.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488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488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d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