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三峡库区水域牧场鲢鳙驱动的氮磷循环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2 03:26
  近年来,三峡库区实施放养滤食性鲢、鳙的水域牧场生态渔业生产方式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展对水域牧场生态系统主要营养物质动态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水域牧场生态渔业方式在获取鲢、鳙鱼产品的同时,能否通过食物链吸纳水体氮、磷,驱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达到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生态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三峡库区干井河水域牧场位于重庆市忠县境内,通过设置网栏建立水域牧场,采用轮捕轮放鲢、鳙的方式进行渔业生产。本研究选取鲢、鳙为优势种的干井河水域牧场生态系统为对象,以氮、磷为主要元素组成的营养物时空变动格局入手,从化学计量学角度定量分析和研究生态渔业对干井河氮、磷循环过程的影响。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分6次对不同采样点的鲢、鳙鱼体的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进行分析,野外现场测定鲢、鳙的排泄率,通过浮游动物量推算其排泄率,定量评价鲢、鳙在驱动干井河中氮、磷循环过程中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干井河水域牧场鲢、鳙的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鲢的N含量为9.58+0.77%,P含量为3.49+0.22%,N:P=6.08:1;鳙的N含量为9.50+0.65%,P含量为3.464±0.6...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鲢、鳙生态效应研究
        1.1.1 鲢、鳙的摄食生物学
        1.1.2 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理论
    1.2 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进展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定义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基本理论
        1.2.3 消费者驱动的养分化学计量学研究
        1.2.4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研究现状
    1.3 鱼类驱动氮、磷循环的研究
        1.3.1 鱼类C、N、P化学计量学研究
        1.3.2 食物N、P含量对鱼类驱动N、P循环的化学计量学影响
引言
第二章 干井河水域牧场鲢鳙的氮磷化学计量学特征
    2.1 研究地区自然地理特征
        2.1.1 自然地理特征
        2.1.2 干井河鱼类种群特征
    2.2 材料和方法
        2.2.1 采样点设置和采样时间
        2.2.2 样本处理和N、P含量测定方法
        2.2.3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鲢、鳙的氮、磷化学计量学总体特征
        2.3.2 鲢、鳙鱼体N、P含量的影响因素
        2.3.3 体重对鲢、鳙的N、P含量的影响
    2.4 讨论
        2.4.1 不同生长阶段下鲢、鳙鱼体N、P化学计量学特征
        2.4.2 鲢、鳙鱼体N、P含量的影响因素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干井河鲢鳙的氮磷排泄量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采样时间、方法及采样点设置
        3.1.2 实验方法
        3.1.3 样品处理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鲢、鳙排泄率特征
        3.2.2 鲢、鳙特定体重排泄率与体重的关系
        3.2.3 鲢、鳙鱼体的元素与排泄率的关系
    3.3 讨论
        3.3.1 鲢、鳙N、P排泄的形式及影响素
        3.3.2 鲢、鳙特定体重排泄率与体重的关系
        3.3.3 鲢、鳙鱼体的氮、磷含量对其排泄率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鲢鳙在驱动于井河水体中氮磷再循环中的作用
    4.1 研究方法
        4.1.1 采样点设置
        4.1.2 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4.1.3 浮游植物与浮游动物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4.1.4 浮游动物N、P排泄率的估算
        4.1.5 鲢、鳙生物量的统计
        4.1.6 鲢、鳙N、P排泄量占藻类初级生产所需N、P的比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干井河浮游生物量月变化情况
        4.2.2 干井河水温、透明度变化
        4.2.3 干井河TN、TP的时空分布
        4.2.4 干井河N、P在干井河水生态系统食物网中分布及变动
    4.3 讨论
        4.3.1 干井河TN与TP的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
        4.3.2 鲢、鳙在驱动干井河水体物质循环的作用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气温资料均一性检验和订正的初步分析[J]. 孙佳,李永华,李庆祥,王若瑜,张天宇,王勇.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9)
[2]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曾冬萍,蒋利玲,曾从盛,王维奇,王纯.  生态学报. 2013(18)
[3]三峡库区支流富营养化及水华现状研究[J]. 邱光胜,胡圣,叶丹,袁琳,臧小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03)
[4]鲢鳙控藻排泄物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 曾庆飞,谷孝鸿,毛志刚,周露洪,高华梅.  生态学杂志. 2010(09)
[5]增殖放流技术研究进展[J]. 潘绪伟,杨林林,纪炜炜,刘尊雷.  江苏农业科学. 2010(04)
[6]鲢、鳙非经典生物操纵作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 刘敏,徐敏娴,许迪亮,蒲红宇.  水生态学杂志. 2010(03)
[7]钒钼黄比色法测定食品中的磷含量[J]. 赵平娟,张丙春,王磊,李桂凤.  山东农业科学. 2009(02)
[8]硝化细菌在澳洲银鲈工厂化养殖中的应用初探[J]. 梁拥军,孙向军,杨璞,刘金兰,杨广.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1)
[9]用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J]. 陈智慧,史梅,王秋香,张晓红.  新疆畜牧业. 2008(05)
[10]非经典生物操纵修复富营养化的研究进展[J]. 闫玉华,钟成华,邓春光.  安徽农业科学. 2007(12)

博士论文
[1]三峡库区重庆段大气与降水组分分析及其时空特征研究[D]. 鲁群岷.西南大学 2013
[2]三峡库区消落带污染特性及水环境影响研究[D]. 韩勇.重庆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长江口中国花鲈和斑尾刺虾虎鱼的生态化学计量研究[D]. 孙培英.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千岛湖鲢、鳙的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驱动的养分再循环[D]. 李培培.上海海洋大学 2012
[3]半现场条件下温度、投喂水平和短期盐度胁迫对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氨氮、磷排泄影响的研究[D]. 侯晓飞.中国海洋大学 2008
[4]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后鱼类资源现状的研究[D]. 吴强.华中农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276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5276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8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