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3 08:44
  随着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鱼出血性败血症,常引起鱼类的死亡,为水产养殖行业带来经济损失。鱼出血性败血症为水产养殖业中常见流行病,多由致病性气单胞菌引起。气单胞菌是可引起人、动物、鱼的条件性致病菌,并且在我国广泛的流行。本研究从患出血性败血病死亡的鲫鱼肝脏中分离病原菌,经LB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培养后可见圆润光滑边缘整齐的优势生长菌株,挑取单菌落,将其命名为AX002。为进一步确定分离菌的致病性,通过动物回归感染试验测定该菌对鲫鱼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2.38×107cfu/mL。结合观察细菌在RYAN和RS等培养基上的生长状态,在RYAN培养基上可见深绿色有深核,RS培养基上24h生长黄色和绿色菌落,综上可确定为气单胞菌。通过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检测AX002的生化结果显示,该菌为维氏气单胞菌温和亚种。经PCR测序该菌16srDNA和促旋酶亚基(gyrB)基因,扩增结果分别是为1 179bp和1 100bp。通过测序结果在NCBI上比对并建立系统发育树分析后,可确定AX002为维氏气单胞菌。生理生化鉴定结果相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等15种抗生... 

【文章来源】: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维氏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防治研究


图1-5分离结果

动物回归,发病情况


.1 细菌的分离结果分离得到的优化长势的圆润光滑黄色细菌菌株(见图 1-5)。.2 动物回归感染实验结果将纯化后菌悬液注射到健康鲫鱼腹腔,观察发病症状(见图 1-6),腹腔注菌悬液后,鱼停止摄食,24h 开始大批发病并且出现个别死亡现象,发病鱼游缓慢,神经症状麻痹,几乎对外界的刺激没有反应,腹部表面严重充血,泄殖红肿充血,腹部肿大。48h 后死亡鱼条数开始增多,72h 后开始大批死亡达到峰,96h 后停止死亡,而对照组无发病和死亡现象。其中共 6 组,组 6 为腹腔射 300μL 未稀释原菌液,通过活菌计数测得原菌液细菌浓度为 1×109cfu/mL,组 6 腹腔注射活菌数量为 3×108cfu,其他组依次 10 倍稀释,组 7 为生理盐水照组。具体死亡数量及时间(见表 1-7)。将结果输入到半致死浓度自动计算表格,根据寇氏法得出菌 AX002 对体长-15cm,体重 30-50g 鲫鱼半致死浓度(LD50)为 2.38×107cfu/mL。

革兰氏染色,细菌,剂量


Table 1-7 Results of infection test试验鱼条数 24h 死亡条数 48h 死亡条数 72h 死亡条数 总计1 20 0 0 0 02 20 0 0 0 03 20 0 0 0 04 20 1 1 2 45 20 1 2 5 86 20 2 4 14 207 20 0 0 0 0组 1 细菌剂量为 3×103cfu、组 2 细菌剂量为 3×104cfu、组 3 细菌剂量为 3×105cfu、 3×106cfu、组 5 细菌剂量为 3×107cfu、组 6 细菌剂量为 3×108cfu、组 7 为生理盐水菌的鉴定结果兰氏染色结果色结果在油镜镜检下,见红色短杆状细菌(图 1-8),结果为革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鲟鱼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研究[J]. 肖艳翼,胡利静,刘腾飞,杨先乐,夏永涛.  科学养鱼. 2014(12)
[2]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流行、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 温中涛,祖岫杰,刘艳辉,李改娟.  吉林水利. 2013(11)
[3]黄颡鱼致病性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J]. 朱成科,向桢,叶华,郑曙明,郑永华.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4]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豚鼠气单胞菌溶血素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研究[J]. 汪开毓,肖丹,贺扬,陈德芳,耿毅,刘天强,黄冠军.  海洋与湖沼. 2012(06)
[5]白缘(鱼央)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杨泽晓,周亚,任冉阳,王印,姚学萍,杨水仙,汪开毓.  中国畜牧兽医. 2012(02)
[6]维氏气单胞菌研究进展[J]. 吴同垒,单晓枫,孟庆峰,郭伟生,王伟利,钱爱东.  中国兽药杂志. 2011(07)
[7]北京地区气单胞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 陈素明,鲍春梅,崔恩博,郭桐生,张鞠玲,王欢,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1(05)
[8]罗非鱼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J]. 黎炯,叶星,卢迈新,邓国成,迟妍妍,黄樟翰.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3)
[9]应用Excel软件计算半数致死量[J]. 谭苹.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0(10)
[10]鲟鱼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和治疗[J]. 万年春,王胜望.  渔业致富指南. 2010(14)

博士论文
[1]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opB- aopD- aroA-缺失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D]. 罗晓松.华中农业大学 2008
[2]嗜水气单胞菌侵袭机制及其胞外蛋白酶的研究[D]. 储卫华.南京农业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一株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分离鉴定、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糖蛋白原核表达[D]. 吉尚雷.吉林农业大学 2014
[2]江苏地区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强毒株生物学特性分析[D]. 胡萌.南京农业大学 2012
[3]团头鲂池塘维氏气单胞菌的致病性、耐药性、基因分型及其分布研究[D]. 周光.上海海洋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48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548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e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