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克氏原螯虾WSD的PCR诊断及组织病理损伤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4 00:08
  【目的】近年来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严重威胁着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健康养殖,本研究旨在确定一例克氏原螯虾暴发性死亡的病因。【方法】对患病虾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取其鳃、心脏、肝胰腺、肠道、肌肉、眼睛等组织分别进行套氏PCR检测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患病虾临床剖解特征表现为肠段中空无食物,肠壁透明,肠管较细;套氏PCR结果显示患病虾体内WSSV呈阳性;PCR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该基因序列与WSSV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进一步证实本次患病克氏原螯虾体内携带WSSV。病理组织切片显示,该病靶器官主要为肝胰腺、心脏、鳃、肠道,患病虾均表现为中度至重度坏死性肝胰腺炎、中度充血性鳃炎、中度坏死性心肌炎、以及轻度肠炎,肌肉组织未发现明显病变。【结论】推断造成本次克氏原螯虾大量死亡的原因为WSSV感染。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0,42(02)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克氏原螯虾WSD的PCR诊断及组织病理损伤研究


PCR检测WSSV

组织病理学,结论


患病虾组织病理学表现

序列,临床特征


将-80℃保存的鳃、肝胰腺、肠道和肌肉进行混合匀浆,提取混合组织的DNA,用WSSV外引物进行PCR扩增,经1.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均扩增出一条1 447 bp的特异性条带(图2A)。接着使用WSSV内引物对样品进行套氏PCR检测,所有样品均扩增出一条约940 bp的条带(图2B)。套氏PCR产物经成都擎科梓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序列测定后,获得长度为941 bp的序列。通过BLAST比对,显示该序列与GenBank中WSSV有100%的同源性,确定本次患病克氏原螯虾体内检测病毒为WSSV阳性。图2 PCR检测WSSV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北省潜江地区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PCR诊断及组织病理学观察[J]. 何琦瑶,汪开毓,刘韬,刘绍春,贺扬,叶彩燕,何晟毓,秦振阳,谢恒.  水产学报. 2018(01)
[2]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概述[J]. 马晓燕,李鹏,严洁,周开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3]白斑综合征病毒江苏分离株变异区和缺失区基因的序列比较[J]. 薛晖,王晓丰,丁正峰,唐建清.  中国水产科学. 2011(05)
[4]检测克氏原螯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巢式PCR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J]. 李文杰,周国勤,朱菲莉,王卫东,周国平.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2)
[5]克氏原螯虾暴发性疾病病原及其传播途径的初步研究[J]. 陈昌福,杨军,刘远高,何广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8(06)
[6]人工养殖克氏原螯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 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08(17)
[7]虾白斑综合征病毒的研究进展[J]. 于力,李庆章.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8(06)
[8]白斑综合征病毒浙江分离株在动物模型克氏原螯虾组织中的分布[J]. 魏克强.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6(06)
[9]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结构蛋白质VP24的定位研究[J]. 谢希贤,杨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10]家蚕蛹表达的重组Vp28疫苗对克氏原螯虾的抗病毒保护效应[J]. 魏克强,许梓荣.  实验生物学报. 2005(03)

硕士论文
[1]HD-3复方中草药对凡纳滨对虾免疫酶影响和抗WSSV感染分析[D]. 景亚运.大连海洋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549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549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1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