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驼背鲈消化机理及免疫器官的组织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5 14:03
  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为高级海产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价格高昂。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驼背鲈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其高昂的价格为养殖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因而,驼背鲈大规模养殖在我国南海海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加深对驼背鲈消化机理及免疫器官组织形态结构的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为:温度和pH对驼背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驼背鲈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学及成鱼免疫器官的形态学和组织学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和pH对驼背鲈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驼背鲈3种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和pH范围内,驼背鲈消化酶活力均随着温度和pH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胃蛋白酶的最适温度为40~45℃,肠、幽门盲囊、肝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胃脂肪酶的最适温度为35℃,幽门盲囊的最适温度为40~45℃,其他部位均为40℃;胃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40℃,其他部位均为35℃。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3.2,肠、幽门盲囊、肝的最适pH均为8.2;胃、肝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7.2、8.2,其他部位均为6.2;胃淀粉酶的最适pH...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驼背鲈消化机理及免疫器官的组织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


驼背鲈头肾组织结构

驼背鲈


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染色较深,几乎占整个细胞;白髓中未见明显的脾小结和淋巴鞘(图2-3)。红髓主要由密集的红细胞和未成熟的红细胞构成,可分为脾窦和脾索两部分,脾窦由网状结缔组织构成,无固定形状,存在于相邻的两血窦之间,包含有血细胞,血细胞从周围的毛细血管而来;脾索间含有长杆型的内皮细胞,细胞核较大,染为深蓝色(图 2-4,6);脾索分布于脾窦周围,呈长短不一的条索状,主要由结缔组织和淋巴细胞组成(图 2-6)。脾脏实质中可见大量的血管,中央静脉和中央动脉血管贯穿于整个脾脏,静脉血管管腔大,管壁薄,动脉血管多附着于静脉血管旁,官腔比静脉血管小得多,但管壁厚,由平滑肌和扁平上皮细胞组成(图 2-2)。中央静脉血管伴行有神经纤维束,神经纤维清晰,染为淡粉色(图 2-5);椭圆体位于动脉血管旁,也被称为毛细血管,开放在髓质空隙内,壁厚。此外脾脏中还可见黑色素巨噬细胞,呈黄褐色,细胞核极大,几乎占据整个细胞,少数黑色素巨噬细胞分散在脾脏中,大部分聚集在一起成为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其多分布在血管和脾窦周围(图 2-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鲻脾脏和头肾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J]. 曹守花,李加儿,区又君,刘汝建,吴水清.  海洋渔业. 2013(03)
[2]刀鲚幼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形态学结构[J]. 聂志娟,徐钢春,顾若波,徐跑.  动物学杂志. 2012(04)
[3]野生与养殖黄鳍鲷味蕾的组织结构研究[J]. 王永翠,李加儿,区又君,苏慧,曹守花,刘汝建.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5)
[4]野生与养殖黄鳍鲷消化道形态组织结构[J]. 王永翠,李加儿,区又君,苏慧.  动物学杂志. 2012(03)
[5]多鳞四指马幼鱼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观察[J]. 黄桂云,张涛,赵峰,黄晓荣,杨阳,章龙珍.  海洋渔业. 2012(02)
[6]卵形鲳鲹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J]. 区又君,李加儿,勾效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2(01)
[7]温度和pH对杂色鲍消化酶活力的影响[J]. 姜永华,颜素芬,严正凛.  海洋科学. 2012(02)
[8]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Ⅴ大规格幼鱼消化酶活性在不同消化器官中的分布及盐度对酶活性的影响[J]. 范春燕,区又君,李加儿,于娜.  海洋渔业. 2011(04)
[9]驼背鲈脑垂体显微和超微结构的观察[J]. 王静香,李加儿,区又君,王刚.  中国水产科学. 2011(05)
[10]驼背鲈消化系统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J]. 区又君,勾效伟,李加儿.  海洋渔业. 2011(03)



本文编号:3570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570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1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