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温和雌雄配比对罗氏沼虾能量代谢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9 21:48
【目的】探索水温和雌雄配比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能量代谢和生长的影响,为进一步分析与解决罗氏沼虾生长缓慢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能量收支方程[摄食能(Ce)=生长能(Ge)+排粪能(Fe)+排泄能(Ue)+蜕壳能(Ee)+呼吸能(Re)]及凯式定氮法,分别计算罗氏沼虾各部分的代谢能值,分析4种水温(20、22、26和30℃)及3种雌雄配比(1∶1、1∶2和1∶3)对罗氏沼虾能量代谢和生长的影响。【结果】雌、雄罗氏沼虾的绝对摄食能均随水温上升而升高,其中雌虾在各水温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雄虾则表现为非相邻水温处理组间差异显著;雄虾在26℃下的绝对生长能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温处理组,雌虾在26℃下的绝对生长能显著高于20和22℃水温处理组;雌、雄罗氏沼虾在20℃下均未蜕壳,在22~30℃下其绝对蜕壳能随水温上升而升高,在30℃时达最大值(雌虾1371±272 J/g,雄虾1035±598 J/g);雌、雄罗氏沼虾的特定生长率在26℃下显著高于其他3个水温处理组;罗氏沼虾的绝对呼吸能表现为高温处理组(26和30℃)高于低...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2020,51(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水温下雌(A)、雄(B)罗氏沼虾各能量类型占摄食能的百分比
不同水温下雌、雄罗氏沼虾特定生长率的比较
罗氏沼虾性成熟雌、雄虾各部分能量类型占摄食能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生菌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水质的影响[J]. 朱光来,齐富刚,王东博,陆丹,胡继悦,蔡朝霞. 中国饲料. 2019(20)
[2]亚硝态氮对罗氏沼虾存活率、生长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 朱其建,鞠波,戴习林. 水产科技情报. 2019(01)
[3]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分析[J]. 李杉杉. 现代食品. 2018(21)
[4]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经验总结[J]. 付广水. 渔业致富指南. 2018(20)
[5]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J]. 贾若鲁.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5)
[6]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策略[J]. 徐卫国,姚振海. 渔业致富指南. 2018(10)
[7]虾肝肠胞虫的研究进展[J]. 叶键,许婷,施礼科,王力,陈凡,郭水荣. 科学养鱼. 2018(01)
[8]罗氏沼虾“铁壳”现象及其防控研究进展[J]. 袁锐,张朝晖,陈辉,方苹,陈静,刘训猛,吴亚锋,王晶晶. 水产科学. 2017(03)
[9]人工海水对罗氏沼虾幼体生长发育及能量收支影响初探[J]. 黄光华,马华威,黎建斌,杨彦豪,黄立斌,冯鹏霏,吕敏,卢小花,杨学明. 水生态学杂志. 2017(02)
[10]鳊幼鱼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个体变异及表型关联[J]. 曾令清,付成,奚露,彭姜岚,付世建. 生态学报. 2017(14)
硕士论文
[1]虾肝肠胞虫的流行病学及其致对虾生长缓慢机理的探索[D]. 程东远.上海海洋大学 2017
[2]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D]. 胡婷.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7618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学报. 2020,51(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不同水温下雌(A)、雄(B)罗氏沼虾各能量类型占摄食能的百分比
不同水温下雌、雄罗氏沼虾特定生长率的比较
罗氏沼虾性成熟雌、雄虾各部分能量类型占摄食能的百分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益生菌对罗氏沼虾生长性能和水质的影响[J]. 朱光来,齐富刚,王东博,陆丹,胡继悦,蔡朝霞. 中国饲料. 2019(20)
[2]亚硝态氮对罗氏沼虾存活率、生长及能量代谢的影响[J]. 朱其建,鞠波,戴习林. 水产科技情报. 2019(01)
[3]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分析[J]. 李杉杉. 现代食品. 2018(21)
[4]池塘养殖罗氏沼虾经验总结[J]. 付广水. 渔业致富指南. 2018(20)
[5]罗氏沼虾池塘养殖技术[J]. 贾若鲁.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5)
[6]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策略[J]. 徐卫国,姚振海. 渔业致富指南. 2018(10)
[7]虾肝肠胞虫的研究进展[J]. 叶键,许婷,施礼科,王力,陈凡,郭水荣. 科学养鱼. 2018(01)
[8]罗氏沼虾“铁壳”现象及其防控研究进展[J]. 袁锐,张朝晖,陈辉,方苹,陈静,刘训猛,吴亚锋,王晶晶. 水产科学. 2017(03)
[9]人工海水对罗氏沼虾幼体生长发育及能量收支影响初探[J]. 黄光华,马华威,黎建斌,杨彦豪,黄立斌,冯鹏霏,吕敏,卢小花,杨学明. 水生态学杂志. 2017(02)
[10]鳊幼鱼能量代谢和个性行为的个体变异及表型关联[J]. 曾令清,付成,奚露,彭姜岚,付世建. 生态学报. 2017(14)
硕士论文
[1]虾肝肠胞虫的流行病学及其致对虾生长缓慢机理的探索[D]. 程东远.上海海洋大学 2017
[2]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全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D]. 胡婷.南京农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97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59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