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西藏高原地区集装箱养殖凡纳滨对虾入池前水质条件筛选

发布时间:2022-02-13 08:22
  为了探索西藏高原地区集装箱循环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的可行性,初步对虾苗入池前的水质条件进行了初步筛选,以期降低凡纳滨对虾的养殖风险,提高其养殖产量。以地下井水为水源,用微生态制剂和小球藻剂调节水质,投放体长为0. 5-0. 8 cm的"正大"虾苗。实验设置为工业盐水和海水晶两大组,采取连续观察的方法,研究入池前两组虾苗在不同温度、p H和盐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48h后统计其死亡率。结果显示:工业盐组的虾苗在1h内全部死亡,而海水晶组的死亡数量较少后期稳定存活。其中,养殖温度为28℃、p H8. 4,且盐度为5‰处理组的虾苗死亡率最低,分别为5%、8%和5%。上述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可以适应西藏高原地区的水质条件,且海水晶调制的养殖水体条件比工业盐更适合虾苗生长。同时,该实验为开展西藏高原地区凡纳滨对虾的苗种养殖条件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文章来源】:黑龙江水产. 2020,39(03)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西藏高原地区集装箱养殖凡纳滨对虾入池前水质条件筛选


不同温度条件下各p H组虾苗全部死亡所用时间

虾苗,盐度,条件,存活时间


由图2可知,不同水温条件下,盐度2‰试验组虾苗死亡最快,20min内全部死亡,而盐度5‰实验组虾苗存活时间最长。22℃和28℃水温条件下,盐度5‰和8‰实验组虾苗存活时间高于盐度2‰组。水温为32℃时,盐度5‰实验组虾苗的存活时间较长。以上结果说明,三种养殖水体中,盐度为2‰组的虾苗存活时间最短,而5‰的盐度条件下更利于虾苗存活,推测与虾苗出场时的淡化程度有关。2.2 海水晶组虾苗死亡情况分析

虾苗,死亡率,盐度,条件


养殖试验持续48hrs.,每隔8hrs.观察虾苗死亡数,同时统计其在不同pH、不同盐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累计死亡率。从图3可以看出,第8hrs.时,pH9.2的试验组死亡率略高于pH7.6和pH8.4试验组。随着试验时间延长,pH7.6和p H9.2组累计死亡率明显升高,均高于pH8.4实验小组。其中,pH7.6组累计死亡率在48hrs.时达到峰值(10%)。pH8.4组累计死亡率在32hrs.之后趋于平稳,最高值出现在32hrs.为5%。pH9.2组累计死亡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最高值出现在48hrs.(20%)。以上结果说明,pH8.4组的累计死亡率较其它两组能够更早趋于平稳,且累计死亡率最低,说明pH为8.4的水体可能更适合虾苗生存。研究不同盐度下虾苗的死亡情况,由图4可知,在盐度为2‰,5‰和8‰的养殖池水中,第8 hrs.时,盐度2‰的试验组累计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余试验组。随着持续时间的增加,盐度2‰组和8‰组累计死亡率逐渐升高,而盐度5‰组死亡率升高趋势低于其余组。盐度2‰组累计死亡率在48hrs.时最高(19%)。盐度5‰组累计死亡率在32hrs.之后趋于平稳,最高值出现在40 hrs.(8%)。盐度8‰组在48 hrs.出现最高值(16%)。以上结果说明5‰的盐度更有利于虾苗存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装箱养殖浅析[J]. 池潜.  渔业致富指南. 2019(12)
[2]西藏渔业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保护对策[J]. 户国,都雪,程磊,纪锋,牟振波,马波,李雷,金星.  水产学杂志. 2019(03)
[3]秋冬季温室工厂化淡水养殖南美白对虾试验[J]. 唐庆权,毛颖睿,徐婷婷,陶敏慧,张子涵,鲁子怡,董昭然,樊慧敏,许晓牧,彭开松,王黎明,姜守松,鲍传和,朱若林,薛贵胜.  安徽农业科学. 2018(31)
[4]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模式及关键技术措施[J]. 陈田聪,谢达祥,陈晓汉.  今日畜牧兽医. 2018(07)
[5]南美白对虾人工海水生态育苗技术探讨[J]. 王晓芳,徐纪萍,高斐斐,陆跃欢.  科学养鱼. 2018(07)
[6]盐度骤变和渐变对南极大磷虾生存状况和蜕壳的影响[J]. 赵国庆,邱盛尧,黄洪亮,李灵智,屈泰春.  海洋渔业. 2018(03)
[7]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及淡化技术问题的分析[J]. 黄德.  海洋与渔业. 2017(01)
[8]墨吉明对虾幼虾对盐度和温度的适应性研究[J]. 杨世平,孙成波,吴颖豪,陈兆明,张洋鸣,林桂茂.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3)
[9]南美白对虾成功养殖的关键要点[J]. 周宣权.  中国农业信息. 2015(11)
[10]温度对脊尾白虾胚胎及幼体发育的影响研究[J]. 栗治国,张成松,张岩,李富花,相建海.  海洋科学. 2013(10)



本文编号:36228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228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a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