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松石(♀)和万宝路(♂)×红妃(♀)七彩神仙鱼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
发布时间:2022-02-22 20:58
杂交育种是鱼类育种中最常规、最基本的手段,包括远缘杂交和近缘杂交。形态学特征差异分析和核糖体5S基因序列分析是鱼类杂种鉴别中较为常用的两种方法。本研究选取两对不同品种七彩神仙鱼进行杂交配对,包括黑格尔七彩神仙鱼(Symphysodon discus Heckel)与松石七彩神仙鱼(S.discus Turquoise)、万宝路七彩神仙鱼(S.aequifasciatus.sp)和红妃七彩神仙鱼(S.aequifasciatus.sp),对亲本与F1代的传统形态学特征、框架参数和5S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七彩神仙鱼杂交育种和良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取雄性黑格尔七彩神仙鱼与雌性松石七彩神仙鱼进行杂交,成功获得子一代(分为全色花纹组和黑色花纹组)共162尾,其中全色花纹组具有与两亲本相似的花纹以及黑色纵条纹,黑色花纹组仅具有黑色纵条纹,没有花纹。选取雄性万宝路七彩神仙鱼与雌性红妃七彩神仙鱼进行杂交,成功获得子一代(分为黑色花纹组和无花纹组)共236尾,其中黑色花纹组表现出了亲本所没有的黑纱,且出现不明显的黑色纵条纹,无花纹组与亲本较为相似,没有花纹与黑色纵...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七彩神仙鱼可量性状测量图
图 2.2 七彩神仙鱼框架测量图Fig. 2.2 The truss network from the Symphysodon坐标点(Nine landmarks of anatomy): A 吻端(Snourocran-ium);C.背鳍基部末端(Posterior end of dor- ofcaudal fin);E.尾鳍腹部起点(Ventral origin of c);G.臀鳍起点(Origin of anal fin);H.腹鳍起点(Insersterior of maxilla)。数据均除以体长进行校正,以消除生长速度检验;对 18 项框架参数和 7 项可量性状的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指标综贡献率;聚类分析的数据是校正后可量性状离法。所有数据通过 Excel2016、Past3 与
.3.3 聚类分析根据黑格尔与松石杂交F1代及其双亲的传统可量性状参数以及框架结构数据类分析后得到欧氏距离的计算结果(表 2.5)和聚类图(图 2.3)。全色花纹组与黑色纹组先聚为一支,欧氏距离最小,为 0.114,再与黑格尔聚为一支,欧氏距离 0.487与松石聚类,欧氏距离 1.203。黑色花纹组与黑格尔欧氏距离为 0.553,与松石欧距离最大,为 1.244。结果表明两种杂交 F1 代与黑格尔形态最为接近,差异较。表 2.5 杂交 F1 代及其亲本之间的欧氏距离Tab. 2.5 Euclidean distance values of hybrid F1 and its parents案例 黑格尔 松石 全色 黑色黑格尔 0.000 0.981 0.487 0.553松石 0.981 0.000 1.203 1.244全色 0.487 1.203 0.000 0.114黑色 0.553 1.244 0.114 0.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部公布团头鲂、黄姑鱼等14个水产新品种[J]. 当代水产. 2017(05)
[2]水产遗传育种与水产种业发展战略研究[J]. 桂建芳,包振民,张晓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16(03)
[3]《鱼类远缘杂交》[J]. 桂建芳. 水产学报. 2015(06)
[4]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后代的遗传特征及生长差异[J]. 郑国栋,张倩倩,李福贵,陈杰,蒋霞云,邹曙明.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3)
[5]5种七彩神仙鱼5S rDNA序列的比较[J]. 于永亮,李坚明,高建忠,罗小溪,王磊,陈再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6]我国水产种业发展与机遇[J]. 李思发. 科学养鱼. 2014(06)
[7]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仔、稚鱼的异速生长[J]. 吴水清,李加儿,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3)
[8]斑鳜(♀)×鳜鱼(♂)杂交子一代、子二代的形态特征分析[J]. 许淼洋,郭金涛,赵金良,钱叶周,吴超,钱德. 水产科学. 2013(11)
[9]鱼类育种方法在观赏鱼中的应用[J]. 梁华. 水产养殖. 2013(09)
[10]我国观赏鱼的育种方法及其发展前景[J]. 梁华. 中国水产. 2013(08)
博士论文
[1]红鲫与翘嘴红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形成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D]. 何伟国.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黑格尔七彩神仙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及与四种人工七彩神仙鱼Cytb、5S rDNA的比较分析[D]. 于永亮.上海海洋大学 2015
[2]彩鲫与建鲤杂交F1代生物学特性研究[D]. 刘文骁.石河子大学 2015
[3]鲌鲂杂交品系线粒体基因组及5S rDNA的结构分析和遗传特征[D]. 朱镔.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基于形态学和微卫星标记的鲂属鱼类种间及子代的鉴定[D]. 杜睿.华中农业大学 2014
[5]长鳍鲤(C.carpio var.longfin)、锦鲤(C.carpio var.koi)与正反交子代遗传差异分析[D]. 陈紫辉.上海海洋大学 2014
[6]瓯江彩鲤配套选育系生长和生理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 朱丽艳.上海海洋大学 2013
[7]三种杂交鱼与纯种尼罗、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关系研究[D]. 曾宪坤.南京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40191
【文章来源】: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七彩神仙鱼可量性状测量图
图 2.2 七彩神仙鱼框架测量图Fig. 2.2 The truss network from the Symphysodon坐标点(Nine landmarks of anatomy): A 吻端(Snourocran-ium);C.背鳍基部末端(Posterior end of dor- ofcaudal fin);E.尾鳍腹部起点(Ventral origin of c);G.臀鳍起点(Origin of anal fin);H.腹鳍起点(Insersterior of maxilla)。数据均除以体长进行校正,以消除生长速度检验;对 18 项框架参数和 7 项可量性状的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是将多个指标综贡献率;聚类分析的数据是校正后可量性状离法。所有数据通过 Excel2016、Past3 与
.3.3 聚类分析根据黑格尔与松石杂交F1代及其双亲的传统可量性状参数以及框架结构数据类分析后得到欧氏距离的计算结果(表 2.5)和聚类图(图 2.3)。全色花纹组与黑色纹组先聚为一支,欧氏距离最小,为 0.114,再与黑格尔聚为一支,欧氏距离 0.487与松石聚类,欧氏距离 1.203。黑色花纹组与黑格尔欧氏距离为 0.553,与松石欧距离最大,为 1.244。结果表明两种杂交 F1 代与黑格尔形态最为接近,差异较。表 2.5 杂交 F1 代及其亲本之间的欧氏距离Tab. 2.5 Euclidean distance values of hybrid F1 and its parents案例 黑格尔 松石 全色 黑色黑格尔 0.000 0.981 0.487 0.553松石 0.981 0.000 1.203 1.244全色 0.487 1.203 0.000 0.114黑色 0.553 1.244 0.114 0.00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部公布团头鲂、黄姑鱼等14个水产新品种[J]. 当代水产. 2017(05)
[2]水产遗传育种与水产种业发展战略研究[J]. 桂建芳,包振民,张晓娟. 中国工程科学. 2016(03)
[3]《鱼类远缘杂交》[J]. 桂建芳. 水产学报. 2015(06)
[4]团头鲂(♀)×翘嘴鲌(♂)杂交后代的遗传特征及生长差异[J]. 郑国栋,张倩倩,李福贵,陈杰,蒋霞云,邹曙明. 中国水产科学. 2015(03)
[5]5种七彩神仙鱼5S rDNA序列的比较[J]. 于永亮,李坚明,高建忠,罗小溪,王磊,陈再忠.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6]我国水产种业发展与机遇[J]. 李思发. 科学养鱼. 2014(06)
[7]斜带石斑鱼(♀)×鞍带石斑鱼(♂)杂交子代仔、稚鱼的异速生长[J]. 吴水清,李加儿,区又君,吕国敏,刘江华. 中国水产科学. 2014(03)
[8]斑鳜(♀)×鳜鱼(♂)杂交子一代、子二代的形态特征分析[J]. 许淼洋,郭金涛,赵金良,钱叶周,吴超,钱德. 水产科学. 2013(11)
[9]鱼类育种方法在观赏鱼中的应用[J]. 梁华. 水产养殖. 2013(09)
[10]我国观赏鱼的育种方法及其发展前景[J]. 梁华. 中国水产. 2013(08)
博士论文
[1]红鲫与翘嘴红鲌不同倍性水平杂交鱼的形成及其生物学特征研究[D]. 何伟国.湖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黑格尔七彩神仙鱼的线粒体基因组及与四种人工七彩神仙鱼Cytb、5S rDNA的比较分析[D]. 于永亮.上海海洋大学 2015
[2]彩鲫与建鲤杂交F1代生物学特性研究[D]. 刘文骁.石河子大学 2015
[3]鲌鲂杂交品系线粒体基因组及5S rDNA的结构分析和遗传特征[D]. 朱镔.湖南师范大学 2015
[4]基于形态学和微卫星标记的鲂属鱼类种间及子代的鉴定[D]. 杜睿.华中农业大学 2014
[5]长鳍鲤(C.carpio var.longfin)、锦鲤(C.carpio var.koi)与正反交子代遗传差异分析[D]. 陈紫辉.上海海洋大学 2014
[6]瓯江彩鲤配套选育系生长和生理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D]. 朱丽艳.上海海洋大学 2013
[7]三种杂交鱼与纯种尼罗、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关系研究[D]. 曾宪坤.南京农业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640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4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