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幼鱼海水适应过程中生长及生理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3 20:27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ray),大型溯河产卵洄游性鱼类,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活动已连续三年未监测到,自然资源急剧衰退,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使得不同年龄梯度的中华鲟初具规模,但中华鲟的保种养殖均以淡水为主,长期的淡水环境使中华鲟面临性成熟个体比例低、成熟个体小、繁殖力低、繁殖后代个体质量下降等诸多问题。由于中华鲟的生活史大部分在海水中,海水盐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海水养殖可能是中华鲟迁地保护的必然过程。为了揭示中华鲟幼鱼在自然盐度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生理特性,以1.5龄中华鲟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为期120天的模拟降河与如海洄游试验,包括25天的海水驯化和95天的后续海水(25‰)养殖。在海水驯化过程中取4个时间点(第0、9、17、25天)和海水养殖过程中1个时间点(第120天)进行样品的采集,用于研究海水适应过程中中华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学参数、血清生理特征和组织器官结构的适应性变化,旨在获得中华鲟海水保种养殖的基础参数。主要研究结果由以下四部分构成:1.海水驯化和海水养殖过程中中华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个体...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中华鲟研究进展
1.1.1 自然种群概况
1.1.2 物种保护及其研究
1.2 鱼类对水体环境盐度适应性研究进展
1.2.1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1.2.2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离子浓度的变化
1.2.3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生长性能的变化
1.2.4 盐度适应过程中参与机体渗透调节的主要激素
1.2.5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1.2.6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免疫能力的变化
1.2.7 盐度适应过程中参与机体渗透调节的主要组织和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中华鲟幼鱼海水适应过程中的生长及生理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器材
2.1.2 实验鱼及饲养管理
2.1.3 实验设计
2.1.4 样品采集
2.1.5 存活率和生长指标测定
2.1.6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中华鲟幼鱼存活率及生长特性
2.2.2 中华鲟幼鱼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2.2.3 中华鲟幼鱼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2.3 讨论
2.3.1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的耐盐性和存活率的影响
2.3.2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2.3.3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影响
2.3.4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3.5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3.6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免疫能力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中华鲟幼鱼组织器官结构在海水条件下的适应性调整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器材
3.1.2 实验鱼及饲养管理
3.1.3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3.1.4 样品处理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鳃丝组织结构的变化
3.2.2 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
3.2.3 肠组织结构的变化
3.2.4 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
3.2.5 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
3.3 讨论
3.3.1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3.3.2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3.3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3.3.4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3.5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J].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中国水产科学. 2020(03)
[2]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及鳃肾组织学结构的影响[J]. 刘龙龙,罗鸣,陈傅晓,刘金叶,谭围,王永波,符书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04)
[3]盐度对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J]. 温久福,蓝军南,曹明,周慧,区又君,李加儿.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1)
[4]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 张书环,聂品,舒少武,杜浩,Foo Khong Lee,杨月梅,邵纯,邸军,黄君,曾令兵,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1)
[5]盐度对云纹石斑鱼抗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J]. 廖雅丽,张晨捷,彭士明,高权新,施兆鸿.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02)
[6]淡水和半咸水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数量分布[J]. 赵峰,杨刚,张涛,王妤,庄平. 海洋渔业. 2016(01)
[7]不同盐度和驯养时间中华鲟子二代幼鱼鳃的显微结构变化[J]. 刘娟娟,王京树,赵珣,杨元金. 水生态学杂志. 2015(01)
[8]盐度对5种幼鱼的生存及鳃、肾组织的影响[J]. 杨建,徐伟,耿龙武,关海红,党云飞,姜海峰. 淡水渔业. 2014(04)
[9]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J]. 赵峰,张涛,侯俊利,刘鉴毅,章龙珍,庄平. 水产学报. 2013(12)
[10]盐度对杂交鳢幼鱼生长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J]. 王超,谢少林,陈金涛,梁日深,姚东林,周爱国,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2013(06)
博士论文
[1]盐度对中华鲟生长的影响机制及中华鲟的等渗点分析[D]. 李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长江中华鲟生殖洄游和栖息地选择[D]. 王成友.华中农业大学 2012
[3]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非生物环境[D]. 张辉.华中农业大学 2009
[4]中华鲟海水适应过程中生理变化及盐度选择行为研究[D]. 何绪刚.华中农业大学 2008
[5]中华鲟感觉器官的早期发育及其行为机能研究[D]. 柴毅.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盐度对黄姑鱼生存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田璐.浙江海洋大学 2019
[2]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鳃氯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盐度适应性变化[D]. 吴贝贝.上海海洋大学 2014
[3]盐度对鲻鱼消化生理和渗透调节生理的影响[D]. 于娜.上海海洋大学 2011
[4]环境胁迫对中华鲟体内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D]. 刘松岩.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8424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中华鲟研究进展
1.1.1 自然种群概况
1.1.2 物种保护及其研究
1.2 鱼类对水体环境盐度适应性研究进展
1.2.1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1.2.2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离子浓度的变化
1.2.3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生长性能的变化
1.2.4 盐度适应过程中参与机体渗透调节的主要激素
1.2.5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1.2.6 盐度适应过程中机体免疫能力的变化
1.2.7 盐度适应过程中参与机体渗透调节的主要组织和酶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中华鲟幼鱼海水适应过程中的生长及生理特性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器材
2.1.2 实验鱼及饲养管理
2.1.3 实验设计
2.1.4 样品采集
2.1.5 存活率和生长指标测定
2.1.6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1.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
2.2.1 中华鲟幼鱼存活率及生长特性
2.2.2 中华鲟幼鱼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2.2.3 中华鲟幼鱼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
2.3 讨论
2.3.1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的耐盐性和存活率的影响
2.3.2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的生长特性的影响
2.3.3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清渗透压和离子浓度的影响
2.3.4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
2.3.5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3.6 海水适应过程中盐度对中华鲟幼鱼免疫能力的影响
2.4 小结
第3章 中华鲟幼鱼组织器官结构在海水条件下的适应性调整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与器材
3.1.2 实验鱼及饲养管理
3.1.3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3.1.4 样品处理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
3.2.1 鳃丝组织结构的变化
3.2.2 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
3.2.3 肠组织结构的变化
3.2.4 脾脏组织结构的变化
3.2.5 肝脏组织结构的变化
3.3 讨论
3.3.1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鳃组织结构的影响
3.3.2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3.3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3.3.4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3.5 盐度对中华鲟幼鱼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实践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濒危中华鲟人工群体的繁殖生物学[J]. 罗江,杜浩,危起伟,张辉,乔新美,熊伟,刘志刚,冷小茜,吴金平,沈丽,王成友,吴金明,张书环,周琼,刘源,王科兵. 中国水产科学. 2020(03)
[2]盐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及鳃肾组织学结构的影响[J]. 刘龙龙,罗鸣,陈傅晓,刘金叶,谭围,王永波,符书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9(04)
[3]盐度对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J]. 温久福,蓝军南,曹明,周慧,区又君,李加儿. 渔业科学进展. 2020(01)
[4]子二代中华鲟分枝杆菌感染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J]. 张书环,聂品,舒少武,杜浩,Foo Khong Lee,杨月梅,邵纯,邸军,黄君,曾令兵,危起伟.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1)
[5]盐度对云纹石斑鱼抗氧化酶及溶菌酶活性的影响[J]. 廖雅丽,张晨捷,彭士明,高权新,施兆鸿.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6(02)
[6]淡水和半咸水条件下中华鲟幼鱼鳃上皮泌氯细胞的形态特征与数量分布[J]. 赵峰,杨刚,张涛,王妤,庄平. 海洋渔业. 2016(01)
[7]不同盐度和驯养时间中华鲟子二代幼鱼鳃的显微结构变化[J]. 刘娟娟,王京树,赵珣,杨元金. 水生态学杂志. 2015(01)
[8]盐度对5种幼鱼的生存及鳃、肾组织的影响[J]. 杨建,徐伟,耿龙武,关海红,党云飞,姜海峰. 淡水渔业. 2014(04)
[9]长江口中华鲟幼鱼血液水分、渗透压及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J]. 赵峰,张涛,侯俊利,刘鉴毅,章龙珍,庄平. 水产学报. 2013(12)
[10]盐度对杂交鳢幼鱼生长及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J]. 王超,谢少林,陈金涛,梁日深,姚东林,周爱国,邹记兴. 水生态学杂志. 2013(06)
博士论文
[1]盐度对中华鲟生长的影响机制及中华鲟的等渗点分析[D]. 李伟.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长江中华鲟生殖洄游和栖息地选择[D]. 王成友.华中农业大学 2012
[3]中华鲟自然繁殖的非生物环境[D]. 张辉.华中农业大学 2009
[4]中华鲟海水适应过程中生理变化及盐度选择行为研究[D]. 何绪刚.华中农业大学 2008
[5]中华鲟感觉器官的早期发育及其行为机能研究[D]. 柴毅.华中农业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盐度对黄姑鱼生存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D]. 田璐.浙江海洋大学 2019
[2]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鳃氯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盐度适应性变化[D]. 吴贝贝.上海海洋大学 2014
[3]盐度对鲻鱼消化生理和渗透调节生理的影响[D]. 于娜.上海海洋大学 2011
[4]环境胁迫对中华鲟体内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D]. 刘松岩.华中农业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784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678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