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盐诱导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三倍体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1 20:35
本研究对虾夷扇贝的受精发育及一种新的三倍体诱导方法——高盐诱导,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研究使用高盐处理的方法以抑制虾夷扇贝受精卵极体的释放,成功获得三倍体虾夷扇贝。同时,研究对以高盐方法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参数和虾夷扇贝受精发育过程、三倍体幼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等情况进行了分析,为虾夷扇贝三倍体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也为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虾夷扇贝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研究采用二氨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对虾夷扇贝的受精细胞学过程进行了荧光显微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未受精的成熟卵子外形上近圆球形,核相大多位于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精子呈圆形亮点状,随机入卵。精子入卵后体积膨大成球形,刺激启动成熟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释放出极体。卵母细胞的第二次减数分裂完成后,精核解凝、泡状化,体积膨胀,形成雄原核;卵子染色质去浓缩,扩散膨大,形成雌原核。成熟的雌雄原核完成融合过程,最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虾夷扇贝受精卵发育过程具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2、高盐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最佳诱导参数的探讨 采用高盐方法,在不同的...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扇贝的育种研究
1.1.1 选择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1.1.2 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1.1.3 多倍体技术及其应用
1.1.4 转基因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1.1.5 雌核生殖技术及其应用
1.1.6 雄核生殖技术及其应用
1.2 三倍体贝类的育种
1.2.1 诱导途径
1.2.2 诱导方法
1.3 三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1.3.1 处理强度
1.3.2 处理时机
1.3.3 持续处理时间
1.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1.4 三倍体育种前景
2 虾夷扇贝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3 高盐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最佳诱导参数的探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精卵的获得及授精
3.1.3 高盐诱导
3.1.4 相关方法和参数
3.2 实验结果
3.2.1 最佳高盐盐度的确定
3.2.2 最佳处理时机的确定
3.2.3 最佳持续处理时间的确定
3.2.4 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结果
3.3 讨论
3.3.1 不同高盐盐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时机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持续处理时间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3.3.4 其它影响因子
4 虾夷扇贝三倍体幼虫培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精卵的获得及授精
4.1.3 高盐诱导
4.1.4 孵化与选优
4.1.5 幼虫培育
4.1.6 采苗
4.1.7 幼虫的倍性检测及相关参数
4.2 实验结果
4.2.1 受精卵的发育及孵化情况
4.2.2 幼虫的生长
4.2.3 幼虫的存活
4.2.4 幼虫的倍性变化
4.3 讨论
4.3.1 受精卵发育及孵化情况差异
4.3.2 三倍体幼虫的生长
4.3.3 三倍体幼虫的存活
4.3.4 三倍体处理组幼虫的倍性变化
4.4 高盐诱导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J]. 刘剑,王昭萍,孔静,于瑞海,王有廷,王廷军. 海洋湖沼通报. 2012(01)
[2]太平洋牡蛎杂交三倍体与诱导三倍体的生长比较[J]. 孔静,王昭萍,于瑞海,张跃环,刘剑,李晓瑜,李雅琳,郭希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Z2)
[3]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以及与其他诱导方法的比较[J]. 孔静,王昭萍,于瑞海,刘剑,张跃环. 中国水产科学. 2011(03)
[4]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J]. 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 水产学报. 2011(03)
[5]低盐诱导海湾扇贝三倍体育苗技术的研究[J]. 于瑞海,王昭萍,邸炜鹏,张晨晨,高倩,段金龙.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5)
[6]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J]. 张晨晨,王昭萍,于瑞海,邸炜鹏,孔静,刘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7]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MSAP分析[J]. 于涛,杨爱国,吴彪,周丽青. 水产学报. 2010(09)
[8]水产动物三倍体诱导研究进展[J]. 田海军,李林春.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9]紫扇贝与海湾扇贝种间杂交的研究[J]. 王春德,刘保忠,李继强,刘升平. 海洋科学. 2009(10)
[10]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J]. 孟庆磊,黄晓婷,赵海波,赵婷,李宁,王昭萍,胡晓丽,胡景杰,包振民. 中国水产科学. 2009(05)
博士论文
[1]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过程中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分析[D]. 吕振明.中国海洋大学 2006
[2]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Jay)和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多倍体诱导研究[D]. 常亚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0
[3]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研究[D]. 杨爱国.青岛海洋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栉孔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及精子形态的研究[D]. 沈建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D]. 于涛.上海海洋大学 2011
[3]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培育及生长研究[D]. 孔静.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杂交及三倍体的初步研究[D]. 刘剑.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D]. 张晨晨.中国海洋大学 2010
[6]低渗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的研究[D]. 赵婷.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5702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扇贝的育种研究
1.1.1 选择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1.1.2 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1.1.3 多倍体技术及其应用
1.1.4 转基因育种技术及其应用
1.1.5 雌核生殖技术及其应用
1.1.6 雄核生殖技术及其应用
1.2 三倍体贝类的育种
1.2.1 诱导途径
1.2.2 诱导方法
1.3 三倍体诱导的影响因素
1.3.1 处理强度
1.3.2 处理时机
1.3.3 持续处理时间
1.3.4 其他因素的影响
1.4 三倍体育种前景
2 虾夷扇贝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 实验结果
2.3 讨论
3 高盐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最佳诱导参数的探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精卵的获得及授精
3.1.3 高盐诱导
3.1.4 相关方法和参数
3.2 实验结果
3.2.1 最佳高盐盐度的确定
3.2.2 最佳处理时机的确定
3.2.3 最佳持续处理时间的确定
3.2.4 流式细胞仪倍性检测结果
3.3 讨论
3.3.1 不同高盐盐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时机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3.3.3 不同持续处理时间对诱导效果的影响
3.3.4 其它影响因子
4 虾夷扇贝三倍体幼虫培养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精卵的获得及授精
4.1.3 高盐诱导
4.1.4 孵化与选优
4.1.5 幼虫培育
4.1.6 采苗
4.1.7 幼虫的倍性检测及相关参数
4.2 实验结果
4.2.1 受精卵的发育及孵化情况
4.2.2 幼虫的生长
4.2.3 幼虫的存活
4.2.4 幼虫的倍性变化
4.3 讨论
4.3.1 受精卵发育及孵化情况差异
4.3.2 三倍体幼虫的生长
4.3.3 三倍体幼虫的存活
4.3.4 三倍体处理组幼虫的倍性变化
4.4 高盐诱导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J]. 刘剑,王昭萍,孔静,于瑞海,王有廷,王廷军. 海洋湖沼通报. 2012(01)
[2]太平洋牡蛎杂交三倍体与诱导三倍体的生长比较[J]. 孔静,王昭萍,于瑞海,张跃环,刘剑,李晓瑜,李雅琳,郭希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Z2)
[3]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以及与其他诱导方法的比较[J]. 孔静,王昭萍,于瑞海,刘剑,张跃环. 中国水产科学. 2011(03)
[4]斧文蛤精子超微结构与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变化[J]. 董迎辉,林志华,姚韩韩. 水产学报. 2011(03)
[5]低盐诱导海湾扇贝三倍体育苗技术的研究[J]. 于瑞海,王昭萍,邸炜鹏,张晨晨,高倩,段金龙.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5)
[6]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J]. 张晨晨,王昭萍,于瑞海,邸炜鹏,孔静,刘剑.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S1)
[7]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及其杂交子代的MSAP分析[J]. 于涛,杨爱国,吴彪,周丽青. 水产学报. 2010(09)
[8]水产动物三倍体诱导研究进展[J]. 田海军,李林春.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01)
[9]紫扇贝与海湾扇贝种间杂交的研究[J]. 王春德,刘保忠,李继强,刘升平. 海洋科学. 2009(10)
[10]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J]. 孟庆磊,黄晓婷,赵海波,赵婷,李宁,王昭萍,胡晓丽,胡景杰,包振民. 中国水产科学. 2009(05)
博士论文
[1]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杂交过程中的细胞与分子遗传学分析[D]. 吕振明.中国海洋大学 2006
[2]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Jay)和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多倍体诱导研究[D]. 常亚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0
[3]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研究[D]. 杨爱国.青岛海洋大学 1999
硕士论文
[1]栉孔扇贝三倍体的诱导及精子形态的研究[D]. 沈建平.中国海洋大学 2013
[2]栉孔扇贝(♀)×虾夷扇贝(♂)杂种优势遗传机理的研究[D]. 于涛.上海海洋大学 2011
[3]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培育及生长研究[D]. 孔静.中国海洋大学 2011
[4]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杂交及三倍体的初步研究[D]. 刘剑.中国海洋大学 2011
[5]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D]. 张晨晨.中国海洋大学 2010
[6]低渗诱导虾夷扇贝三倍体的研究[D]. 赵婷.中国海洋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705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05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