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消化酶、体成分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03 22:17
  为研究池塘多元养殖模式下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消化酶活性、体成分及养殖水环境的影响,实验以脊尾白虾及其养殖水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实验组,分别为投喂冰鲜饲料组(Diet1组)、投喂配合饲料组(Diet3组)及两者1∶1混合投喂组(Diet2组)。每个实验组设3个重复,实验周期为45 d,实验每隔5 d测脊尾白虾体重和养殖水质指标并分析;实验结束时,采集脊尾白虾样品,用于消化酶及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饲料投喂30 d后, Diet2组脊尾白虾的体重显著高于Diet1组和Diet3组(P<0.05),而Diet1组与Diet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2)从Diet1组至Diet3组饲料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而脊尾白虾蛋白酶活性逐渐降低,淀粉酶活性逐渐提高;各实验组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3) Diet2组脊尾白虾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Diet3组(P<0.05),与Diet1组差异不显著(P>0.05)。Diet2组脊尾白虾水分含量显著低于Diet1组和D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1.3 样品采集
    1.4 指标测定
        1.4.1 生长性能分析
        1.4.2 消化酶活性的测定
        1.4.3 体成分的测定
        1.4.4水质指标测定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2.3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2.4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质的影响
        2.4.1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COD含量的影响
        2.4.2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氮(IN)含量的影响
        2.4.3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无机磷(IP)含量的影响
3 讨论
    3.1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3.2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3.3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体成分的影响
    3.4 不同饲料投喂模式对脊尾白虾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脊尾白虾“科苏红1号”肌肉营养成分分析[J]. 史文军,蒋葛,沈辉,乔毅,徐锦忠,万夕和.  食品工业. 2019(07)
[2]海水和淡化水养殖凡纳滨对虾饲料蛋白需求量的比较研究[J]. 苟妮娜,张建禄.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9(03)
[3]投喂不同饵料对长薄鳅生长的影响[J]. 张建明.  水产科学. 2019(02)
[4]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拟穴青蟹稚蟹生长、体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董兰芳,童潼,张琴,许明珠,赵艳飞,宋志飞,苏琼,聂振平,马来.  水生生物学报. 2019(02)
[5]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和水体氨氮含量的影响[J]. 李志辉,马杭柯,张培,徐莞媛,孙金秋,阎斌伦,张庆起,高焕.  海洋渔业. 2018(05)
[6]配合饲料和冰鲜鲢对大口黑鲈生长、血浆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组织学的影响[J]. 牟明明,蒋余,罗强,陈拥军,罗莉,林仕梅.  水产学报. 2018(09)
[7]中国水产养殖环境氮磷污染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J]. 刘国锋,徐跑,吴霆,徐增洪,徐刚春.  江苏农业学报. 2018(01)
[8]不同饵料对美洲西鲱仔鱼生长、相关酶活力及体脂肪酸的影响[J]. 刘志峰,高小强,于久翔,王耀辉,秦巍仑,郭正龙,黄滨,刘宝良,洪磊.  中国水产科学. 2018(01)
[9]不同脂肪源饲料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消化酶活力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王健懿,杨志刚,魏帮鸿,施秋燕,杨筱珍,成永旭.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6)
[10]3种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生化组成的影响[J]. 葛永春,姜晓东,张金彪,吴旭干,邓登,成永旭.  水产科学. 2017(05)

硕士论文
[1]不同光照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D]. 邓慧芳.长江大学 2018
[2]饲料磷及钙磷比对红螯螯虾幼虾生长和组织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D]. 王冬冬.宁波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07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07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