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水产动物对稻田资源的利用特征: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4 06:19
  如何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是当今世界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水稻田的浅水环境为许多水生生物提供了优越的天然栖息场所,并且可以为养殖鱼、蟹、虾、泥鳅和鳖等水产动物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因而利用稻田环境养殖水产动物形成的稻渔系统(本文的“渔”是水产动物的统称,以下同)一直受到持续的关注。研究表明,稻渔系统可增加食物产出(稻米和水产品),且可降低水稻生产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此外,稻田系统中天然栖息着的各类非养殖性水生生物,可为人工有意养殖的水产动物提供丰富的饵料资源。但是,有关水产动物对稻田资源的利用特征的研究较少。稳定性同位素技术是研究生态系统营养级位置、食物网结构、动物食物来源、生态位宽度以及生物地理起源等的重要手段。本文以稳定性同位素技术为研究手段,通过文献整合分析确定几种水产动物的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系数,进而分析几种水产动物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食性,并研究了瓯江彩鲤(俗称“田鱼”)土著种群的稳定性同位素和食性差异,得到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整合分析对2008-2014发表的31篇文献(包含131组数据)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提出问题
    1.2 研究进展
        1.2.1 稳定性同位素
        1.2.2 稳定性同位素在生态学上的应用
        1.2.3 同位素分馏效应及其分馏系数
        1.2.4 稻渔系统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2.1 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整合分析
    2.2 不同稻渔模式中水产动物的食性分析
        2.2.1 稻-鲤共作模式中鱼的食性分析
        2.2.2 稻-鳖共作模式中鳖的食性分析
        2.2.3 稻-蟹共作模式中蟹的食性分析
    2.3 “田鱼”种群的稳定性同位素及食性差异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碳、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系数的整合分析
        3.1.1 不同种类动物碳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系数(△~(13)C)分析
        3.1.2 不同种类动物氮稳定性同位素分馏系数(△~(15)N)分析
    3.2 不同稻渔模式中水产动物的食性分析
        3.2.1 稻-鲤共作模式中“田鱼”的食性分析
        3.2.2 稻-鳖共作模式中鳖的食性分析
        3.2.3 稻-蟹共作模式中蟹的食性分析
    3.3 “田鱼”种群的稳定性同位素及食性差异分析
        3.3.1 不同地理来源的“田鱼”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3.3.2 不同基因型“田鱼”的稳定性同位素和食性差异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种类动物的碳、氮稳定性同位泰分馏系数的分析
    4.2 不同稻渔模式中水产动物的食性分析
    4.3 “田鱼”种群的稳定性同位素及食性差异分析
        4.3.1 不同地理来源的“田鱼”的稳定性同位素分析
        4.3.2 不同基因型“田鱼”的稳定性同位素和食性差异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整合分析所用数据的文献来源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3种复方中草药对中华绒鳌蟹生长和部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J]. 孙学亮,郭永军,季延滨,尤宏争,陈成勋.  经济动物学报. 2015(02)
[2]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 李嘉尧,常东,李柏年,吴旭干,朱泽闻,成永旭.  水产学报. 2014(09)
[3]不同体色瓯江彩鲤生长动态的观察与分析[J]. 朱丽艳,马玉清,项松平,毕详,王剑,李巍,王成辉.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3(03)
[4]稳定同位素在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J]. 冯建祥,黄敏参,黄茜,郭婕敏,林光辉.  生态学杂志. 2013(04)
[5]传统稻鱼系统生产力提升对稻田水体环境的影响[J]. 丁伟华,李娜娜,任伟征,胡亮亮,陈欣,唐建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3)
[6]黑石礁海域生物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的研究[J]. 王海霞,刘瑀,鲍惠铭,刘保占.  海洋湖沼通报. 2012(04)
[7]不同河蟹饲料对稻田养蟹效益影响研究[J]. 张朝阳,金满洋,刘瑾冰,马建立,袁涛,白晓宁.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1)
[8]新一轮稻田养殖的趋势特征及发展建议[J]. 李可心,朱泽闻,钱银龙.  中国渔业经济. 2011(06)
[9]利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东海银鲳食性[J]. 彭士明,施兆鸿,尹飞,孙鹏,王建钢.  生态学杂志. 2011(07)
[10]稳定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及其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J]. 曾芳,毛治超.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2)

博士论文
[1]农业生物种间互惠的生态系统功能[D]. 胡亮亮.浙江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中国主要稻田种养模式生态分析[D]. 李娜娜.浙江大学 2013
[2]用多种稳定同位素分析法追溯褐飞虱远距离迁飞虫源地[D]. 缪清玲.浙江大学 2012
[3]稻、鸭、鱼共育稻田浮游动物群落研究[D]. 范红深.华中农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707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07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