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不同培养方式对纤细裸藻生长及代谢作用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6:24
  微藻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纤细裸藻(Euglena gracilis)为实验对象,采用实验生态学的方法,从生理生化和分子水平探讨了自养、兼养、异养和光诱导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生长、生理生化及代谢产物的变化。为阐明纤细裸藻对不同培养方式的响应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其开发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纤细裸藻对四种抗生素的敏感差异。结果如下:纤细裸藻对四种抗生素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遗传霉素G418>土霉素>链霉素>青霉素。根据四种抗生素作用下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建立纤细裸藻无菌体系可以选择青霉素作为其备选抗生素。2.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胞内产物的变化。结果如下:叶绿素a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兼养组>光诱导组>自养组>异养组;叶绿素b为:异养组>光诱导组>兼养组>自养组;类胡萝卜素为:兼养组>光诱导组>自养组>异养组;脂肪酸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光诱导组>异养组>兼养组>自养组;饱和脂肪酸(SFA)为:异养组>光诱导组>自养组>兼养组;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为:光诱导组>...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藻应用研究
        1.1.1 微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1.1.2 微藻在医药中的应用
        1.1.3 微藻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1.2 微藻无菌化研究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3 微藻培养方式的研究
    1.4 藻类转录组学研究
    1.5 纤细裸藻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研究
        1.5.1 纤细裸藻的分类及生物学特性
        1.5.2 纤细裸藻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纤细裸藻对抗生素敏感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藻种和培养基
        2.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遗传霉素 G418 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 a 含量的影响
        2.2.2 青霉素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2.2.3 土霉素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2.2.4 链霉素对纤细裸藻细胞密度及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2.3 讨论
        2.3.1 纤细裸藻对遗传霉素的敏感性
        2.3.2 纤细裸藻对青霉素的敏感性
        2.3.3 纤细裸藻对土霉素的敏感性
        2.3.4 纤细裸藻对链霉素的敏感性
    2.4 结论
第三章 四种培养方式对纤细裸藻生长及代谢产物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藻种和培养基
        3.1.2 培养方法
        3.1.3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4 实验方法
        3.1.5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细胞密度的变化
        3.2.2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叶绿体色素含量变化
        3.2.3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脂肪酸含量变化
        3.2.4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氨基酸含量变化
        3.2.5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超微结构变化
    3.3 讨论
        3.3.1 培养模式对藻细胞密度的影响
        3.3.2 培养模式对色素的影响
        3.3.3 培养模式对脂肪酸的影响
        3.3.4 培养模式对氨基酸的影响
        3.3.5 培养模式对纤细裸藻超微结构的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转录组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藻种和培养基
        4.1.2 培养方法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测序数据统计
        4.2.2 转录本拼接与注释
        4.2.3 四种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4.2.4 不同培养方式下纤细裸藻光合作用通路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4.3 讨论
        4.3.1 转录组序列组装
        4.3.2 基因功能注释
        4.3.3 光合作用通路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4 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录组学鉴定高粱营养器官间功能差异的决定基因[J]. 郝近羽,罗峰,裴忠有,高建明,李明,丁博,谢晓东,孙守钧.  分子植物育种. 2018(03)
[2]美国能源部为微藻项目资助2500万美元[J]. 钱伯章.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2017(03)
[3]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不同藻类的氨基酸组成[J]. 黄永连,黄柳霞,陈晓嘉.  现代食品. 2016(11)
[4]不同培养模式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固碳速率的影响[J]. 李姿,徐倩,任洪艳,阮文权.  环境工程学报. 2016(04)
[5]温、光、盐对三角褐指藻紫外诱变株生长、总脂及脂肪酸的影响[J]. 叶丽,蒋霞敏,毛欣欣,高秀芝,张泽凌.  生态学杂志. 2015(02)
[6]温度、光照和盐度对2株曼氏骨条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高秀芝,蒋霞敏,叶丽.  生物学杂志. 2014(06)
[7]不同培养模式对微藻Chlorella vugaris代谢与蛋白质组分的影响[J]. 李昌灵,杨海麟,李宇佶,王武.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01)
[8]中药转录组学及lncRNA挖掘的应用研究[J]. 白晶,扈韵绮,孙尧,李力恒,孟庆勇,付博.  中国科技信息. 2013(21)
[9]一株产油微藻——小球藻的纯化鉴定与培养基的筛选[J]. 梁颖,冯俊丽,徐方娇,陈集双.  科技通报. 2013(03)
[10]微藻对常用抗生素敏感性的研究进展[J]. 麻晓霞,马丽萍,石勋祥,马玉龙.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2(01)

博士论文
[1]基于转录组测序对UV-B辐射下甘遂乳汁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赵雪艳.西北大学 2016
[2]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长心卡帕藻光合作用和乔利橘色藻类胡萝卜素合成关键基因分析[D]. 李倩倩.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15
[3]以高油脂产率为目标的小球藻光自养培养工艺优化与初步放大[D]. 韩菲菲.华东理工大学 2013
[4]小球藻异养/光诱导切换过程的分子响应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研究[D]. 范建华.华东理工大学 2012
[5]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与共栖异养细菌相互作用及其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D]. 周文礼.中国海洋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裸藻高产生物活性物质突变株的筛选及光暗条件下转录组初步分析[D]. 陆嘉欣.深圳大学 2017
[2]金藻细胞培养条件优化及活性物质的分析[D]. 吴电云.鲁东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12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12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