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江河流—库区系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19:07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流域生态系统发生了显著的变动。于2012年-2013年期间,研究了九龙江北溪和西溪浮游植物类群组成、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北溪重点库区—西陂电站库区进行周年(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的调查研究。同时,通过测定水体浮游植物群落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bulk-APA),探讨了研究水域浮游植物磷胁迫的时空变化,取得如下主要结果: 1、九龙江北溪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 九龙江北溪浮游植物主要呈硅藻(春季)-蓝藻(夏季)-隐藻(冬季)季节演替,直链藻(Melosira)、针杆藻(Synedra)、栅藻(Scenedesmus)和隐藻(Cryptomonas)是北溪常见的浮游植物。硅藻、绿藻和隐藻是生物量(湿重)的主要贡献者,表现为春季和冬季较高(分别为2.80mg/L和2.73mg/L),夏季较低(0.81mg/L),空间上,下游站点生物量较高。水温可能是九龙江北溪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溶解活性磷对浮游植物的分布有较大影响,无机氮的作用不明显。 APAchla表现为夏季>冬季>春季,游离态APAchla是主要...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Content
縮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淡水富营养化研究概况
1.2 淡水浮游植物的生态意义
1.3 大坝对河流浮游植物的生态影响
1.4 碱性磷酸酶在浮游植物中的生态意义
1.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九龙江流域概况
2.2 九龙江北溪西陂电站库区概况
2.3 站点布设和采样
2.4 分析测定
第三章 九龙江北溪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3.1 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3.2.2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3.2.3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3.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九龙江西溪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4.1 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4.2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
4.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4.2.2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4.2.3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4.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九龙江西陂电站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5.1 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5.2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
5.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5.2.2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5.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6790
【文章页数】:11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Content
縮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淡水富营养化研究概况
1.2 淡水浮游植物的生态意义
1.3 大坝对河流浮游植物的生态影响
1.4 碱性磷酸酶在浮游植物中的生态意义
1.5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九龙江流域概况
2.2 九龙江北溪西陂电站库区概况
2.3 站点布设和采样
2.4 分析测定
第三章 九龙江北溪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3.1 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3.2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
3.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3.2.2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3.2.3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3.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九龙江西溪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4.1 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4.2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
4.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4.2.2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4.2.3 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4.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九龙江西陂电站库区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磷胁迫的时空变化
5.1 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
5.2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时空变化
5.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5.2.2 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的时空变化
5.3 浮游植物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分布及其时空变化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特色与创新
6.3 不足之处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46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46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