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区异育银鲫出血性败血症病原的鉴定
发布时间:2023-03-07 10:31
近年来,鲤疮疹病毒2型(Cyprinid herpesvirus 2,CyHV2)感染的流行对我国异育银鲫的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原在中国大陆部分省市地区引起的疫情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江苏省主要水产养殖地区。此外,其它细菌性病原,特别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也引起鲫鱼的出血性败血症。2015年,南京地区的部分异育银鲫饲养塘口相继出现了出血性败血症疫情。本试验采集病料42份,首先分离纯化细菌,基于气单胞菌DNA促旋酶B亚单位(gyrB)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后测序,进行细菌性病原的检测;同时,提取各病料样本基因组,PCR扩增CyHV2解旋酶(hel)基因,进行病毒性病原的鉴定。结果表明,28份检测样本有气单胞菌感染,其中6份为维氏气单胞菌(A.veronii),11份为简达气单胞菌(A.jandaei),3份为温和气单胞菌(A.sobria),8份为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在42份病料中,34份为CyHV2阳性,其中在30份病死鲫鱼样本中,26份为CyHV2阳性;在12份临床健康鱼样本中,8份为CyHV2阳性,阳...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鲤疱疹病毒2型的研究进展
1 病原学
1.1 病毒分类地位
1.2 病毒基因组结构
1.3 病毒的分离培养
2 流行病学
2.1 病原分布
2.2 宿主与传播途径
2.3 临床症状与组织病变
3 鲤疙疹病毒2型感染的免疫学研究
3.1 灭活疫苗
3.2 亚单位疫苗
3.3 鲤鱼抗CyHV2感染的免疫应答基因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南京地区异育银鲫出血性败血症病原的检测
1 材料
1.1 病鱼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病史调查
2.2 水质监测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2.4 斑马鱼致病性实验
2.5 多位点序列分型
3 结果
3.1 病史调查
3.2 水质检测
3.3 临床症状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
3.5 斑马鱼致病性试验
3.7 多位点序列分型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YHV2病原纯化及ORF30基因的克隆表达
1 材料
1.1 病料、载体、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病料处理
2.2 差速离心
2.3 蔗糖浓度梯度离心
2.4 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
2.5 ORF30基因的引物设计与合成
2.6 病毒核酸的提取
2.7 ORF30基因的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8 PCR产物的回收
2.9 目的基因与pET32a的连接与转化
2.10 重组质粒pET32a-ORF30克隆菌的筛选与鉴定
2.11 重组质粒pET32a-ORF30诱导条件的优化
2.12 SDS-PAGE鉴定
2.13 pET32a-ORF30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
2.14 上清蛋白的纯化
2.15 实验动物的免疫接种
2.16 采血、分离血清及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2.17 Western blot鉴定
3 结果
3.1 病毒纯化
3.2 ORF30基因的PCR扩增
3.3 ORF30基因克隆质粒的鉴定
3.4 重组质粒pET32a-ORF30诱导条件的优化
3.5 重组质粒大量表达的上清蛋白纯化
3.6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3.7 Western blot鉴定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本文编号:3757433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鲤疱疹病毒2型的研究进展
1 病原学
1.1 病毒分类地位
1.2 病毒基因组结构
1.3 病毒的分离培养
2 流行病学
2.1 病原分布
2.2 宿主与传播途径
2.3 临床症状与组织病变
3 鲤疙疹病毒2型感染的免疫学研究
3.1 灭活疫苗
3.2 亚单位疫苗
3.3 鲤鱼抗CyHV2感染的免疫应答基因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篇 试验研究
第二章 南京地区异育银鲫出血性败血症病原的检测
1 材料
1.1 病鱼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病史调查
2.2 水质监测
2.3 分子生物学检测
2.4 斑马鱼致病性实验
2.5 多位点序列分型
3 结果
3.1 病史调查
3.2 水质检测
3.3 临床症状
3.4 分子生物学检测
3.5 斑马鱼致病性试验
3.7 多位点序列分型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CYHV2病原纯化及ORF30基因的克隆表达
1 材料
1.1 病料、载体、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主要仪器
1.4 实验动物
2 方法
2.1 病料处理
2.2 差速离心
2.3 蔗糖浓度梯度离心
2.4 病毒粒子的电镜观察
2.5 ORF30基因的引物设计与合成
2.6 病毒核酸的提取
2.7 ORF30基因的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8 PCR产物的回收
2.9 目的基因与pET32a的连接与转化
2.10 重组质粒pET32a-ORF30克隆菌的筛选与鉴定
2.11 重组质粒pET32a-ORF30诱导条件的优化
2.12 SDS-PAGE鉴定
2.13 pET32a-ORF30融合蛋白的大量表达
2.14 上清蛋白的纯化
2.15 实验动物的免疫接种
2.16 采血、分离血清及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2.17 Western blot鉴定
3 结果
3.1 病毒纯化
3.2 ORF30基因的PCR扩增
3.3 ORF30基因克隆质粒的鉴定
3.4 重组质粒pET32a-ORF30诱导条件的优化
3.5 重组质粒大量表达的上清蛋白纯化
3.6 多克隆抗体效价的测定
3.7 Western blot鉴定
4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本文编号:3757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5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