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穴青蟹生长性状特性解析及相关微卫星标记筛选
发布时间:2023-03-13 19:52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隶属于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短尾亚目(Brachyura)、梭子蟹科(Portunidae)、青蟹属(Scylla),在我国东部沿海广泛分布。其作为青蟹属4个种中的优势种有着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的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之一。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拟穴青蟹的人工养殖量和捕捞量也逐年增加。然而环境的恶化、高密度的养殖模式和野生资源的过度捕捞使的拟穴青蟹的种质资源快速下滑。在此背景下,构建优势基础群和遗传育种变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对拟穴青蟹子一代个体的16个生长性状进行测量和相关性分析,并鉴定出在雌、雄间显著差异的生长性状,通过通径分析,鉴定出对体重具有显著影响的性状,最后构建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另外分析了129个转录组来源的微卫星标记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旨在为拟穴青蟹新品种培育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建立奠定基础。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1.在拟穴青蟹子一代随机选取96个体,对96个体进行性别鉴定,和16个生长性状的测量。统计雌、雄比例,运用SPSS软件分析雌、雄在16个生长性...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拟穴青蟹
1.1.1 拟穴青蟹简介
1.1.2 拟穴青蟹的研究现状
1.2 微卫星标记
1.2.1 微卫星 DNA 的简介
1.2.2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方法
1.2.3 微卫星标记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1.2.4 微卫星标记在拟穴青蟹中的应用
1.3 人工选育
1.3.1 传统的人工选育
1.3.2 分子辅助的选育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拟穴青蟹生长性状解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拟穴青蟹子一代性别比例
2.3.2 雌雄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分析
2.3.3 生长性状间关联分析
2.3.4 通径系数与决定系数
2.3.5 3.5 多元回归方程的构建
2.4 讨论
第三章 与生长性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所用的仪器及试剂
3.2.3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4 SSR 反应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及基因分型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子一代的遗传变异
3.3.2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3.3.3 生长性状选育潜力的微卫星标记
3.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62278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拟穴青蟹
1.1.1 拟穴青蟹简介
1.1.2 拟穴青蟹的研究现状
1.2 微卫星标记
1.2.1 微卫星 DNA 的简介
1.2.2 微卫星标记的开发方法
1.2.3 微卫星标记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1.2.4 微卫星标记在拟穴青蟹中的应用
1.3 人工选育
1.3.1 传统的人工选育
1.3.2 分子辅助的选育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拟穴青蟹生长性状解析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
2.3.1 拟穴青蟹子一代性别比例
2.3.2 雌雄间生长性状的差异分析
2.3.3 生长性状间关联分析
2.3.4 通径系数与决定系数
2.3.5 3.5 多元回归方程的构建
2.4 讨论
第三章 与生长性状连锁的微卫星标记的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所用的仪器及试剂
3.2.3 基因组 DNA 的提取
3.2.4 SSR 反应和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及基因分型
3.2.5 数据统计及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子一代的遗传变异
3.3.2 多态性微卫星位点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3.3.3 生长性状选育潜力的微卫星标记
3.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62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62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