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养殖场杂交鲟鱼(患)肝硬化及其转归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9 23:56
2015年8月安徽某流水养殖鲟鱼场暴发疾病并造成大量死亡,多次施用杀虫剂和抗生素类药物均无疗效。病死鲟鱼集中在一龄左右的杂交鲟鱼,日死亡量相对稳定。患病鲟鱼体表无明显症状,患病末期漂浮于水面直至死亡。病理解剖可见所有患病个体均呈现肝脏淤血、肿大、质地偏硬的症状,大多数患病个体伴随脾、肠充血水肿,鳃丝末端发黑等症状。在3批次现场采集病样中(共计41尾),选取9条具典型症状的患病鲟鱼,对重要组织器官进行采样、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表明:1、2、3、9号病样表现出明显肝组织病变,肝组织内弥漫性纤维增生等典型肝纤维化;脾充血、空泡变性、坏死;胃、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肠绒毛坏死、脱落;其它组织器官(鳃、心等)组织轻微淤血,炎症。结合各器官症状和组织病变及参考相关研究,确定本病例为鲟鱼肝病,具体诊断为鲟鱼肝硬化。总结鲟鱼肝硬化的器官和组织病理学诊断特征为:肝淤血和溃疡;肝腹水;肝血窦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空泡化、组织纤维化。另选5尾患病鲟鱼养殖于上海海洋大学水族宠物临床医学实验室水族箱内,不喂食每隔一个月处死并观察其肝脏和其他组织器官临床症状及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表明除1号自然死亡外,...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鲟鱼常见疾病及肝病的研究综述
1. 鲟鱼常见疾病研究进展
1.1 细菌性疾病
1.2 真菌性疾病
1.3 病毒性疾病
1.4 寄生虫性疾病
2. 鲟鱼肝病组织病理研究进展
2.1 鲟鱼肝脏疾病的临床症状
2.2 鲟鱼肝脏疾病的病因
2.3 鲟鱼和其他鱼类肝脏疾病的组织病理研究概况
3. 鲟鱼肝脏疾病的防治
第二章 鲟鱼患肝硬化的病理学诊断研究
1 材料
1.1 病例和病料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 方法
2.1 病鱼活体剖检观察
2.2 组织病理学切片制备和观察
3 试验结果
3.1 病鱼剖检观察的临床症状
3.2 杂交鲟鱼的病理组织变化
3.3 鲟鱼肝硬化病理诊断的特征
4 讨论
4.1 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分析
4.2 鲟鱼肝硬化防治目前尚存较大误区
4.3 水和饲料是此疾病暴发的可能因素
第三章 鲟鱼肝硬化逆转过程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1 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患病鲟鱼的饲养
2.2 不同逆转时期鲟鱼采样
2.3 不同逆转时期鲟鱼组织病理观察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时期鲟鱼临床症状的变化
3.2 不同时期鲟鱼组织病理变化
4 讨论
4.1 鲟鱼肝硬化逆转的可能性
4.2 鲟鱼具有较强肝硬化逆转和修复性能
4.3 鲟鱼患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建议
第四章 鲟鱼肝硬化的病原学初探
1 试验病样及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发病池塘水质检测
2.2 病样水浸片显微镜检
2.3 病变部位菌种的采集、培养与保存
2.4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2.5 菌株的16S rRNA鉴定
2.6 鲟鱼流行病死情况统计
3 试验结果
3.1 发病水体水质检测
3.2 病变部位镜检
3.3 病变部位菌种的采集、培养与保存及革兰氏染色
3.4 菌株的16S rRNA鉴定
3.5 鲟鱼流行病死情况总结
4 讨论
4.1 水质、寄生虫、细菌等因素可排除致病原因
4.2 饲料是该病暴发不可排除的致病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资助情况
已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74758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鲟鱼常见疾病及肝病的研究综述
1. 鲟鱼常见疾病研究进展
1.1 细菌性疾病
1.2 真菌性疾病
1.3 病毒性疾病
1.4 寄生虫性疾病
2. 鲟鱼肝病组织病理研究进展
2.1 鲟鱼肝脏疾病的临床症状
2.2 鲟鱼肝脏疾病的病因
2.3 鲟鱼和其他鱼类肝脏疾病的组织病理研究概况
3. 鲟鱼肝脏疾病的防治
第二章 鲟鱼患肝硬化的病理学诊断研究
1 材料
1.1 病例和病料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2 方法
2.1 病鱼活体剖检观察
2.2 组织病理学切片制备和观察
3 试验结果
3.1 病鱼剖检观察的临床症状
3.2 杂交鲟鱼的病理组织变化
3.3 鲟鱼肝硬化病理诊断的特征
4 讨论
4.1 肝硬化的病理机制分析
4.2 鲟鱼肝硬化防治目前尚存较大误区
4.3 水和饲料是此疾病暴发的可能因素
第三章 鲟鱼肝硬化逆转过程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1 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患病鲟鱼的饲养
2.2 不同逆转时期鲟鱼采样
2.3 不同逆转时期鲟鱼组织病理观察
3 试验结果
3.1 不同时期鲟鱼临床症状的变化
3.2 不同时期鲟鱼组织病理变化
4 讨论
4.1 鲟鱼肝硬化逆转的可能性
4.2 鲟鱼具有较强肝硬化逆转和修复性能
4.3 鲟鱼患肝硬化的治疗方法建议
第四章 鲟鱼肝硬化的病原学初探
1 试验病样及材料
2 试验方法
2.1 发病池塘水质检测
2.2 病样水浸片显微镜检
2.3 病变部位菌种的采集、培养与保存
2.4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2.5 菌株的16S rRNA鉴定
2.6 鲟鱼流行病死情况统计
3 试验结果
3.1 发病水体水质检测
3.2 病变部位镜检
3.3 病变部位菌种的采集、培养与保存及革兰氏染色
3.4 菌株的16S rRNA鉴定
3.5 鲟鱼流行病死情况总结
4 讨论
4.1 水质、寄生虫、细菌等因素可排除致病原因
4.2 饲料是该病暴发不可排除的致病因素
小结
参考文献
论文资助情况
已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74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77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