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濒危物种文昌鱼群体遗传学及三种海参微卫星开发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3 15:35
  文昌鱼(Branchiostoma)是研究脊椎动物起源和进化的模式动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此外,文昌鱼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厦门刘五店曾因是世界上唯一的文昌鱼渔场而驰名中外,但由于生境破坏和过度捕捞等原因,文昌鱼资源量急剧下降,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本研究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线粒体DNA COI基因标记技术对濒危物种文昌鱼的青岛、厦门和北海三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以期提供文昌鱼相关遗传背景知识,进一步完善文昌鱼保护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为文昌鱼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1)采用FIASCO法,利用生物素标记的(GT)15、(CT)15混合寡核苷酸探针从文昌鱼的基因组DNA的MboI酶切片段中筛选出微卫星序列,最终获得了12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其中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Na)为3-7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309-0.778,观察杂合度(Ho)为0.1786-0.8571,期望杂合度(He)为0.2449-0.7825。...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文昌鱼生物学特征及我国文昌鱼研究概况
        1.1.1 文昌鱼的生物学特征
        1.1.2 我国文昌鱼的研究概况
    1.2 群体遗传学方法及其在文昌鱼中的应用
        1.2.1 等位酶技术
        1.2.2 RAPD技术
        1.2.3 AFLP技术
        1.2.4 微卫星标记技术
        1.2.5 线粒体DNA标记技术
    1.3 三种海参生物学特征与研究概况
        1.3.1 玉足海参生物学特征
        1.3.2 玉足海参研究概况
        1.3.3 糙海参生物学特征
        1.3.4 糙海参研究概况
        1.3.5 糙刺参生物学特征
        1.3.6 糙刺参研究概况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案
        1.4.1 文昌鱼群体遗传学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案
        1.4.2 三种海参微卫星开发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方案
第2章 文昌鱼微卫星标记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
        2.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2.2.2 基因组酶切结果
        2.2.3 目的片段PCR结果
        2.2.4 阳性克隆检测结果
        2.2.5 测序结果及引物设计
        2.2.6 微卫星多态性检测
    2.3 讨论
第3章 基于微卫星标记技术的文昌鱼群体遗传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及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文昌鱼微卫星的扩增
        3.2.2 文昌鱼群体的杂合性
        3.2.3 文昌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3.2.4 文昌鱼群体间的遗传分化
    3.3 讨论
        3.3.1 文昌鱼群体杂合性分析
        3.3.2 文昌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3.3.3 文昌鱼群体的遗传分化分析
第4章 基于AFLP技术的文昌鱼群体遗传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文昌鱼基因DNA提取结果
        4.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4.2.3 文昌鱼AFLP的扩增结果
        4.2.4 文昌鱼群体多样性
        4.2.5 文昌鱼群体的遗传分化
    4.3 讨论
        4.3.1 文昌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4.3.2 文昌鱼群体遗传分化研究
第5章 文昌鱼群体线粒体COI基因序列比较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3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扩增产物与序列测定
        5.2.2 序列特征及群体遗传多样性
        5.2.3 文昌鱼群体间的遗传变异
        5.2.4 分子中性进化检验
    5.3 讨论
        5.3.1 序列特征及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5.3.2 文昌鱼群体间的遗传变异分析
        5.3.3 分子中性进化分析
        5.3.4 3个群体文昌鱼与其它文昌鱼系统发生关系
第6章 三种海参微卫星开发的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6.1.3 实验方法
    6.2 实验结果
        6.2.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6.2.2 基因组DNA酶切结果
        6.2.3 目的片段PCR扩增结果
        6.2.4 阳性克隆检测结果
        6.2.5 测序结果及引物设计
        6.2.6 微卫星多态性检测结果
    6.3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文昌鱼遗传学研究结论与展望
    7.2 三种海参微卫星位点的开发研究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即将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806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806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