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我国渔业企业在毛里塔尼亚发展对策研究——以上海水产集团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15 16:19
  我国远洋渔业起步于1985年,经过30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截止2014年,全国远洋渔业总产量和总产值分别达203万吨和185亿元,作业远洋渔船达到2460多艘,总功率近100万千瓦,船队总体规模和远洋渔业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非洲地区作为我国远洋渔业的起始地,目前有34家我国渔业企业、593艘作业渔船,在16个国家从事捕捞生产作业。毛里塔尼亚作为西非地区一个沿海国,由于漫长的海岸线,特殊的海洋环境、气候条件,其外海成为了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渔场之一,历来吸引许多国外远洋渔业船队到此进行捕捞生产。以上海远洋渔业有限公司(SFGC)为代表的我国的远洋渔业企业自1990年入渔毛塔以来,经过二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发展,其为丰富我国水产品供给、促进渔民增收、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和维护我国海洋权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随着渔业资源的日益枯竭,入渔国不断提高捕捞门槛,渔业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也越来越突显,经营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难题将严重制约今后企业的长久发展。本文梳理了当前在毛里塔尼亚的我国渔业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笔者在毛里塔尼亚的上海远洋渔业公司的实习经历,对我国渔业企业如何解...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对毛里塔尼亚海域渔业资源状况的研究
        1.2.2 对渔业企业产业链建设的研究
        1.2.3 对渔业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研究
        1.2.4 对渔业企业职工年龄结构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里塔尼亚相关背景介绍
    2.1 毛里塔尼亚概况及渔场形成原因
        2.1.1 毛里塔尼亚概况
        2.1.2 毛里塔尼亚渔场形成原因
    2.2 毛里塔尼亚海域的渔业资源情况
        2.2.1 资源储量
        2.2.2 主要经济鱼种
        2.2.3 开发状态
    2.3 毛里塔尼亚的渔业生产管理情况
        2.3.1 作业渔船
        2.3.2 休渔政策
        2.3.3 渔产品销售模式
        2.3.4 毛里塔尼亚渔业的生产和出口
第三章 我国渔业企业在毛里塔尼亚发展现状
    3.1 入渔毛里塔尼亚
        3.1.1 入渔时间及船队规模
        3.1.2 上海远洋渔业公司入渔案例
    3.2 合作模式
        3.2.1 合作模式建立背景
        3.2.2 上海远洋渔业公司的合作模式分析
    3.3 往年产量
        3.3.1 网产
        3.3.2 总产
    3.4 经营效益
第四章 我国渔业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问题
    4.1 企业员工老龄化
        4.1.1 上海公司员工年龄结构分析
        4.1.2 青年员工断层带来的问题
    4.2 渔业企业经营结构单一
        4.2.1 过度倚重于捕捞业的生产经营结构
        4.2.2 企业经营结构单一所带来的问题
    4.3 头足类资源量减少
        4.3.1 头足类资源开发完全
        4.3.2 头足类配额制的实施
    4.4 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
        4.4.1 政治风险
        4.4.2 政策调整风险
        4.4.3 跨文化风险
    4.5 其它问题
        4.5.1 船舶老龄化
        4.5.2 企业合作方的选择
第五章 解决我国渔业企业当前难题的对策及措施
    5.1 加大远洋渔业企业人才储备体系建设
    5.2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5.3 开发利用中上层渔业资源
    5.4 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5.4.1 利用援外优惠政策,紧密联系当地渔业
        5.4.2 加强政府间合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5.4.3 增进船员间交流,建立和谐文化氛围
    5.5 其他措施
        5.5.1 做好船只更新工作
        5.5.2 合理选择合作方
第六章 结论
第七章 展望
    7.1 创新点
    7.2 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54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854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