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Elancedatiis♂)幼鱼生长、

发布时间:2025-01-11 03:00
  在水产养殖中为了减少及替代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使用,益生菌被广泛用于调节水质和减少水生动物病害的发生。本论文以虎龙斑(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E.lanceol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饲料中添加益生菌的办法,在虎龙斑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丁酸梭菌,探讨其对虎龙斑幼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选用540尾体重为34 g左右的虎龙斑,随机分为6个组,在基础饲料中拌喂低浓度0.1%的芽孢杆菌、高浓度0.5%的芽孢杆菌、低浓度1%的光合细菌和高浓度5%的光合细菌,并以2%饲料用量的乳化鱼油包裹,配置成编号为Diet1、Diet 2、Diet 3、Diet 4四种饲料作为益生菌添加组,再增设乳化鱼油组和对照组,养殖60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乳化鱼油组相比,Diet 1和Diet 4组末体重、增重率显著增加,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Diet 2和Diet 3组末体重、增重率极显著增加,饲料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末体长四个益生菌添加组都显著增加(P<0.05)。不同益生菌对末肝体比、末脏体...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益生菌的概况
        1.1.1 芽孢杆菌在养殖中的作用
        1.1.2 光合细菌在养殖中的作用
        1.1.3 丁酸梭菌在养殖中的作用
    1.2 石斑鱼养殖概况
    1.3 鱼类免疫系统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生长、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2.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血清免疫力的影响
        2.3.3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3.4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攻毒后成活率的影响
    2.4 讨论
        2.4.1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生长的影响
        2.4.2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2.4.3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4.4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攻毒后成活率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体成分、肠道消化酶及组织学结构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分组及饲养管理
        3.2.3 样品采集
        3.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5 数据处理及图像分析
    3.3 结果
        3.3.1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肌肉体成分的影响
        3.3.2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3.3.3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3.3.4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3.5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头肾组织结构及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
    3.4 讨论
        3.4.1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肌肉体成分的影响
        3.4.2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肠道消化酶的影响
        3.4.3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3.4.4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3.4.5 芽孢杆菌和光合细菌对虎龙斑头肾组织结构及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血清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饲料及丁酸梭菌
        4.2.2 试验鱼及分组
        4.2.3 饲养管理
        4.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3.2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4.3.3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 讨论
        4.4.1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4.4.2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4.4.3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血清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肝脏、头肾和脾脏HSP70基因表达及抗病力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饲料及丁酸梭菌
        5.2.2 试验鱼及分组
        5.2.3 饲养管理
        5.2.4 测定指标与方法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肝脏、头肾和脾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
        5.3.2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哈维氏弧菌攻毒后虎龙斑累积死亡率的影响435.4 讨论
    5.4 讨论
        5.4.1 饲料中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虎龙斑幼鱼肝脏、头肾和脾脏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
        5.4.2 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丁酸梭菌对哈维氏弧菌攻毒后虎龙斑累积死亡率的影响
    5.5 小结
结论、展望及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40258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25832.html

上一篇:三疣梭子蟹分子标记与生长性状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0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