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母小核果螺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5 09:46
本文以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珠母小核果螺(Drupella margariticola)为研究对象,对保护区核果螺的种类和分布进行调查研究,并对优势种珠母小核果螺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形态观察和组织学研究,旨在了解珠母小核果螺的形态结构、性腺发育规律和摄食消化机制。同时开展了珠母小核果螺的摄食率、消化率和捕食行为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果螺种类及其优势种对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果螺进行周年采样调查,研究保护区核果螺的自然分布和主要种类。结果表明: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珠母小核果螺、黄斑核果螺、环珠小核果螺、筐核果螺、粒核果螺、暗唇核果螺和葡萄核果螺,共7种,优势种为珠母小核果螺。珠母小核果螺壳高12.92~31.74mm,平均26.17±4.31mm,壳宽8.10~18.46mm,平均15.34±2.48mm,螺体质量0.36~5.30g,平均螺体质量2.99±1.14g。珠母小核果螺雌性和雄性群体之间的壳高、壳宽和螺体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珠母小核果螺的壳高(H)与壳宽(B)间有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B=0....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核果螺
1.1.1 核果螺的分布
1.1.2 核果螺的分类
1.1.3 核果螺的生物学
1.2 珊瑚与珊瑚礁
1.2.1 珊瑚
1.2.2 珊瑚礁
1.3 核果螺与珊瑚的关系
1.4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果螺种类及其优势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核果螺样品采集
2.1.2 核果螺优势度统计方法
2.1.3 优势种的形态结构观察与数量性状统计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核果螺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2.2.2 核果螺优势种
2.2.3 珠母小核果螺外部形态特征
2.2.4 珠母小核果螺群体形态特征
2.3 讨论
2.3.1 核果螺种群结构及分布特点
2.3.2 核果螺优势种珠母小核果螺
2.4 结论
3 珠母小核果螺生殖系统与性腺发育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珠母小核果螺样品采集
3.1.2 解剖学观察
3.1.3 组织学研究
3.1.4 生殖细胞直径测量和时相划分
3.1.5 性腺成熟率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珠母小核果螺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
3.2.2 珠母小核果螺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分期
3.2.3 珠母小核果螺性腺成熟率
3.3 讨论
3.3.1 珠母小核果螺繁殖方式与生殖系统结构特征的关系
3.3.2 珠母小核果螺繁殖季节与生殖系统组织学特点的关系
3.4 结论
4 珠母小核果螺消化系统与摄食率和消化率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2 工具与材料
4.1.3 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4.1.4 摄食率和消化率的研究
4.1.5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与计算公式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珠母小核果螺消化系统解剖学观察
4.2.2 珠母小核果螺消化系统组织学分析
4.2.3 摄食率与消化率研究中食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4.2.4 珠母小核果螺的摄食率
4.2.5 珠母小核果螺的消化率
4.3 讨论
4.3.1 珠母小核果螺的消化系统结构及其食性
4.3.2 珠母小核果螺的摄食率
4.3.3 珠母小核果螺的消化率
4.4 结论
5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行为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1.2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过程观察
5.1.3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选择性研究
5.1.4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的危害研究
5.1.5 捕食比例计算
5.1.6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危害程度的评判方法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行为观察
5.2.2 珠母小核果螺的捕食选择性
5.2.3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的危害程度
5.3 讨论
5.3.1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行为和其捕食选择性
5.3.2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的危害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4027223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核果螺
1.1.1 核果螺的分布
1.1.2 核果螺的分类
1.1.3 核果螺的生物学
1.2 珊瑚与珊瑚礁
1.2.1 珊瑚
1.2.2 珊瑚礁
1.3 核果螺与珊瑚的关系
1.4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果螺种类及其优势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核果螺样品采集
2.1.2 核果螺优势度统计方法
2.1.3 优势种的形态结构观察与数量性状统计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核果螺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
2.2.2 核果螺优势种
2.2.3 珠母小核果螺外部形态特征
2.2.4 珠母小核果螺群体形态特征
2.3 讨论
2.3.1 核果螺种群结构及分布特点
2.3.2 核果螺优势种珠母小核果螺
2.4 结论
3 珠母小核果螺生殖系统与性腺发育的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珠母小核果螺样品采集
3.1.2 解剖学观察
3.1.3 组织学研究
3.1.4 生殖细胞直径测量和时相划分
3.1.5 性腺成熟率计算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珠母小核果螺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
3.2.2 珠母小核果螺生殖系统的组织学分期
3.2.3 珠母小核果螺性腺成熟率
3.3 讨论
3.3.1 珠母小核果螺繁殖方式与生殖系统结构特征的关系
3.3.2 珠母小核果螺繁殖季节与生殖系统组织学特点的关系
3.4 结论
4 珠母小核果螺消化系统与摄食率和消化率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与处理
4.1.2 工具与材料
4.1.3 消化系统形态学和组织学研究
4.1.4 摄食率和消化率的研究
4.1.5 化学成分测定方法与计算公式
4.1.6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珠母小核果螺消化系统解剖学观察
4.2.2 珠母小核果螺消化系统组织学分析
4.2.3 摄食率与消化率研究中食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4.2.4 珠母小核果螺的摄食率
4.2.5 珠母小核果螺的消化率
4.3 讨论
4.3.1 珠母小核果螺的消化系统结构及其食性
4.3.2 珠母小核果螺的摄食率
4.3.3 珠母小核果螺的消化率
4.4 结论
5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行为的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5.1.2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过程观察
5.1.3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选择性研究
5.1.4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的危害研究
5.1.5 捕食比例计算
5.1.6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危害程度的评判方法
5.1.7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行为观察
5.2.2 珠母小核果螺的捕食选择性
5.2.3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的危害程度
5.3 讨论
5.3.1 珠母小核果螺捕食行为和其捕食选择性
5.3.2 珠母小核果螺对珊瑚的危害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本文编号:4027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4027223.html